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理咨询师是你的朋友吗? 同这个咨询师在一起很舒服,这是最起码的感觉。心理咨询是一个极其艰难的过程,而且治疗师不是你的朋友,他(她)不能也不会做你的朋友。如果你要把他们当成朋友,那只能理解为特殊意义上的朋友,即一个处在职业关系中的可以完全信任的人。正因为如此,你必须充分信任你的咨询师。如果你做不到这一点,或者你总是不得不对你的心理咨询师撒谎,或者隐瞒重要的信息,或者你过分在意咨询师对你的看法,你将不会得到任何实质性的帮助。在咨询与治疗状态,任何出于咨询治疗之外的针对咨询师个人的想法,都可能会妨碍你接受帮助。如果在上述方面,你感觉不好,譬如:你完全不能放松,你觉得咨询师就是你的朋友,你不能坦诚地对待面谈过程中的提问,你试图刻意迎合或者对抗你的咨询师,你就需要另外选择一位咨询师了。如果你仅仅是出于对某位咨询师的好奇而接受咨询或分析,那就放弃这种“花钱不讨好”的计划吧! 二、咨询师的学历和专业背景重要吗? 常有人对我说:“ 我想找一个很专业的有经验的心理咨询师,但现在咨询师太多了,我该怎么识别呢?”另一些人可能会打电话来说:“我是某某高校心理学专业的研究生毕业,我想在您那里兼职?”。眼下仅仅在成都,可能就有上千人通过短期培训拿到了“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证书”,并四处应聘或者自行开业。之所以告诉你这些信息,是因为正是这些信息会影响或者干扰你对心理咨询师的选择。 心理咨询师的学历和专业背景真的重要吗?在我看来是既重要,也不重要。要说专业背景,就是心理学大学教授也不一定能做好咨询;要说职业资格证书,没有职业资格就不能上岗,这是从劳动管理的角度说的,但是有这个证书的人却多数并不能胜任心理咨询工作,说不定他(她)还是著名的患者呢!这也是事实;你直接询问心理咨询师的“专业水平如何?”,可能没有一个人会回答“我,不怎么样!”。解决这个问题有一个重要规则:货比三家、仔细调研、谨慎选择。你既要详细了解心理咨询与治疗机构公布在网上的专家介绍、文字和文章资料,也要主动通过电话进行垂询。如果你能碰巧和你初步选中的咨询师通上一个电话,找找感觉,你就会有更直观的印象。当然,通过曾经接受过心理咨询的朋友的推荐,也许是一个不错的渠道。 三、我支付不起心理咨询的费用怎么办? 如果你支付不起心理咨询的费用,你当然可以选择一些收费更低的咨询师,或者干脆找一些非职业化的心理援助工作者,譬如学校的心理辅导老师、社区公益性心理咨询服务灯,或者寻求生活当中有心理学专业背景的朋友。不过,在你要放弃专业心理咨询之前,你需要知道,几乎所有的执业心理咨询师都有关于收费的优惠方式。譬如,有单次收费的标准,也有多次付费或者会员式的优惠标准。譬如一位收费在每小节500元的咨询师,选择接受系统的治疗并一次性付费,可能每小节的费用只有300——400元。这样,由于关系稳定,咨费又不高,就可以大大降低你的经济负担,并为你心理重建与性格调整带来持久的影响。 大多数心理咨询师都希望和你建立稳定持久的辅导关系,这不是从咨询师的收入角度来考虑的,重要的是对来访者有利。因为绝大多数的心理问题的解决,都不可能仅仅通过一次或者2、3小节的面谈就获得根本性的解决。一般来说,十多个小节的咨询,在心理咨询中是常见的,这就为你选择优惠付费方式提供了平台。只不过,你需要一次性的支付较多的费用。声称可以一次就解决问题的人,一定不是靠谱的心理咨询师! 另外,我也不赞成单纯依据费用标准选择咨询师。实际上某些情况下,选择一个自己高度认可的咨询师,比选择一个权威的知名的专家,对你会更有帮助。当然,你要对一个咨询师进行全面考察会有些困难,但你可以更充分地考察咨询机构。