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际相处如何做到三不原则:不批评、不指责、不抱怨

 阅读人生988 2017-01-06

在网上,有人总结出人际相处三不原则:不批评、不指责、不抱怨。这三不原则,对处理好亲子关系、夫妻关系、师生关系、上下级关系等,意义重大。然而,道理好懂,就是难以做到。怎么破?要解决问题,需问对问题。

三个问题:1、我们为什么要倡行不批评、不指责、不抱怨三不?是因为,我们原本喜欢的,是三不的反面——三要,即要批评、要指责、要抱怨,提出三不就是用来克服三要的。2、我们为什么喜欢三要?武志红老师的《巨婴国》为此给出了解答,他认为我们虽然成年,但仍像婴儿一样,以为自己控制着环境。三要的实质就是控制与失控的心智模式,从全能控制出发,以偏执分裂结束;以为我们能控制他人,并拚命控制他人,最后得到的是控制失败的情绪反应。3、我们如何克服三要?同样,也要问三个问题:

第一,三要的运作机制是什么?为叙述的方便,这里把三要称为撕逼,因为撕逼既是痛苦又是享受,用撕逼指代三要较为贴切。三要这种撕逼,形式上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内撕,即内心的纠结;二是外撕,即外在的纠纷。其作用过程分为三个环节:1、价值判断。即在内心推演着,对方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2、祈使无效。即在思维和情绪上控制他人,此实为意念控制,客面上必然无效。3、应激反馈。就是愤怒,即对控制失败产生的应激反应,可反映在内心、行为及语言等方面。

第二,克服三要的总体方向是什么?既然三要撕逼是人的本性,对其就不能逆着来,只能顺势而为,这好比大禹治水,宜疏不宜堵。其实,人类自身已进化出一套缓解撕逼痛苦的机制,有四个环节:一是内心推演;二是语言表达;三是行为代偿;四是事物转移。此可称为,不良情绪转移之路。

第三,对三要具体如何克服?有两招:依循转移之路;实现认知升级。

一是依循转移之路。1、内心推演。既然内撕是本性,就应当认可和接纳它,让其得到应有释放,让它享受一会。用个形象的比喻,称之为:让子弹飞一会。2、话语表达。让内撕飞一会后,接下来就是语言表达。包括口头和文字两种表达:一是口头表达。即找一个知道此技法的人来倾诉,他能理解认同你所讲的话,但事后两人都不会太当真。这相当于树洞,但比树洞好,因为可以互动;例外,心理咨询师也是此法的最佳倾诉对象。二是文字表达。包括书写日记、博客,或者在论坛、朋友圈吐槽等。3、行为代偿。即做一些感观性较强的行为活动,来进行代偿。如狂吃猛喝、打游戏、购物、运动、性生活等等。4、事物转移。即完全投入到其他实际意义较强的活动中去,此时撕逼就不存在了。

二是实现认知升级。前述不良情绪转移之路,仍是对情绪的逐渐消解,其过程较为缓漫。而改变思想及情绪,最快速、最有效的方法,是心智模式的转换,即所谓认知升级。这个有点类似于禅宗所讲的顿悟,在一瞬间触发而发生改变。对认知升级,自然是各人有各人的技法与心法。但是,一般而言,只要多多阅读像《巨婴国》或者本文之类的文字,明白自己就是一个巨型婴儿,看清楚我们的纠结与痛苦都源于控制和失控这回事,以此镜观自己及他人,就可以把自己剥离出来,最终实现认知升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