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陈绍鹏:用现代思维重装古老农业

 易tkkfiwxawbmt 2017-01-07

  “我希望中国打造一批龙头企业,把我国优质农产品卖出去,把优质农产品品牌打出去。当然,佳沃要成为排头兵。更希望消费者以合理的价格买到放心的食品,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从业者有一个合理的回报。”

  尽管入行才3年多,对于佳沃集团总裁陈绍鹏而言,现代农业已成为其全身心投入的新事业。

  IT销售奇才转身做农业

  在全新的挑战下,把工作做得最好,是陈绍鹏的座右铭。

  1993年想干一番大事业的陈绍鹏,放弃机关的工作,加入联想集团。学计算机出身的他,当初只是想做一个技术研发员。谁知报到后,分配给他的工作却是销售。

  职场生涯就这样阴差阳错地改变了。对此,陈绍鹏没有抱怨,没有消极工作。很快,陈绍鹏就展现了过人的销售天赋,同事们甚至认为“陈绍鹏有把冰淇淋卖给北极熊的本事。”

  从一名普通的销售员,陈绍鹏以令人惊讶的业绩迅速成长。1995年,陈绍鹏负责开拓联想集团此前毫无基础的西南和西北区域。第一年,陈绍鹏把联想的销售数量增加了2倍。接下来在华南区总经理位置上,陈绍鹏又通过举办“电脑节”的创新,把联想的品牌炒火了。1997年,联想华南区的销售业绩比上年同比增长585%的奇迹,至今依旧是联想内部的传奇。

  2006年,陈绍鹏晋升为联想集团高级副总裁兼大中国区总裁。两年后,他又被任命为联想集团亚太和俄罗斯区总裁,肩负联想集团开拓新兴市场的使命,干得是如火如荼。

  这次,陈绍鹏挂帅联想佳沃,不再是在PC领域开疆拓土,而是要在完全陌生的领域打出联想的一片天地。开始布局现代农业的柳传志,迫切需要一个领军人物。柳传志认为,陈绍鹏就是最合适的人选。陈绍鹏也当仁不让,勇挑重担。

  在一些人看来,命运似乎和这个浓眉大眼、中庭宽厚,面相和善、笑起来爽朗甚至有点憨憨的西北汉子开了一个玩笑。因为在一些人的意识中,辛辛苦苦从农村走出来的孩子很少愿意再和农业零距离接触。

  突然“务农”,陈绍鹏没有感到丝毫委屈或者失落,相反很振奋并且充满期待。因为创办并领导一家企业,是他的人生梦想。他坦言自己喜欢挑战并努力在挑战中实现突破,因为这不仅关乎自己的价值,更能体现对社会有所贡献。

  相比轻车熟路的PC业务,农业对于陈绍鹏而言是一个崭新的天地,也是一个宽广的舞台,不仅承载着他的创业梦,也承载着佳沃为中国提供好产品的放心梦。

  再难啃的骨头也要拿下

  从答应柳传志那一刻起,陈绍鹏就开始做心态的准备和调整。他明白,自己面对的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在食品安全问题受到强烈关注的大背景下,发展现代农业可谓困难重重,陈绍鹏决心以创业者的心态深耕农业,把佳沃打造成一个受人尊重和信赖的高品质的农业品牌,把企业做大做强。

  如何在短时间内,把自己从一个农业的门外汉变成门内人?

  从习惯于全球商务旅行的“空中飞人”,到开始在陆地上行走甚至奔跑。陈绍鹏经常穿着务农装带着团队奔赴田间地头,随手抓起一把泥土查看土质,然后灰头土脸地坐在高高低低的小板凳上开露天会议。碰到道路不好的情况,搭老乡的拖拉机黄土飞扬一路颠簸也是常态。对于巨大落差,陈绍鹏淡然一笑。他说,早已经习惯了这种状态。

  因工作需要陈绍鹏行李箱经常备两套行头。一套是他再熟悉不过的商务西装,另一套是防水防泥的务农装备。当然,这也是由失败的教训中得来的经验。

  2011年10月底,陈绍鹏第一次去联想控股收购的猕猴桃基地考察,他还按在联想集团时的穿着习惯到基地,一进田,没仔细看,一脚踩到泥坑里,泥水溅了一身,后来干脆把领带一摘,就蹲在田边跟农民交流,两三个小时过去,站起来一看,衣裤完全不像样子了。

