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观点|荐文】竞争、微金融技术与银行信贷业务边界的移动

 gzdoujj 2017-01-04

荐文栏目第376篇;

本文转自金融监管研究cbrcfrr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作者:黄宪,武汉大学金融系教授,武汉大学金融发展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

            叶晨,武汉大学金融系;

            杜雪,武汉大学金融系。

编辑:张浩伦,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硕士研究生





本文得到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我国货币政策体系建设研究”(15JZD013)的资助。

期刊原载:《金融监管研究》2016年第9期


    

原文节选


小企业融资难一直是世界各国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由于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体系中的重要性,我国政府一直给予其税收、担保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在引导商业银行支持小企业方面,我国政府还积极推动大中型银行建立小企业专营机构,但收效甚微。长期以来,我国各类银行贷款业务的同质化严重,信贷资金难有动力流向小企业群体。然而,随着金融业竞争的加剧,银行业对小企业贷款状态有了变化,大中型银行与小型银行的业务边界也在移动。那么,大中型银行业务边界的移动是否是金融业竞争所带来的必然趋势?银行能否有效地承担起对小企业提供信贷的功能?我国不同规模银行业务边界移动的规律是否与发达国家趋同?各类银行对小企业信贷行为有何特质?探寻上述问题的答案就构成了本文的研究目的。


本文以中外银行业在小微贷款行为同异各存的规律性和特质性为研究出发点,从理论模型与实证分析双重角度围绕开篇的问题进行阐述。本文结构如下:第一部分是现有文献综述。对“小银行优势假说”、“原始B-T模型”、“银行信贷选择行为”等相关理论进行介绍,并指出现有文献和理论存在的不足。第二部分是模型构建与理论分析,传统的B-T模型是由美国学者Boot和Thakor于2000年所构建的对在竞争环境下银行信贷业务边界移动规律所构建的理论模型,但其忽略了小企业的贷款环境的变化。目前不少国家的资本市场已经对小企业部分开放,各国政府、特别是中国政府鼓励大中型银行对小微企业贷款。这一部分对传统的B-T模型进行修正,并通过推理分析得出相关定理。第三部分运用中国数据对理论模型和定理进行统计分析和实证研究,以求证第二部分构建的修正理论模型是否成立。第四部分为结论与政策启示。


通过以上分析,本文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在对传统的B-T模型进行拓展和修正后,理论模型的结论显示,在不考虑资本市场竞争下,随着银行间竞争程度加剧,大中型银行会降低对软信息使用的力度,减少对关系型贷款的投放。若考虑资本市场因素且来资本市场具有足够竞争压力时,随着银行间竞争程度加剧,大中型银行会加大关系型贷款的发放;而小型银行则会进一步加大软信息技术的提升和使用,扩大关系型贷款的潜在客户范围,以寻求更多的客户资源。大中型银行贷款业务边界的移动是金融业竞争所带来的必然趋势。


第二,就中国现实情况看,由于资本市场发展很不完善,资本市场容量极为有限,对大中型银行的贷款环境还没有构成实际的竞争压力,因此中国的大中型银行目前还没有足够的动力去主动承担对中小企业发放关系型贷款的功能,“小银行优势假说”依然成立。


第三,大中型银行对硬信息的处理技术及风控体系与小银行对软信息的处理技术及风控体系的特殊性难以兼容,大中型银行因此在对小企业贷款上处于信息技术劣势和成本劣势。由于我国大中型银行有足够多的潜在大型企业借款需求客户,即使存在政府对小企业扶持政策和导向的政治压力,它们也没有足够的动力去主动增加对小企业的贷款。


第四,小银行和小型金融机构有着独有的对软信息处理的技术优势、成本优势和相匹配的风控体系和激励机制,在面对金融业竞争加剧时,它们会主动选择增加关系型贷款。在西方国家学术界受到质疑的“小银行优势假说”,在我国现实情况下仍然基本成立。


第五,在中国资本市场发育不充分,目前仍然是银行主导型的经济体系下,政府和金融监管部门应该尊重由对不同信息处理技术优势所决定的各类银行业务边界的存在,充分发挥各类银行在自己贷款等业务边界内的技术优势,将其做好做精,而不是用行政手段对处理软信息技术能力不强的大型银行施加跨界贷款和经营的压力。


第六,政府应该在以下三方面增加投入,以改善金融业态环境:一是完善小企业的征信体系,增强信用记录的全面性、完整性和及时性;二是加快完善个人与小企业信用评分体系,在将小微企业“软信息”逐步硬化的方向上多做努力。这样可大大降低银行处理小额贷款“软信息”的变动成本,从而为大中型银行进入小企业贷款领域提供激励;三是大力发展和完善资本市场,在直接融资的竞争压力推动下,使得更多大中型银行有真正内在动力去开拓小企业贷款领域。


注:为网络发布便利已删去原文部分内容和注释,详情请查阅《金融监管研究》期刊。




◆ ◆ ◆ ◆

2017新年快乐

HAPPY NEW YEAR

◆ ◆ ◆ ◆

点击查询互联网金融法律评论公告通知:

【征稿|通知】《区块链技术发展背景下的金融创新与法律变革》专题征稿启事

【新书推荐】《互联网金融法律评论》2016年第6辑

【约稿启事】《互联网金融法律评论》征文启事





互联网金融法律评论

本平台由上海交通大学互联网金融法治创新研究中心团队运营
每日推送法学、金融学、财政税收学等最新研究成果
定期分享外文文献导读和实务原创精品
感谢您的关注与支持!

原创投稿及学术交流请联系:
jifl_sjtu@126.com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