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看准基因,找到未来合伙人 | iCourt团队宝

 【点石成金】 2017-01-06

作者:王丛笑

单位:辽宁丛笑律师事务所

个人微信号:xiaoxiaoxiao119w

 

编者按:人对了,事儿就成了,因为我们所有的工作最终都要回到人上,专业服务的提供者更是如此。因此,律师事务所的唯一资产是人。从另一个角度说,律师事务所要发展壮大,最大的战略就是应该找到100个合伙人。无论当下是否需要,找到合伙人/未来合伙人,是律师事务所不能停止的工作。本文作者团队宝校友王丛笑律师,讲述了她如何招到六名优秀的未来合伙人。


2016年11月19日,筹备了许久的律所招聘会顺利结束。结束了当日的评审和复盘后,我们三个合伙人找了个小店一醉方休,压在心里的担子终于可以暂时放一放。招聘会的顺利收官,意味着之前的工作没有白费,意味着我们的选择得到了认同,意味着未来将承担更大的压力,也意味着我们的前行将更有动力。


一、三线城市中的小所,怎么去找我们想要的人?


招兵买马是我们早就在筹划的一件大事。2016年4月11日我们接受了团队宝的首次辅导,当时就确定了律所的定位和发展方向,因此招募优秀人才的加入就成为律所发展的首要任务


可正因为这是首要任务,让我们在推进的过程中种种担忧,顾虑重重。担忧我们这样的准三线城市能不能找到我们想要的人?顾虑这样的地域内我们的观念是否能得到认同?顾虑和担忧中,脚步数次停滞。为我们提供团队宝服务的萌萌和张骞不断地发微信、打电话,问我们的进展、需求,到后来因为没什么进展我们甚至不敢回复他们的微信。


可是既然这是自己认准了的事情,再难也得往前走,再难也得接着做。我们先开始尝试跟身边的律师、法官讲我们的理念,展示我们学到的技术。最初收获的反应,要么是我们讲到一半时,被别的话题岔开了,要么是很有耐心的听我们讲完了,说“你们的想法是不错,可是不是太超前了?”即便是这样,我们也在想,既然有人说这想法不错,就说明方向没错,方向对了,速度才有意义!这也坚定了我们继续走下去的信心。


2016年6月17日,我们以鞍山律协刑事业务委员会为依托,举办了一次刑事业务培训。在这次培训中,我简短地分享了用可视化技术代理诉讼案件的内容,分享的其中一个目的,就是想看看在律师中的认可度,我们发现在年轻律师中的接受程度还不错,这多少是对我们的一些鼓励。


接下来的半个月左右,我们又请到了法院系统中民事、商事、刑事的业务骨干,专门为他们做了一次小范围的分享,分享的目的就是把我们代理诉讼案件的理念和技术展示给他们,看看他们的认同程度。这两次试水下来,使我们信心大增,获得的肯定和鼓励远多于怀疑,于是我们开始考虑从哪里能找到我们想要的人?


二、精心设计的流程帮我们找到基因相同的人


在这个期间,又出现了一个小插曲,让我们对于选择什么人来加入变得更加慎重。年初我们的团队中加入了一个从法院辞职出来的年轻人,虽然从来没有从事过审判工作,可是各方面看起来非常优秀,名牌法学院校毕业,勤快有活力。


可是几个月下来,双方的不适越来越明显。他希望马上开始做业务,什么业务都做,而我们却希望他用技术提升技能,成为某一方面的专家,而不是什么都懂却什么都不精的万金油。几次沟通下来,始终无法达成共识,最终他选择了离开。


有了这段经历,让我们深切地意识到,选择团队成员,最重要的就是能有相同的理念和价值观,这是团队合作的根基,就好比我们有了相同的基因,才能一脉相承。否则即使选择了合作,也只能是短暂的擦身而过。


2016年10月15日,通过我们的联系和对接,iCourt公开课在鞍山开课。公开课上我做了大约20分钟左右的分享,把我们已经用于实践中的可视化和大数据技术展示给大家。Richer老师在公开课上也讲到了现代律所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公开课结束,课堂上的内容在鞍山律师中引起强烈的反响。当晚我们三个合伙人在进行复盘和总结时,我突然意识到,也许这正是开始我们招募计划最好的时机。于是我们迅速达成共识,第二天虽然是周日,我们都赶回办公室,做出了我们最终发布的这个招聘文案。2016年10月17日早上八点半,我们选择神舟飞船发射的时间发布我们的招聘文案,希望我们也能像神舟一样,飞得更高更远!


