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叫残幅?倍率转换怎么来的? 前几天在回答一个读者问题的时候,他提到关于残幅的倍率转换。虽然“倍率”二字出现的频率不低,但正式场合老狼还真的没有认真说过。
佳能×1.6(200mm镜头,等效焦距320mm) 尼康×1.5(200mm镜头,等效焦距300mm) 宾得×1.5(200mm镜头,等效焦距300mm)
这是纯物理参数,固定值。 为什么尼康和佳能不一样?为什么是1.5和1.6,而不是1.7和1.8呢?这几个问题今儿一并回答。
可以说一切皆因“残”。36×24mm是全幅传感器的尺寸,其对角线长度是43.267mm(老司机应该记住这个数字,关键场合装逼有用),尼康DX画幅的传感器是23.6×15.8mm,对角线长度为28.4mm,佳能APS-C传感器幅面是22.8×14.8mm,对角线长度是27.18mm。 传感器对角线长度、镜头焦距与视角的计算公式为:视角=2*atan(d/2F),其中atan是tan的反函数,d为对角线长度,F为镜头焦距(数学不好的就不用记了,直接看后面的换算结果)。 从公式可以看出,要使视角不变,DX画幅对角线扩大到FX画幅(尼康全画幅)对角线,扩大了43.267/28.4=1.5倍,焦距也要相应扩大1.5倍,才能保证视角值不变。也就是说,DX幅面相机装上100mm焦距的镜头视角与FX幅面相机装上100X1.5=150mm焦距的镜头视角相同。 所以这就引出了等效焦距的概念,小幅面等效全幅要乘以一个大于1的系数。通过计算,佳能APS-C幅面与全幅机的等效系数为43.267/27.18=1.59约等于1.6。 如果到现在还没有看懂,那就记住佳能的倍率转换是1.6,尼康的倍率转换是1.5即可。
关于残幅,有的人说不就是裁剪的问题嘛,有啥为难的?退一两步不就解决了?这不是退一步两步的问题,还有宽容度等一系列问题。
其实对画幅上的取舍来说,让很多人纠结。纠结的问题太多了,画幅的差距、宽容度的差距、还有虚化效果……其实要让老狼说,最大的纠结就是镜头。 如果遇到下面两种预算你怎么选? 等一下!怎么没有2W以上的方案? 老狼:对于土豪来说,只有买和不买选项 对于以上两种情况,老狼一般的建议都是方案B。原因很简单,镜头保值呀(机身贬值快)单反主要玩的是镜头。 除了以上两种情况外,老狼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比如:我现在用半画幅机身,买镜头的时候是不是最好选全画幅镜头,为以后升级考虑?哎,童鞋,你想的也太远了,如果都按照你这么想,给孩子买衣服,还是买成人号的吧,因为一直在长大。非要老狼建议,一般是这样回答的,先根据自己需求买个好镜头,剩余的钱考虑机身(90%的新手都是反着来的)。 关于残幅镜头,因为成像圈小,所以覆盖不了全画幅,如果把残幅镜头装在全画幅机身,将会出现大片没有成像的黑色部分。正是由于这种设计上的区别,才造成了残幅镜头的体积可以做的比全画幅镜头小,同样的尺寸可以做出更大的光圈。
如果按照上面的理论,把残幅镜头装到全画幅机身,是不是要除以倍率?当然不是,只要镜头本身不改变,不论你把它装在什么机身上,物理焦距都不会变。 只是,佳能很不厚道的给残幅镜头加了个屁股(18-55mm一二三代是个例外,可以锯了屁股强行上,适马30mm/1.4 Art也是个例外,可以直接用),装在全幅机身上没办法用,会打反光板,尼康好歹能装上去,能自动识别镜头,自动切换到DX拍摄格式,但是会有黑圈。 残幅机身搭配全幅镜头 是不是个好选择? 这也是被问得最多的问题。这里也要做个回答,老狼的观点:“可以,但并不是最佳选择。” 以大家都很喜欢17-40/4L(最廉价的红圈L镜头之一),采用为无限远点成像而优化的变焦反望远结构,希望在风光摄影中有出色表现,但是装在佳能EOS 760D上面等效焦距却成了28-64mm,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优点反而变成了缺点(反望远结构是解决40mm以下广角镜头后组前移的基本手段,可以减小光线到CMOS的入射角,提升边角成像质量,但焦外不佳)。 此外,全画幅镜头装在残幅机身上还容易跑焦,这完全是设计造成的,就拿50mm标头来说,优化距离和85mm镜头是完全不同,50mm镜头在3米开外对焦精度就会下降,用来拍人,有时候会莫名其妙的合不上焦。 还有一个观点,老狼也认同,那就是“残幅赚了长焦但亏了光圈” ,Dpreview曾经做过对比实验,全幅镜头装在残幅机身上虚化能力是有所下降(非全幅拍人都是渣渣这句话其实就是这么来的,虽然很便宜,但是也不能说错)。 最后老狼的建议?四个字,“合理搭配”。镜头又不是出不了手,有时候不要想得太远,玩在当下。 相关文章 狼族公开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