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时代,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动乱的年代, 而在中国文学史上却又是一个辉煌的时代。这个时代涌现出的一大批灿烂的文学群星中, 有一个由父子三星组成的耀眼星座,那就是曹魏集团的最高统治者曹操和他的儿子曹丕、曹植,史称“三曹”。 建安是汉献帝刘协的年号,从公元196年起到219年止。 但文学史上所说的建安 时代只是个大致的说法,包括汉末至魏初的一段时间,并非严格限定于这24年。 在这天灾人祸连年不断的动荡年代,以“三曹”和“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 徐干、阮瑀、应瑒、刘桢)为代表的一批文学家, 在自己的作品中比较真实地反映了时代面貌和人民的疾苦,表达了他们渴望建功立业、 恢复国家安定统一的雄心壮志。同时他们在思想上能摆脱两汉儒家经学的束缚, 在学术上有意识地从汉代乐府民歌中汲取营养,说自己想说的话,写漂亮好看、生动活泼的文章,从而创造出“清峻、通脱、华丽、壮大”(鲁迅语)的一代文风。这就是为历代文学评论家所称颂的“建安风力”或曰“汉魏风骨”。这一文学成就的取得,从根本上说固然是历史发展的产物,但与作为上层统治者的曹氏父子的提倡与推动,也是分不开的。 历史上的曹操,作为封建统治者本性固然有其狡诈凶残的一面, 但从他在历史上所起的作用看,却实在不愧为一个有雄才大略的英雄。 在曹操实行的许多开明的政治措施中,有一条是打破门阀观念──“唯才是举” 。只要有真才实学,绝不问其出身和以往的行为。 曹操选拔的人才首先是“有治国用兵之术”的人,其次就是文学之士。他对有才干的文人皆委以实际的官职, 使他 们能为国家施展才华。 比如曹操入荆州后, 任用当时著名的文士王粲为丞相掾(yuan),并赐爵关内侯。王粲为此而称颂曹操:“引其贤俊而置之列位,使海内回心,望风而治,文武并用,英雄毕力。”意思说曹操能招揽贤士英才, 并给他们一 定的官位,这就使四海之内的才能之士倾心归附,文臣武将都愿意为他效力。 文学人才的大量归附,是造成建安文学“彬彬之盛”的重要条件之一。 曹操除了在政治上优容礼遇文学之士,他本人也是一个卓越的文学家。《三国志》注引《魏书》说他“登高必赋。及造新诗,被之管弦,皆成乐章”。曹操的文学才能主要表现在乐府歌辞的创作上,现存他的二十几首诗全部是乐府歌辞。曹操诗古朴刚劲,气势雄浑,其中既有对战乱时代人民苦难的真实反映,也有对个人雄心壮志的尽情抒发。比如《蒿里行》叙述当时兵祸的惨状: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再比如他抒发个人胸怀的《龟虽寿》: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相传晋人王敦常在酒后吟咏“老骥伏枥”四句,并用一柄如意敲打唾壶作节拍,结果壶沿被敲出了一圈缺口。可见这首诗是如何荡人心魄、催人豪情。品味曹操的乐府诗,有助于我们了解建安诗歌“志深而笔长”、“梗概而多气”(《文心雕龙 ·时序篇》)的精神风貌。 当许多文士被曹操收罗,形成一个文学集团之后, 由于当时曹操的地位高高在上,曹植还比较年轻,所以这个文学集团的实际中心和领导人乃是曹丕。他是曹操的次子,于建安二十二年被立为魏太子,曹操死后袭位为魏王,不久废汉称帝,在位五年零七个月。曹丕的特点是能以平等的态度与文士结为朋友, 对他们的创作给予鼓励和支持。他与文人交往有这样一个故事:王粲死后下葬时, 曹丕率众文士来送葬。他对文士们说,王粲生前爱听驴叫,咱们都叫一声来送他,于是王粲墓前响 起了一片驴叫声。从这里可以看出曹丕与文士交往的密切和他不拘礼法的旷达态度。 曹丕的文学创作现存辞赋或全或残共约30篇,诗歌完整的约40首。曹丕诗歌的 特点是明显地倾向民歌化,并且形式上极为多样。钟嵘《诗品》说他的诗“百余篇率皆鄙质如偶语”,就是说不加雕饰,如同白话。 比如《上留田》诗中的“富人食稻与粱,贫子食糟与糠”,《艳歌何尝行》中的“长兄为二千石,中兄被貂裘, 小弟虽无官爵,鞍马及及,往来王侯长者游”,确实近乎口语, 与汉代乐府民歌的语 言极为相似。民歌化是建安诗歌的又一特征, 而这一点在曹丕诗作中表现得特别显著。 曹丕在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大贡献是他著有一篇重要的文学批评专论──《典论·论文》。文中首先批评了“文人相轻”的错误态度, 然后对建安七子作了相当公允的评论,同时从“文气”和“文体”两方面对文学风格的多样性作了理论探讨, 以此说明文人之间不可“各以所长,相轻所短”。 文章末尾大声疾呼:“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号召文人自觉地从事文学创作。曹丕以上层统治者的身份如此郑重地议论文学、提倡文学,无疑对建安文学的繁荣,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三曹中文学成就最高的是曹植。现存建安诗篇不足300首,其中曹植的诗最多,大约有80首。诚然,我们不能单纯以作品存世的多寡来判定诗人的优劣, 但历史长河的筛汰往往有其内在的合理性。从现存建安诗的质量来看, 曹植也实在无愧于当时最优秀的作家。 曹植是曹操的第三子,他的生活和创作可以220年曹丕即帝位为界,分为前后两 个时期。前期曹植的生活比较安定平顺。他深为贵公子, 自幼在文学方面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十岁时就能诵读诗论及辞赋数十万言。青年时代的曹植流连于诗酒之间,他的前期作品一部分是“但美遨游,不及世事”(谢灵运语)。 但也写有一些关涉 社会生活的诗,如《送应氏》第一首写洛阳的残破,为那个苦难的时代留下了真实 的影象。著名的《白马篇》则通过对献身边塞的游侠的歌颂,表达了他自己渴望报效国家的壮志豪情: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 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 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 名在壮士籍,不得中顾私。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曹植后期受到哥哥曹丕、侄儿曹睿的猜忌和压迫, 在失去自由的情况下“汲汲无欢”地过了十二年。在这种痛苦生活中培育出的曹植后期的诗,交织着哀伤、 愤慨与恐惧之情。他的名作《赠白马王彪》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写成的。 诗中第三章以“鸱枭鸣衡轭,豺狼当路衢,苍蝇间白黑,谗巧令亲疏”四句痛骂小人拨弄是非,离间骨肉,并借此发泄了他对朝廷的愤慨。第六章宽慰弟弟曹彪只要兄弟情在, 就不必抱怨别离,但又掩藏不住自己的悲伤,表现出自然动人的真情实感。 钟嵘《诗品》评曹植的诗“骨气奇高,词采华茂”。他的“骨气”来自于慷慨的情怀,而“词采华茂”则得益于他深厚的古典文学修养。曹植是在乐府民歌的基础上来提炼诗歌语言的,这就使他的诗不是走向汉赋的“深覆典雅”,而是发展了乐府民歌的“清新流丽”。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在历史上叱咤风云的三曹及其他建安诗人已经远远地逝去了。但他们留下的不朽诗篇, 却成为中华民族精神文明的宝贵财富。更为重要的是,建安文学中所洋溢的那种激昂慷慨的风骨, 已深深地积淀在中华民族传统的审美心理之中,并为一代又一代的进步文学家所发扬光大, 成为中国文学所独有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重要组成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