招聘文案发出以后,许多同行都在帮我们转发,也帮我们转到各个高校的群里。那几天的微信朋友圈中,几乎被我们的招聘文案刷屏,在此我也特别感谢那些帮我们转发和推荐人才的各位好友。正因为有了大家的帮助,我们收到了数十份简历,而且其中不乏优秀的小伙伴儿。


其实我们的这份招聘文案是有先天缺陷的,在我们的文案中没有提及薪金待遇。发布之前萌萌也在跟我说“丛笑姐,要不要把薪金待遇也加进文案里,那样可能会吸引来更优秀的小伙伴儿”,最终反复考量我们仍然选择了no。


这样做的理由我们是想靠理念来吸引价值观相同的人而不是薪酬,可是更深层次的原因是我们自身也缺乏底气,不知道我们会遇见什么样的应聘者?他到底有多优秀?我们能不能留得住?


接下来的就是招聘会的筹备。我们不想像以往一样把应聘者找来问几个问题就决定是否留用,而是希望能有更多的机会让我们相互了解彼此,因此我们向iCourt求助,借鉴他们伯乐会的招聘理念和方式,寻找我们的梦想同行者和未来合伙人。


我们在收到的简历中筛选出看起来还不错的人,给他们发出了面试的邀请函,随同一并发出的还有关于他们对薪酬和团队建设的调查问卷以及一套九型人格的测试题,要求他们在指定的日期之前回复我们,并给我们发来一个PPT形式的自我介绍。


收到他们的回复以后,我们根据这些信息为他们做了一个初步的人物画像,也就是这个应聘者适合做什么,在团队中适合哪一类角色。


接下来我们又设计了招聘会的流程:让他们做自我介绍,看看他们对自己的定位和语言表达能力;给他们讲我们的故事和薪酬体系,让他们知道我们的愿景、使命、价值观;选组长和沙盘游戏,考察他们的团队协作和配合;午餐和茶歇时间,观察他们是否愿意主动沟通和交流;盖洛普优势测试,识别他们所具备的优势是否是我们恰恰缺少的;复盘并且给我们写一封信,让我们清楚他们的关注点在哪里。


招聘会之前,我们最担心的就是缺乏对应聘者的判断能力,我还几次跟萌萌沟通,是否需要她亲临现场参与招聘,帮助我们识别和判断,而她不断地给我们打气,说通过这样的流程我们一定会选到我们想要的人。


为了让我们的识别更准确,我们又邀请了与我们理念相近的几位法官和律师朋友来担任我们的现场观察员。出人意料的是,一天的招聘会下来,在推荐和不推荐的人选确定问题上,所有人的意见出奇的一致,被留下的都是所有观察员一致认为的合适的人。


三、你是什么样的人,就会吸引什么样的人


我们在这一次招聘之前,并没有聘用人数的限制,当时的想法就是只要是适合的我们就都留下,可是这一次就招进6个人,对于我们来说实在是不少。小伙伴们都太优秀,真的是让我们很难取舍。


最终我们决定录用了一名律师、一名实习律师、三名律师助理和一名行政助理。其中有两个小伙子都是身高1.92米的大帅哥,可是这并不是最大的亮点。


最大的亮点在于:有个小伙子把九型人格的测试答案发回来时,并没有简单的把答题纸直接回复给我们,而是细心的将自己做好的答案整理出来单独标注,便于我们查看结果。


当我们决定录用跟TA谈工作时间和薪酬时,我们听见TA坚定地回答“薪酬不是问题,只要给我工作,别让我闲下来,我想跟你们一起去实现这个梦想”。


家境殷实的高富帅小伙儿为了获得职位,半夜不睡觉反复修改自己的PPT,在招聘会开始前的最后一刻又给我提供他修改完的最后一版自我介绍。


最让我感动的是,来参加我们招聘会的有一位74年出生的科技大学的老师,应聘我们的兼职律师。TA的主型性格是9号和5号,最明显的优势是审慎,并且还有诸多会计师、讲师的光环。在对TA进行评审时,所有人都认为TA是我们最缺乏的团队角色,TA的加入能够弥补我们的许多不足。而在我的角度看来,以TA的年龄、阅历、性格以及优势,绝不是能轻易做出改变的人,如果TA愿意做出改变,一定是因为TA对我们的价值观形成了高度认同。而幸运的是TA在给我们的信中说非常希望加入我们,这让我欣喜不已。


招聘结束后,萌萌让我用三个关键词来总结这次招聘会,我思虑许久觉得三个词不足以说出我对这次招聘的全部感受。考虑一天之后,我回复她说我写一篇文章吧,把我们决定招兵买马到今天有了新鲜血液的注入,前后半年时间的感悟和体会分享出来。


正在我写这篇文章时,看见了iCourt校友许秋莉在朋友圈中分享的这么一段话:“我一点都不意外有些人跟别人的合作会在某一天别人觉醒后终止。其实合作这个事如果不是对的人,也只有蒙在鼓里的蜜月期可能会过得比较顺利。大到共同的价值观、追求、视野、格局,小到对人才的态度,对规则的遵守,对合作者的坦诚,对利益的分享,对责任的承担。你是什么样的人就会吸引什么样的人。”


所幸,在这个招聘季让我们看准了基因相同的人,找到了我们的未来合伙人,我们的相遇变得无比美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