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搜狐网 1948年8月,蒋经国在上海执行财政经济紧急措施时,进行打击巨商、富户、大官僚的活动,此活动被称之为“ 打虎”。8月20日,蒋经国以上海经济管制区副经济管制督导员的身份抵沪。开始了打虎行动,然而,仅仅70天,小蒋就败下阵来,黯然退场。什么“老虎”能量这么大? 我们来看一下蒋经国的打虎背景和政策,1948年,国共双方实力发生根本逆转。国民党从攻势转为守势,内战使军费开支急剧增加,为弥补巨大的财政赤字,国民政府滥发纸币,导致物价飞涨。至1948年夏,法币发行额竟达到660万亿元,等于抗战前夕发行额的47万倍,小学教师每日收入仅够买四五副大饼油条,平民百姓的生活更是难以言状。 为稳固统治基础,恢复社会秩序,平息民怨,挽回民心而推出的这一举措,仓促出台便立即实施。主要内容为:第一,以金圆券取代法币,法币300万兑换金圆券一元;第二,禁止黄金、白银和外币的流通、买卖或持有,以金圆券强制兑换私人手中的黄金、白银、外汇;第三,严格管制物价,从严惩处囤积居奇者。 蒋介石选择中国经济最发达、同时也是亚洲最大的金融中心的上海作为试点与突破口,委派太子蒋经国为“上海经济督导员”,前往中国经济首善之地督促执行这一方案,以便大功告成后在全国推广。 打虎之初,蒋经国抓捕入狱的奸商大户共达64人。特别是64名巨商中,居然有棉纱大王、中新纺织公司总经理、杜月笙女婿荣鸿云,纸业公司理事长詹沛霖,棉布巨头吴锡龄,永泰和香烟公司经理黄以聪,证券太保、杜月笙之子杜维屏。抓捕“五虎将”,震动全上海。 蒋经国以快刀斩乱麻之势和舍我其谁的使命感,在上海滩纵横捭阖、上下其手,既拍苍蝇,又打老虎,在晦暗不明的年代,如此来势迅猛的处置手法,确实让人如拨云见日一般,压抑、失望已久的人们的心头重燃希望之火,无不拍手称快。一时间,蒋太子成了景阳冈上打虎的英雄武松,形象伟岸高大得直须仰视,上海人民和全国舆论的确是大力支持与拥护这种大刀阔斧、雷力风行的果敢作风的,一时间,人人拍手,个个称快。 杜维屏被抓,杜月笙当然很着急,虽然杜月笙支持国民党,但是轮到自己的儿子,肯定还是儿子重要,于是使出老辣的一招——他向蒋经国举报:孔祥熙之子孔令侃的扬子公司也在非法囤积物资。孔令侃得知这一消息后很是紧张,便想请蒋经国吃饭疏通,结果蒋不买他的账。孔一看苗头不对,连夜跑到南京向宋美龄哭诉。宋便向蒋介石表示坚决不能拿她这个外甥开刀,蒋介石只好要求蒋经国作罢。结果,孔令侃安然无恙,杜月笙便抓住蒋经国不能制裁孔令侃的软肋当众向蒋发难。结果是法院终审判刑6个月,杜象征性地交了一点罚金,以罚代刑,放人了事。这一点在电影《建国大业》上表现的淋漓尽致,大家有兴趣可以看一下。 轰轰轰烈烈的“打虎行动”至此已难进行下去,只好偃旗息鼓,鸣锣收兵。他在上海广播电台凄凉地发表了《告别上海市父老兄弟姐妹书》,宣布经济管制失败。宣读完毕,黯然泪下。 那么为什么蒋经国的打虎行动会虎头蛇尾呢? 第一,主要是因为国民党中央决策有问题,并没有抓住当时中国问题症结所在,还下了币制改革这剂猛药,如果是在和平时代还有可能成功,在战时成功可能性微乎其微。 第二,蒋经国抱有满腔热情,也有悲天悯人的情怀,但蒋经国上海“打虎”70天,实在是强人政治,缺少法律依据,是对法制的冲撞,是“善意违宪”,因而不能不引起许多人反对。上海市长吴国桢就是最有力的反对者。 第三,既得利益集团绑架了这场反贪腐运动,四大家族自不必说,蒋经国威信扫地就在孔令侃上,还有上海大佬杜月笙,这些都可都是追随孙中山进行革命的,说起来都是蒋经国的前辈,打虎打倒功臣难度太大。 第四,国民党的腐败已经到了根子里,除非破而后立,否则无法医治好国民党的病。 倾情相邀:健康,然后家庭、事业、读书、旅行、财富、成就……,所有这一切,构成有品位的人生。关注“康与品”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