大家好,欢迎各位来参加开智部落第二季启动典礼。 也许在你加入开智部落之前,不知不觉养成坏的学习习惯,比如,喜欢转发而非创作;习惯收藏而非输出;推崇名人而非证据;受外在奖赏而非内在动机驱动。这些坏的学习习惯,在不知不觉吞噬你的心力与未来。 人们思考,我思考人们怎么思考;科学家创造概念,我探索概念之间的联结;智者创造智慧,我思考智慧背后的智慧。同样,人们喜欢探讨学习术,我则习惯用系统论与批量原则来思考:具体的学习技巧没那么重要,重要的是能够十年如一日运转自如的学习习惯系统。那么,好的学习习惯系统是什么样的?它背后有什么深层次的特征?这就是我今天分享的主题:如何建立好的学习习惯系统。 好习惯定律为什么是定律?因为定律才意味着它足够本质,在不同场合和不同领域都会发生作用。如果你像马奇一样承认学习超出想象的复杂,会同时在学习目标、学习能力与学习反馈三个层面发生,那么,好的学习习惯必然能在三个不同层面同时发生作用,它们是:
定律 1:符合人脑工作规律好的学习习惯要符合人脑的工作规律。英文单词「computer」翻译成中文「电脑」不太准确,更准确的翻译是「计算机」。如今到了人工智能崛起时代,这个翻译变得别有一番意趣。其实它们之间有共同处,都表达了智能的产生是一个「输入-处理-输出」的过程。
先来看这张图。这是我的一位深圳学徒做过的精彩演讲,他拿人工智能中的「机器学习」和人类学习做类比。「机器学习」从原理上是在模拟人类,从外界输入历史数据,形成自己的计算模型,然后再用模型判断和预测未知数据的过程。换到人类的学习过程,是根据外部经验和学习的知识构建自己的思维决策模型,然后再去预判未来。 从上面的共同过程,我们可以知道,要形成一个好的学习习惯,可以从哪几个方面入手。下面是他根据机器和人类在「学习」三个不同阶段总结的表格,切换到「输入-模型-输出」的视角,好习惯和坏习惯一目了然。 从输入端来看,好的学习习惯,输入的是多学科的「源头知识」和「反常识数据」。因为这样才能降低接收信息的噪音,同时更好地拓展认知边界。相反,坏的学习习惯是什么呢?输入太多的垃圾碎片信息,输入了带有强烈领域局限的信息。这样从一开始你就增大了认知负荷,并且受限于领域知识。 再看一下模型端,这是存在于人类头脑中的不同心智模式和习得的思维模型。举个简单例子,大家都很关心职业生涯转型,但传统的职业生涯转型模型很多是错误的。这就是为什么基于「可能的自我」这种不寻常的模型,能够帮助更多的人,更好地实现职业生涯转型。 这种能够帮助你度过幸福一生的高阶模型非常之多。查理·芒格曾在他的书和演讲中提到过各种「多元思维模型」,他认为人一辈子掌握一百个就足以过好这一生。现在来看,芒格的知识体系主要是形成于二战后,从 1960 年到 2000 年这四十年时间。而今天科学发展太过迅速,和他所处时代已有了相当不同,所以他的模型需要进行更新迭代,需要掌握更多更新的的高阶模型。 再说一下输出端。这里有个很重要的,但绝大多数人容易忽略的概念:「压力测试」。当时我在深圳,问了这位同学一个问题:
答案就在这四个字:「压力测试」。之前大家有一个普遍错误的认识,认为中国的大儒都喜欢讲学,其实不然。虽然中国有孔子三千门徒的讲学盛况,孔子也曾说过,「学之不讲,是吾忧也」。 但讲学风气自王阳明在明朝才重开,推动儒学世俗化。在 37 岁龙场悟道之后,王阳明花了大量时间讲学,建立各个书院,以致弟子钱德洪感叹「平生冒天下之非诋推陷,万死一生,遑遑然不忘讲学」。翻译成大白话,阳明这老家伙是用生命在讲学啊。 王阳明通过「讲学」这种方式,不断「输出」,从而对自己的很多「高阶模型」,即很多思想体系进行了系统梳理。这是一种非常聪明的做法,借用今天计算机科学的术语来说,王阳明是在借助各种各样的讲学,对思想体系进行极端「压力测试」。光懂得高阶模型还不够,还得反复给高阶模型创造足够多的练习机会。 他不断面对成百上千人讲学,多次重复同样的理念,这些理念、高阶模型更易沉淀于他心中。他再来打仗,就非常容易获得胜利。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一辈子往往是平淡的生活。影响一辈子生活的关键决策,用斯坦诺维奇的话来说,一共也就 20 来次。