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易未央》节选(二)

 感通天下 2017-01-07

         (二)、《周易》对自然界的科学论述

   几千年以来,《周易》一直被认为深奥难懂。一是因为时间久远,字义有变化,习惯用法也有不同,考据也存在很多困难。尤其是《易经》,文字古怪,行文简短抽象,更不知所云。历代先哲在这方面费了很多心血,有不少进展;但也因为一些人穿凿附会、以讹传讹,以致鱼目混珠,真假难分,使后人无所适从。朱熹也提出一个难以学习的理由:“《易》所以难读者,盖《易》本是卜筮之书,今却要就卜筮中推出讲学之道,故成两节工夫”(引自《朱子语录》)。朱熹把卜筮和讲学看成是两节功夫,问题就出在这儿。

   如果把卜筮和自然关系搞清,那么这一问题就很快能解决。卜筮包括对自然现象和灾害的预测,要预测有效果应要对自然现象进行观察和分析,进而归纳,而讲学之道也是把天地人三才作为整体来对待。从这一角度看,卜筮和讲学之道不是两节功夫,学《周易》就不会感到那么难懂了。由于过去把两者脱离,缺乏从自然角度对它进行论述,自然会似懂非懂。这样,把《周易》中一些原来与自然现象有密切关系的论述,硬要从人生与社会角度进行讲解,把简单事情人为地搞得复杂化。现在,应是通过周易科学研究,来恢复它的本来面目的时候了。

   由于《易经》与《易传》形成时期不同,本章中把它们分别论述,更可看出,一直被视为迷信、唯心的《易经》中竟有许多关于自然现象的科学记载。

让我们先来论述《易经》。

   《易经》中许多内容是明显反映了古人对自然界规律的正确认识。下面按卦来分别叙述。每卦前的号码是在下图中的顺序号,以便查找。

   (1)气象学

   2《坤》初六爻辞:“履霜坚冰至”,即当看到地上有霜时,应想到寒冬即将来临,出现坚冰。这是从气候变化中归纳出来的带规律性认识。另一方面,强调了霜是坚冰的前兆,许多事物变化是有前兆的,要注意前兆现象。

   9《小畜》卦辞:“密云不雨,自我西郊。”(又见《小过》六五爻辞)。一般乌云起自西方,是暴风雨来临之前的一种常见气象。许多易注把“西郊”解释为文王被囚羑里(现属安阳市),由羑里看周在西方,似较为勉强。

   19《临》卦辞:元亨,利贞,至于八月,有凶。

爻辞:初九 咸临,贞吉。

      九二 咸临,吉,无不利。

      六三 甘临,无攸利,既忧之,无咎。

      六四 至临,无咎。

      六五 知临,大君之宜,吉。

      上六 敦临,吉,无咎。

   “临”一般作为“居高临下”、“君临天下”之意来解释。马王堆帛书则称:林卦。《归藏易》中称“林祸”。张立文(1980)称“临”古代与“霖”(又作淋)相同,意为下雨。这样对卦辞的解释为:下雨是好事,但如到八月还下雨(正值作物成熟、收获季节),则下雨多就变为不吉利了。

   在爻辞中,初九、九二都有“咸临”。《杂卦》把“咸”解释为“速也”。若下雨时间不太长,自然对农作物是好事。闻一多把其他三爻爻辞中的“至”、“知”、“敦”都解释为“暴雨”,但剧烈程度可能不一样。一般性暴雨不会造成大危害。六三爻辞的“甘”,闻一多解释为“厌”,即不间断地下雨,使人讨厌。

   总之,临卦记录了降水不同情况对农作物的厉害情况。

   一般易注把“临”释为“进而凌遍”(《周易本义》)。高亨(1979)从政治角度来解释《临》六爻爻辞。他把初九的“咸”解释为“和”,表示宽和政策;九二的“咸”——刑杀;六三的“甘”为严酷;六四的“至”的亲身管理,六五的“知”是明察处理,上六的“敦”是忠诚。六临的基本思想是主张实行宽和的政策。

   这与上述从气象角度进行论述进行比较,则从气象角度的论述较为合情合理一些。

   (2)、地学

   51《震》卦辞:亨。震来虩虩,笑言哑哑,震惊百里,不丧匕鬯。

   爻辞:初九:震来虩虩,后笑言哑哑,吉。

   六二:震来厉,亿丧贝,跻于九陵,勿逐,七日得。

   六三:震苏苏,震行,无眚。

   九四:震遂泥。

   六五:震往来,厉,亿无丧,有事。

   上六:震索索,视矍矍,征凶,震不于其躬,其邻,无咎。婚媾有言。

   震卦是八经卦之一,因此,在六十四中具有特殊重要性。至今为止,把震卦比拟为雷。商宏宽(1990)根据多年从事地震工作的亲身体会,提出“震卦是象征大地震事件更为贴切”,将他的论证介绍如下:

   在卦辞和初九中,“虩虩”是恐惧,“哑哑”是笑声,“匕鬯”是盛酒的酒匙。卦辞表明:地震来了使人恐惧,知恐惧而有所警惕,从而总结出经验,则有因祸得福的结果,故有笑声。《震·象》中“震来虩虩,恐致福也。笑言哑哑,后有则也”,说明这一意义。此外地震影响可达数百里,在近处使人恐惧(首句),在远处影响则小,使手中的酒匙都不曾掉落。这可看成记录了大地震时靠近震中和离震中较远两地的人的反映情况,进而引伸为恐致福的认识。