  陈绍鹏说,自我学习的过程充满挑战和收获。从2011年11月1日开始,一直到2012年4月6日,整整5个月的时间,他每天都学习农业知识到凌晨三四点,白天去拜访农业专家、行业企业,回来和团队开讨论会,晚上读报告,分析行业的方法论,然后随时向集团汇报农业的布局及战略思路,每天的时间都安排得满满当当。

  如今的陈绍鹏40%的时间在基地。佳沃基地的每一片土地他都去过,当然不是走马观花,而是步行到田间地头,深入研究解决实际问题。对于土壤检测、控水技术、除虫技术等他以前听起来脑袋都大的话题,陈绍鹏现在都能侃侃而谈,早已经不是3年前的门外汉了。按照他的话说,尽管离资深专业人士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学到的农业知识已变为血液的一部分。

  回望3年来的点点滴滴,他谈起了对农业的3个感悟。

  一、要对农业心生敬畏。敬天,天具有非常神秘的力量;敬地,伟大的土地养育了人类;敬人,一批热爱农业的人精心劳作,非常不容易。  

  • 农业是最充满使命感的行业。脑子里要想着天气、气候、地球、土壤,心里得装着消费者的生命健康,手里得捧着你身边活的会呼吸的果树等作物,这就是农业。

  • 科技可以改变农业,科技可以点亮农业。在以色列,1个农业人可以养活90个人,而我国一个人只能养活两个人,传统农业依旧停留在经验主义的发展阶段。

  食品安全高于一切

  尽管IT和农业看似不搭,其实之前在联想集团的19年工作经历,还是给陈绍鹏带来了巨大的帮助。试想,如果不能把联想集团多年来积累的这些经验植入到农业上,那么佳沃做现代农业就会是一纸空谈。

  我国农业高度分散,小农意识强烈。在传统农耕观念里,没有精确的概念,施多少肥、施什么肥、浇多少水、剪多少枝,“差不多”就行了。从全球角度看,中国仍处于农业产业化初期,产业标准化受限,很难让农民像PC产业链上的工人一样进行标准化生产。

  做现代农业其实并不容易,远不像一些人想象的那么简单。通过不断的实践,陈绍鹏意识到,现代农业对技术要求很高,对管理要求也很高。如果农业企业管理和文化底蕴不深厚的话,很难做成放心产品,也很难抵御挑战,虽然挑战多来自环境,但更大的挑战来自内部。

  如何管理生产周期长、风险点多、高度分散的农业产业链,成为了陈绍鹏必须面对的难题。经过不断深入思考,陈绍鹏想到了“三全”的解决方法——全程可追溯、全产业链运营和全球化布局。

  陈绍鹏选择利用联想控股的强项,用技术和管理来控制从育种、种植,到物流、销售的全产业链环节,以降低安全风险。举例来说,佳沃蓝莓的一个生命周期被细化成了158项标准操作步骤。从选择品种,到种植、加工、销售,每个环节都有据可查,每一个关键环节都有权威机构的检测,产品控制体系做到责任到人。

  陈绍鹏说,佳沃做全程可追溯,出发点就是要解决消费者吃得放心的问题,让他们能够介入到企业内部运营。只有信息对称、透明,才能帮助他们建立对佳沃品牌的信任。

  面对农业链条长环节多、手工作业、食品安全高危易发的现实难题,陈绍鹏认为仅仅靠制度管理解决不了问题,必须大力推行以“食品安全高于一切”为主旨的企业文化。

  在陈绍鹏看来,很多农学院毕业的大学生甚至研究生的思维都是传统小农经济,不够现代。这意味着做事定性不定量,消极被动不主动。具有现代农业思维的人很少,这需要从零开始寻找人、培养人。

  什么是现代农业思维?就是在农业这样一个传统行业,要把现代工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先进思想和理念借鉴过来。比如说,规模化、标准化、技术和管理集约化以及品牌化,就是现代农业可以借鉴的“四化”。

  “撒一把土,踩实,再进一步”。陈绍鹏表示做现代农业心态还要端正。第一,现代农业不能指望着赚快钱,否则会后悔。第二,不要为了暴利来搞现代农业,这样会把农业搞得乱七八糟。第三,最好不要赚农民的钱,而要赚技术、管理和品牌的钱。佳沃以高度诚信负责的精神做农业,有承诺、有实力和定力,也耐得住寂寞。为生产出好产品,佳沃从一点一滴中做起,从改良土壤做起。

  展望未来,陈绍鹏相信,中国农业会有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大公司大品牌的崛起将会是其中很大的一个亮点。像IT领域一样,将分散的、低产出的生产方式,转变成规模化的操作形态,将一户户的农民,转变成拥有现代意识的农业产业工人,将是未来的方向之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