某些时候你要充分相信自己的直觉。特别是一些名气很大的外地专家,由于他们客观上不能够和你建立稳定持久的咨询关系,加之收费又很高,反而是一种高成本低效果的选择。 四、那么是选择男咨询师还是女咨询师呢? 咨询师的性别是一个你想忽视但却很难忽视的问题,但没有标准答案!这可能与你的性别交往倾向有关。一些人更愿意与同性交往,另一些人更愿意与异性交往,这种交往倾向也容易影响到心理咨询师的选择。对于这个问题的理性态度是:没有必要刻意回避异性别咨询师,也没有必要有意寻求同性别咨询师。接受心理咨询与生活当中对某些心理大师的追捧或“追星”行为有很大的不同。譬如,你可以在学习或生活当中与有一个心理专家做好朋友,但你却不能够和你的心理医生成为生活意义上的朋友。所以,出于性别关注去刻意选择某一性别的咨询师,可能是有害的。 有两种观点或担忧似乎是不必要的:第一种观点是,不要和异性别的咨询师谈论性的问题,涉及两性关系的问题最好找与自己性别相同的咨询师;第二种观点正好相反,觉得只有异性别的咨询师才能帮助自己解决与异性交往中的难题或性问题。这两种观点都是不客观的。实际上,咨询师在帮助你的时候,并不主要依据自身的生活经验或性别身份,他们主要依据的是心理学知识和临床工作经验。你完全可以不必考虑这个问题。这就好比一个没有孩子的心理咨询师,完全可以为你提供好的“子女教育”方面的咨询服务,因为人类的心理规律与间接经验,对于我们来说同样是有用的。我们常说,这个咨询师职业经验丰富,是指他从事心理咨询与治疗的经验,并不指他生活阅历和人生经验。当然,我并不否认心理咨询师个人阅历对于治疗的价值。 那么,选择异性别咨询师有没有什么好处呢?我觉得有!就像你选择同性别咨询师一样。你只需要凭自己的直觉与冲动去选择,而不要加入道德防御就可以了。特别地,不要因为觉得与一个异性讨论自己的隐私会不安全,而有意放弃一个与自己性别相反的心理咨询师。因为,这有可能恰恰就是你需要解决的问题。 五、怎样看待咨询师的理论取向和流派? 在查阅咨询师的资料时,你会遇到一些专业词汇,譬如“精神分析”、“系统家庭治疗”、“认知疗法”、“人本主义”等等,在介绍某某专家的专业特长、训练背景和服务领域时,文字上会有一些不同的描述。你不必过分在意这些信息,特别不必深究这些信息。因为,不同理论取向、不同流派、不同心理治疗方法,对于同一心理问题的处理,往往有异曲同工之妙。 每一个工匠都有自己最顺手的工具,每一位咨询师都有自己惯用的方法。当然,这些工具和方法并不只有一种。譬如戒网瘾,训练的方法有效、心理分析的方法也有效、认知疗法有效、催眠方法一定程度上也适用。一般来说,仅仅掌握单一治疗工具的咨询师,是没有办法在这个职业上“混”下去的,更无力处理不同类型的心理问题。以南岛的咨询师为例,大多数是精神分析(心理分析)理论取向的(可能因为精神分析是心理治疗的主流吧),也比较熟悉人本主义、家庭治疗流派的各种方法,但他们对于其他一些流派如行为治疗、认知领悟、森田疗法、催眠放松、后现代主义等,都有相当的经验。多种不同理论取向相结合是心理咨询的好的形式,譬如:用精神分析方式思考你的病例或观点,同时却用一种折衷或者认知——行为疗法来治疗。具体到技术环节,不同的咨询师会有不同的手段和咨询风格。 在垂询预约的时候,你可能会询问你的咨询师用什么方法帮助你?这是你的权利,不过这也是一个不容易说清楚的问题,除非你是心理咨询的业内人士。在咨询前,过分质询这个问题会让一些工作很忙的咨询师与你无缘,如果是在咨询中,你过多讨论这个问题也会浪费你的宝贵时间。因此建议你,你可以了解各种治疗流派与方法,但最好不必对咨询师的咨询手段和方法进行不厌其烦的调研。请注意,不要盲目相信神秘的治疗手段的神奇功效,不要自作主张地要求你的咨询师使用你自己推荐的治疗方法。 六、我和治疗师网上聊天会有帮助吗? 