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家都觉得生命重要,但在重要的选择中,为什么就会忘记?

 爱丽丝和杰克 2017-01-07

01

“妈妈,为什么那天我和同学讨论一个话题时,他们的答案都和我不一样呢?”

“什么话题呀?他们又是什么答案呢?”

“我们讨论生命和学习哪一个重要?我毫不犹豫的选择了生命,可他们一致认为学习更重要。”

“你是对的,没有任何事情会高于生命!没有必要非和别人有一样的答案和选择。”

“嗯,我一直这么觉得,妈妈,听了你的答案,我心里更踏实了。”

看着11岁的他若有所思的样子,我那一刻甚至有点窃喜,为他不是一个学霸而有那么点欣慰。

我甚至庆幸,正因为孩子成绩没那么优秀,才不会把学习这件事看得如此重要,才会让他有更多的精力去关注和思考更有意义的事吧!


02

记得他在小学一年级的时候,有次在课外英语机构上课,课堂上与老师、同学们一起交流发生意外时逃生的话题,当所有人都在讨论自己如何奋不顾身逃离时,儿子却坚定地说:“如果我的妈妈发生什么意外,我不会选择逃,我宁可死。”

老师和同学吓了一跳,在课堂上劝了他很多,晚上这个老师专门约我聊天,告诉了我今天上课的一幕。

我与孩子交流后,这样告诉他:“你的生命不只是你的生命,也承载了妈妈所有的希望,妈妈比你大这么多,总有一天,妈妈会比你先离开这个世界。但只要你活着,就是带着妈妈的希望活着啊。所以敬重生命,才是一种真正对你自己也是对妈妈负责的态度。”

生命有的时候不只属于自己,这也是生命本身所赋予的另一种意义!

后来一有机会,我们就会交流这个话题。他也终于懂得珍惜生命、遇到危险时不顾一切的努力保护生命,是他对妈妈负责的生活态度。


03

两年前,我有一个朋友的孩子,曾在一所知名学校的重点班就读,如果不出意外,他肯定会考上一所非常棒的大学,而他却在高二那年,选择了以跳楼的方式结束生命。

原因是他想和自己的女朋友一起出国读书,可是暂时没有得到家人的支持。

我一直为此唏嘘不已,既使拥有了如此优异的成绩,孩子也会轻易的放弃自己的生命?

让我意外的是,当我鼓起勇气与当时只有九岁的儿子交流这件事时,他的思考方式让我很是意外。

他很冷静地问我:“我想知道那个女孩,后来干什么去了?”

“啊,我没有问这些,不过那个女孩儿应该是没有选择轻生,现在应该按正常轨迹生活吧!”我叹了一口气。

“那这样的死究竟值得吗?有什么事情不能等高考结束再商量呢?现在不出国也不代表以后没机会呀!”儿子反而语重心长的告诫我。

小小年纪的他,终于理解任何事情的选择都不应该高于生命权本身。


04

2008年,四川经历了一场史无前例的特大地震。

那一天,我姐正在国家注册建筑师的考场里应考,为了这一天,她已经等待了整整九年。

过去的几年中,她也一直在考注册建筑师的路上前进,可惜每次都离最后的成功差了那么一点点。就因为这差的一点点,她花了多少个周末、清晨或者深夜苦读,认真复习备考,她自己也记不清了吧。

当这次她终于很有信心时,正在考场里奋笔疾书,世界突然地动山摇,地震导致考试所在的那栋楼摇动得让人心惊胆跳,几乎所有的人都在那一瞬间冲出教室,只有她还执念着现在正在考试这件事,傻乎乎地钻在桌子底下后才发现,教室里竟然只有她一个人了。

她吓哭了,但是求生本能让她冷静了下来,她用基本的建筑常识判断出教室中最安全的三角区域,顶着桌子躲在了那里。

其实她的潜意识里一定会认为考试更重要。

但经历了那次的事件之后,在求生面前她的孤军奋战,让她终于重新认识了生命的意义,真正开始迎接生命中那些最重要的事。

所幸的是,那次整个成都城区并没有上演建筑物倒塌的噩梦。

后来,她怀了宝宝,有了可爱的女儿。还在那年择期重新组织的考试中大获全胜,最终成为一名梦寐以求的国家注册一级建筑师。


05

在2016年的最后一天,我在朋友圈里看到一个让我非常意外的消息。

前段时间我们还微信聊过的一位朋友,也是我非常敬重的一位大姐。写了一篇文章“2016,我与癌症不期而遇”,我才知道这一年,她经历了什么。

她培养了一个留在纽约工作的优秀女儿,自己从事一个非常大的公益组织的管理工作,在我的印象里,她就是那种典型的精力旺盛、家境富裕不缺钱且人脉极广的优秀女性,虽然她已经50岁,但整个人的状态却非常的年轻。

她特别爱看书,经常睡前会把自己看到的好书内页拍到朋友圈,分享她的人生智慧。我没有想到如此积极乐观的她,竟然也没能躲过重疾这一劫。我匆匆看了那篇文章,强烈的情绪让我无法仔细阅读,关掉微信后,心中五味陈杂。

我告诉了儿子这个让我难过的消息。他重新点开我的微信,非常认真的阅读了那篇文章。

他对我说:“妈妈,阿姨这个癌症叫甲状腺癌,生活中很少听到,我觉得应该是做手术后会恢复的那种吧!”

“哦,是吗?我不知道呢。”我回答。

于是,儿子打开度娘,语音输入要查询的问题后,一字一句的念着:“手术后存活率高……注意早睡早起,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听着他稚嫩的声音,我突然有一点小欣慰。

就像晚上他习惯晚睡,他知道妈妈必须要在他睡后才会入睡一样。

他也是从那晚开始,悄悄提前了自己的睡眠时间,用行动希望自己和家人都能健康。

善待自己生命的人,会从方方面面传递一种对生命的敬重。学会好好的与自己相处,惜命真的是一种能力。

而这种能力,真的不是一蹴而就。或许是生命某个阶段某个事件的顿悟,或许是长期的惯性思维下的本能选择。

亲爱的孩子,愿你永远都能对自己的生命负责,学会与不同阶段、甚至是在某个时候最落魄的自己勇敢相拥。

这个世界,没有任何人能对你的生命选择权负责,除了你自己。


阅读完喜欢请点个赞,如果能选关注,必是真爱啊!

作者妮妮:

曾任记者多年,获业内最高大奖。

11岁帅哥的少女心辣妈,有深度的话痨达人,真诚幽默的非著名阅读推广人。

欢迎与妮妮交流阅读与生活。


本文图片选自优美图,感谢原图作者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