王阳明通过大规模讲学,对这些决策提前进行了「压力测试」,真正履行时,就容易大概率获胜。 大家加入开智部落后,会发现自己步入了一个高浓度信息的区域。你可以把它理解为一种智力上的压力测试。在日常工作中,你接触不到开智如此密集的讨论与学习。曾有个同事说,开智部落始终洋溢着一股高三高考的学习氛围。虽说比喻不是那么恰当,但是大家可以想象,确实在那种条件下,不断对自己的学习习惯进行高强度的「压力测试」,往往更易建立好的学习习惯系统。 定律 2:不同时空都有效好的学习习惯在不同的时空都是有效的 。定律是要普适才为之定律,回到学习这件事,「时空」很容易被疏漏,因为它不仅仅是物理的时空,还包括文化上「逻辑」的时空。 有种说法,吃透一本书,才算好好读过。然而比吃透境界更高,是通透。吃透仅限于书中内容,通透则是将书中内容与正反上下、古今中外背景知识相互关联。当你做到读书通透,收获将远远大于手头那一本书。那么,怎样将书读得通透?试看读书八字诀:「正反上下,古今中外」。 其中「古今中外」说的就是物理时空。你在日常生活中会接触到大量的,所谓可以帮助你养成习惯的一些方法论,但是几乎 99% 的方法论仅局限于一周\一月\一年时间,甚至仅局限于某一个产品的。比如说有很多同学推崇 GTD 工具、GTD 软件、GTD 方法论,但是我很反对它,因为它只是在网络时代稍微有一点作用,如果在古代,比如说孔子那个时代, GTD 并不会起到作用。这意味着成为 GTD 信徒,用它来指挥自己的行为,并不是一个好习惯。 还有从「正反上下」来讲。如果一个学习习惯,它只会让你找支持它的证据,那就麻烦就大了,你会形成所谓「确认性偏差」, 会不自觉忽视很多能让自己改进的「反常识」证据。比如一味地死磕书本没有实践,或一味只注重实践而不学习前人的高阶思维模型,你的学习没有效果,还觉得自己读书不够,不够勤奋,或者实践不够多。但其实是忽略「反」的作用!好的学习习惯要像科学方法论那样保持开放,或者至少你知道它的优势和边界。比如死记硬背就适合死记硬背的内容好了! 到这里大家应该清楚了,怎么去评判一个好的学习习惯。用「正反上下,古今中外」的视角去想象,你所接触的学习方法论或者自己的学习习惯,它能不能推论到古代,能不能到推论到外国,能不能保持开放或者至少边界清晰,孰优孰劣一目了然。 定律 3:成本最省 > 空间最短 > 时间最快第三个定律是一个很「反常识」 也很难理解的定律。如果说前两条好习惯定律更多在单数层面发生作用,针对的是「好习惯」;那么这条定律更多在复数层面发生作用,针对的是「好习惯们」,当一个学习习惯与另一个学习习惯发生冲突时,应该何去何从?它讲的是,在一个系统内,时间、空间与行动成本三者之间的关系。 上过「认知写作学」的同学都知道,我有一个定律叫「空间大于时间」。你常常说,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回顾」、「展望」与空间相关,你是往「后」回头与向「前」展望;而「过去」、「未来」则是时间名词。人类以思考空间的方式思考时间,这就是语言学著名的时空隐喻。 在认知科学上,从时空隐喻出发,我们发现,人类大脑对空间类认知比时间类认知具有更高优先级别。在这里,我要拓展一下,任意一个系统至少由三个要素构成:第一个叫成本,第二个空间,第三个是时间。在《创新算法》中把它被总结为 STC 算子。今天我们站在一个更复杂的知识体系下,新增补的一点是,任意一个人类行为系统,除了空间大于时间之外,还存在一个叫成本最省原则。这就是第三个定律。 大家想象一下, 你要从 a 点到 b 点,中间隔了一座山,有三种策略:
从统计学规律上来看,在大时间周期不同场景,更易胜出的策略是 A 策略,成本最省。对于任意一个人类行为系统来说,最容易胜出的策略,它一定遵从以下原则:成本最省,其次空间最短,最后是时间最快。从以上三点再讨论我们的学习习惯。 受制于我们的进化脑,绝大多数人的学习习惯采取的是时间最快的 C 策略。所以常常会出现这种情况,学习是三分钟热度、临阵磨枪。与之相反的则是大时间周期和必要难度。 再来看一下空间最短的 B 策略。好多人擅长某一种方法,比如说有一把锤子,就想用这个锤子去尝试解决所有问题。 最后来说说成本最省的 A 策略。如果成本太高,你就会行为瘫痪。反之,好的学习习惯则注重最小行动。 综上,好的学习习惯是最小行动(成本),注重工具和模板(空间)和大时间周期、必要难度(时间)组成。其中最重要的是最小行动,当你想要解决难题,尽量选择成本最省的方案,因为成本最省的方案往往会在大时间周期胜出。 从原则正确到细节正确上面所说讲的「好习惯的定律」,不仅仅针对学习习惯,更针对一切人类行为。它是一个偏底层的定律,普适性才是定律的特征。你不光要掌握定律,还需要掌握从定律中推论出相应原则的能力。不同时代的「定律」可以相同,但不同时代的「原则」可以不同。 需要注意的是,在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与重建个人学习习惯系统时,还需要注意从原则正确到细节正确。不少人的学习陋习是过于纠缠原则正确,而非细节正确。 有一句话很经典:「听了很多好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为什么?原因一是这些好道理往往原则正确,却不一定在人类历史的不同周期上也正确,不会像那些普世定律一样发生作用。。原因二是虽然你听了很多好道理,但是你并没有掌握相应行动的细节,这种行动细节受制于人类的有限理性,它是情景导向与内隐导向的。 因此,未来你除了需要原则正确,更需要细节正确。接下来,我给大家总结一下,我认为在 21 世纪初期,建立个人的学习习惯系统非常重要的 5 个原则及细节。 原则 1:批量处理
前面已经说到了「好习惯三定律」,其中提到「成本 > 空间 > 时间」。所以这个定律当做原则你去使用,排第一的显然是成本。事实上前三个原则都是跟成本相关的。第一个原则是批量处理,批量处理这个原则指的是,尽可能地从剥削人类改为剥削机器人,在注重人类可读的同时也注重机器可读,学习效率才能提高。 很多时候大家都过于注重人类可读,但是不太注重如何让机器更好阅读自己的输入输出。反映在细节正确上,就是不少人依然不习惯用英文命名自己的各类文档。如下图所示,开智部落公众号的协作文档命名有大量的中文名字,这样的文档机器可读性很差。 对比开智学堂公众号的命名,它的规律就极其清晰,机器更容易对它进行批量处理。所以在命名的时候要考虑机器可读。同样,很多同学在 GitHub 操作时,依然习惯中文命名文件,这也是很不好的习惯,会对以后机器处理带来大量麻烦。 原则 2:区分原始数据和演绎数据先给大家讲个例子。在「认知写作学」二期结业时,我花了整整四个小时,去做一件本来不该去做的事情。这就是去统计二期的优秀同学排名,在开智有一个优良传统就是退还最优秀同学的学费。但是当时负责的同事做了一件非常错误的事情,把原始数据和演绎数据混在一起了。其中每周每位同学的得分,她只收录了一个最终的得分数据,而这个得分数据是依据客观与主观两类指标加权出来的。但是到了课程结束时,我对当初的主观指标并不满意,计划重新计算。因为这位同事压根没保留原始数据。于是,她不得不花费三天重新统计,我在她基础上,也不得不花费四个小时,一个一个同学去重新计算。 所以我常调侃那些喜欢发明术语的人,因为你在发明术语的过程中,在不断地污染原始数据。芒格是反其道行之,除非现有的学术体系实在找不到合适描述自己的想法时,才发明类似多元思维模型这类词汇。 原始数据与演绎数据,这同样是个高阶模型,来自于计算机科学中的数据库研究。对于数据库,它有两个很重要的法则,一个是叫「数据库三范式」,第二个是在前者基础上的「CRUD 原则」。除此之外,我再加一条法则,叫做「数据降维原则」,也就是尽量对多维的数据降到低维度来处理。 对这三条法则进行一下「细节正确」的演示。先说说「降维原则」。要想避额外的工作量,就需要用到这个数据库的「降维原则」。比如你有三千多本书,你可能只是直接将其放在目录下面。如果你对它进行降维,像我的论文数据库这样,把这些 PDF 文档,用 Zotero 软件降维之后变成平面化了:
这样管理就会很方便。降到一定层次,你消化数万本书与数万篇论文就会变得更容易一些。 在你降维之后,每个数据库实体,它会有一个唯一码,对于单篇文献来讲,它的唯一码叫 DOI 编码。基于文献的 DOI 编码,就可以很容易获得它的社会评价( Google 被引指数、Altmetric 分数等等)和相关信息。按照数据库设计的三范式来说,每个表都说明独立问题,每个表得有个主键,它就是数据库该表的主键,这就是一个范式。另一个范式则是,在主键是 DOI 外,其他的附加码,比如说主键的标题、创建年、期刊、添加时间等与主键相关,相互之间则是一个松耦合关系。 当你对论文进行降维与上述思考后,接下来的是思考,如何批量处理。举个例子,如果你总是在一篇论文层面,思考如何下载、如何标注、如何提取要点,那么几乎很难获得好答案。一旦你站在批量角度思考如何进行「 CRUD 操作」,那么,马上就获得大量答案,甚至重构以往陈旧的学习习惯系统。具体例子可以参考我的老文:《 Zotero(6):如何批量下载PDF 》 只要你遵从数据库法则,你会发现,你生活中绝大多数事情都会变得清爽。 原则 3:容易沟通
接下来的一个例子,同样跟成本相关,叫「容易引导别人」。开智部落各个族长可能很有感触。当初他们组织直播的流程非常费劲,要对每一个想做直播的的同学,单独加微信,加完微信两个人一对一讨论,讨论完了直播方案之后,还来回修改半天,最后才能上线直播。
开智部落的族长们 这个流程出了什么大问题?它始终是一对一沟通,而非一对 N 沟通。为什么一定要把直播稿件的流程单独放在微信沟通,不放在公开场合去沟通讨论呢?之所以说一群人大于一个人,这个原理是因为人类有同理心,更善于模仿。一旦你在公开场合,给第一位主播示范了如何做直播;第二位主播就非常容易学会。 在《追时间的人》有个「理性助人」的研究提到,你应该尽可能地在公开场合去帮助别人。这样你的时间才不会被别人无限占用。同样的,如果你经常自己一个人写日记,却没有分享,多年后,你想要追溯自己的知识体系,就会变得非常困难。 再举一个原则正确和细节正确的例子。这是 Github 上流行的一个库 FreeCodeCamp ,先看看这第一位同学的提问,这也是多数小白习惯的提问: 再看看第二位同学的提问,这是个网络素养更好的提问。
两人同在 Issue 中提问,但结果不一样,这是为什么?因为第二位同学清楚阐述:我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付出了什么样的努力,我那些地方解决了,那些地方没解决。其次是我的问题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之下出现的,还有对应截图。所以他就得到了 89 人的帮助。并且最后这位同学还有一个很好的习惯——把 Issue 关闭。很多同学提问积极,但是关闭 Issue 从来不积极,做事情有始无终。GitHub 的设计是一种民主主义的设计,你自己发起议题,但是你也得自己关闭这个议题。这种细节,正是责任心和民主精神的体现。 因此,第二位同学的讨论过程形成了一个知识流通的闭环,沉淀为开源库中的经典案例。我希望各位同学养成更好的习惯,向这位同学学习。 原则 4:可复用
然后再来讲一下第四个原则,前面三个原则都是偏成本的,这个原则则偏空间了。这个例子指的是用于不同场景。
大家看一下,上图依然是开智部落志愿者协作的例子。新加入部落的同学,都拿到了开智部落新手手册。一个好的知识管理习惯,从最开始的开智部落微信公众号文章,到开智部落新手手册,这样制作一本电子书,应该是无缝对接。但这本手册的制作过程中出现了些问题。比如,大家看上面的图,会发现他的文件名并不能构成一个唯一的编码。 第二个问题在于,它各个来源的不太统一。比如说,当时这一篇稿件是 002.markdown,这篇稿件是一位同学写的一篇好稿件,叫《读书的高阶思维》。但这篇稿件当时没有放在 GitHub 库里面。后来志愿者很辛苦,半夜三点多钟醒了之后给总编发了过来。 但这种辛苦,是可以规避的。《开智部落新手手册》这本电子书,编辑时间花了不到一天时间,而像《追时间的人》那本书是花了七天时间编辑完毕的。然而对比传统出版业,《追时间的人》花了小一年的时间才出版。这就是不同习惯导致的差异。传统出版社习惯用 word 来工作,没办法进行高效协同与快速迭代。 任何一个与他人协同的项目,都要遵从信息闭环原则。这样它的可复用性就会变得非常之强。如下图是大家熟悉的开智部落微信公众号编辑信息闭环流程图:
原则 5:大时间周期
第五个例子是大时间周期。很多人有一个不好的习惯,比如说我有几个同事买了新的苹果笔记本之后,第一个工作就是给它装大量新软件和小插件。拿谷歌浏览器举例,装的各种小插件太多了。看电影的、截图的应有尽有。反之,我买了一台新 Mac 后,很少修改各类参数设置。因为你把时间浪费在这种事情上面特别不值得。这些工具的时间保真度比较差,它是在一周/一个月/一年以内起作用,但是一旦以十年、一百年为思考单位,你会发现重要的不是各种插件。
上图是我自己的博客系统。我的的第一篇博客是 2000 年开始写的,从 2000 年到今天,16 年时间,依然是保持这种文件结构一路往下,不断的延伸。然后我的博客系统,中间只有过三次大的修改。对比很多人,他不断的迁移博客系统,只要有一个新的平台出来,他就会马上把系统推翻重来。甚至不少人会平台而迁就修改自己的写作习惯。这种人很多,但这批人忘记了,写作还有另一种用途:安放自己的心灵。 你仔细观察这批人,对比他们十年前后的文章,你会发现,他们的水平好像在不断下降。这种现象其实很普遍。为什么?因为他的学习习惯系统并不足以对抗时间的流逝。所以我写文章,从来有一些原则,比如说尽量不写时事不提热点,尽量内在动机,不做广告不写专栏不写约稿。 卡片大法以上就是给大家讲的一些核心要点。接下来说说卡片大法是怎样帮助大家重建学习习惯系统呢? 写什么先看看卡片大法的第一个要点:写什么。各位同学被要求写作以下类型的卡片,其实,它们往往代表着人类知识体系中的精髓:
在上述七种卡片中,最重要的是:反常识卡、人名卡、术语卡。反常识卡是在拓展你的认知边界,人名卡则是让你尊重知识源头的创造者。
先说人名卡。大家会高估同一个时代天才的数量,却会低估人类历史上天才的智慧。这在心理学上被称之为「天才效应」(参见我的老文:《人生标准九》)。到了「标准九」级别的人才,类似西蒙、马奇,他们的抗时间周期特别强,所以你不要被当下所谓大拿给迷惑住了,而是尽可能认识历史周期上的天才。 开个玩笑,绝大多数人生困惑在王阳明那里就能得到解答;绝大多数学习困惑在马奇那里就能得到解答;绝大多数决策困惑在西蒙那里就能得到解答;绝大多数诗歌困惑在宇文所安那里就能得到解答;绝大多数小说困惑在张爱玲、卡尔维诺、纳博科夫那里就能得到解答。这种人类社会的真正天才是极稀罕的,才值得大家去追随。 再说术语卡。写术语卡时,要尽可能的区分演绎数据和原始数据,不要把自己的知识给污染了。我并不建议各位卡片新手,一上来用自己的话来写卡片。当你没有很好的学习习惯时,你尽可能使用作者的原话复述卡片内容,比自己任意发挥好很多;当然,如果你已经有了很好的学习习惯,此时多使用自己的话来写卡片,没有任何问题。 怎么写接下来说一下怎么写,这里主要是「必要难度理论」。它可以改善输入输出的连接通道。这个理论,重点来讲可以总结为三点。
卡片大法它为什么有效呢?最核心的是它改善了输入输出的质量。少数同学会把它等同于读书笔记,实际上两者不是一回事。卡片的本质是一个最小信息单位,从此大幅度降低了你的认知负荷,并且可以任意复用。当一本书读了一遍,不懂,第二遍,依然不懂,这时不要伤心,用卡片大法;当一本书,读的时候非常明白,第二天回想困难,这时不要重新回到旧习惯,用卡片大法;当你工作忙碌,总有借口不写作,用卡片大法。 小结最后送给大家一句话:用十二年时间掌握四种技能。
这个社会总是流行用一年的时候掌握别人十年学会的东西。然而,那些常常是难以抗住大时间周期、肤浅的与季抛型的「司机知识」。反之,如果你拥有了一个好的学习习惯系统,并且的确用十二年时间,深入掌握了四种技能。慢慢的,到了你三四十来岁时,你会发现,在这个社会上已经没有别人能跟你竞争了。异类从此成为领袖。这就是我给所有同学的提醒,谢谢大家!
|
|
来自: Justin_Zhao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