和心理咨询师网上聊天对自己会有帮助吗?我想有。其实,任何沟通都有一定的疗伤作用。我的许多学生或朋友(偶尔也有网上认识的陌生人)好像非常愿意与我QQ网聊。如果心情轻松,或者比较清闲,我会认真地聊上几句;如果我对对方特别感兴趣(譬如是一位喜欢我的美女、一位特别尊重我的学生、一位对我表示崇拜的粉丝),我就会很乐意和他(她)聊将起来,甚至乱说一气。这没什么。因为心理医生也是最普通的人嘛,说不定和你一样也是有这样那样心理困惑的人呢。 和心理咨询师这个职业的人网聊,虽然不一定有什么风险,虽然不乏收获和趣味,但对你的心理问题而言却很少有实质性帮助。请记住,这个和你聊天的人,不论他的职业是不是心理咨询师,现在一定不在“心理咨询师”的位置上。因为心理咨询需要一个角色设置,因为就治疗本身而言,咨询师不能够有治疗以外的非职业动机。而和你网聊的人,一定有他自己的特定个人动机,以满足他自己的心理需要。要不,他(她)为什么要和你聊下去?这可是实话。所以,与其和一个感觉不错的心理咨询师网聊,不如直接找他(她)做咨询面谈,或者与这个你认可的咨询师建立正式的网上咨询关系。 有一个事实你要鉴别:一个整天乐于通过网上聊天和你接触的心理咨询师,一定是一个十分清闲的家伙,或者是一个“业务状态”不怎么好的人。这样的人,可能因为口碑不怎么样,或者初出茅庐,在职业状态多半无人问津,所以闲来无事网上打发时间,说不定还是冒牌的专家呢!当然,一些心理咨询机构出于对机构进行宣传的需要,也为了方便大家咨询前的预约垂询,会为大家提供网上垂询的通道,为你解答关于心理咨询的相关问题。这无可非议。你完全可以借助这个渠道对这个机构的情况和治疗师的做更多的了解。 七、为孩子或配偶预约治疗师真的很难吗? 为自己选择咨询师容易,为别人选择咨询师难。虽然很难,但你还是愿意为你的家人挑选治疗师。这不仅因为你爱他们,也因为他们的问题或许就与你有关,你冥冥之中觉得自己有某种责任,所以尽管有些不容易,有些费力不讨好,你还是乐此不疲。 不要说是为自己的孩子、配偶、父母亲人选择咨询师,就是为朋友、同事推荐咨询师,你要是不小心犯了低级错误,都会事与愿违,都会有风险。这种情形常常发生。一些曾经接受过我心理咨询与治疗帮助并且十分认可我的人,会不自觉地把我介绍推荐给他们的一些需要帮助的朋友或亲人,而且还打电话告诉我。这样自然很好。不过也有很不成功的例子:不仅没有因为你的推荐他们就主动来找我,甚至可能因为你的错误推荐而远远地避开我,避开这个咨询机构。之所以出现这种很尴尬的局面,是因为隐私问题。毕竟他们没有接触过心理咨询,他们表面上对你的热情推荐表示认可,说不定心底里却担心起来:“哼!如果我找他(她),谁知道你推荐的那个咨询师会不会把我的隐私告诉你?或者我在咨询所碰到你!”这是很正常的反应。所以这种情况下,你只能很遗憾地当一个“不好”的好心人了。 为朋友、家人推荐或预约咨询师,有三件事情要注意:第一,不要强调你和某某咨询师很熟,或者强调你和某某心理专家是朋友;第二,不要越俎代庖,凡事只是“推荐”而已,刻意要求和鼓动他们来接受心理咨询会引起心理防卫,更不要像“咨询师的同伙”那样为某某专家“打广告”,以至于别人误以为你在咨询师那里提成呢;第三,不要随便地对配偶或孩子说“你需要接受咨询,我给你预约了谁……”,而是让他们自己做选择。可以说,选择咨询师的权利也是一个人最起码的人权啊!如果你的孩子或家人不来见咨询师(咨询师一般也不会主动出诊),同时,如果你为此又深感焦虑,最好的选择就是你自己来接受咨询了。这就回到了主题上——怎样为自己选择心理咨询师。
本文版权属于“南岛心理咨询研究所”及“向程”老师,如需商业转载,可联系我们…… 本文相关配图来源于“百度图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