在爻辞中,六二的“亿”作唯,“贝”作财产,“逐”作追寻。六二距离震中(初九)最近,财产丧失严重,人们惊逃到很远山丘(九陵极言其远)。对于对震时逃走的人和被埋压的财物,不要急于寻找和挖掘(因为尚有余震,挖被埋财务会有危险,逃走的人因余震尚不会回来),约七日后可得。强震后,经七天后一般能量衰减较多,不会有强余震了。六三中“苏苏”有迟缓之意,也有形容人受惊动不安的意思。“眚”作灾。在距震中较远处,人们受灾害不大,仅仅感到惊慌不安。

   从初九到六三是内卦,随着从震中到外围的距离不同,近惧而远惊,有严重破坏而无随时,很好地描述了大地震时不同地区人们的反映和震害破坏情况。

九四中“遂”作坠。地震时,慌乱中掉入泥潭之中。许多大地震时(如1966年3月河北邢台大地震)地震波传播,使震中附近(特别是在冲积平原地区)沙土液化,粉细砂、淤泥涌出地表,形成星罗棋布的泥沼。因此,在慌乱中很可能掉于其中。六五中“亿”作唯。地震时,来回乱跑是很危险的。上六中“索索”作“速速”。“矍矍”作恐惧,“躬”指自身,“言”作谴责。这里说强震来临一味恐惧,贪生怕死是凶兆。地震中自己幸免于难,如不去救援邻居,也将受到舆论的谴责。外卦讲的是在地震发生及其以后应采取的态度和对策。

   总之,震卦讲述了地震灾害的特点及所应采取的措施。在极震区能逃则逃,能躲则躲。震时要镇定,不能来回乱跑徒增危险。震时不仅要自防,还应提倡互相救助。震时不要挖掘财物,过七日后会失而复得。

   商宏宽以上解释与现在地震的救灾实践是很一致的,因此可认为是比较符合震卦的原意的。孙震声(1988)把震卦卦辞也解释为地震。但多数则根据郑玄曰:“震为雷”,把他解释为雷造成的震动。如果这样,对六爻爻辞的解释就会处处显得牵强。人遇暴雨雷电,要躲在屋(或洞穴)中安全,“跻于九陵”反而危险;需要急忙抢收财物,不会产生“震往来,厉”的论断,也不会“七日得”。在古代雷比地震更为常见,用震来代表雷的必要性也不大。

   地震与其他七经卦所代表的自然要素比较,其特点是突发性强,破坏大,因此,把它作为八种自然要素之一,是很有必要的。

   有些人把《复》卦取象为地震,理由是上坤下震,雷在地下,岂不是地震?商宏宽(1992)认为从《复》卦的卦爻辞及其彖象文的解释中与地震了无相干,此说难成立。

   48《井》卦辞:改邑不改井,无丧无得,往来井井。汔至,亦未繘井,羸其瓶,凶。

爻辞:初六:井泥不食,旧井无禽。

      九二:井谷射鲋,瓮敝漏。

      九三:井渫不食,为我心测;可用汲,王明并受其福。

      六四:井瓮,无咎。

      九五:并冽,寒泉,食。

      上六:井收勿幕,有孚元吉。

   《井》卦记载了当时对水井(陷阱)的一些基本规律的认识。卦辞中“汔至”意水干涸:“繘”从矞,《说文》指出:“矞以锥有所穿也”即进行钻穿或挖掘。这样,井水使用人很多,水干涸,也不进行挖掘处理,把打水瓶子都打破,自然是很不吉利的了(徐中舒,1985)。对经常使用水井需要定期进行清理和疏通及维护,这是符合现代使用水井的常识的,因此是合理的。一般易注把“汔”作几乎或接近,把“繘”作绠,即绳子,则此段就讲不大通顺了。

   初六中“禽”古称也包括走兽在内。井中有泥,表示地下水已被堵塞,或井水不洁,自然不能食用。“旧井”表示用久了的陷阱,自然捕不到禽兽,意为徒具空名,而无实用。

   九三中“渫”意为除去水中污浊。当水中的污染已经排去,还不去食用,那么就使人心不安了,按理应该去使用。这段表明,水被污染后,经过处理仍是可以食用的科学道理。六四中“瓮”是修理井的内壁(见《井·象》)。九五中“洌”作清洁,井水清洁当然可以食用。寒泉可有两层意思。一作泉水,泉水很冷,表明与深层地下水相通,受地表污染少,当然可食用;一作井水如与寒泉水相似,表明井水与深层地下水相连通,自然就清洁可食用。这里用深层地下水温度低的事实来论证寒是相当切合实际情况,古人用“寒”字也是经过细心考虑的。

   上六中“收”作“成”,“幕”作“蔽覆”。陷阱用后,就不必再盖了。这样,就可预防有人不小心跌入。有人把初六的“旧井”的井和上六的“并”都意为水井;则解释起来较为勉强。

   这样,井卦是把使用水井(陷阱)的一些重要认识进行概括;井水污染时要通过钻掘,去除污染,才能食用。不用时也要进行善后处理,从现代角度来看,是合乎科学道理的。

   5《需》卦辞:有孚,光亨,贞吉,利涉大川。

   爻辞:初九:需于郊,利用恒,无咎。

         九二:需于沙,小有言,终吉。

         九三:需于泥,至寇至。

         六四:需于血,出百穴。

         九五:需于酒食,贞吉。

         上六:入于穴,有不速之客三人来,敬之,终吉。

   “需”作停留或等待,在跨越大河时,适时等待是吉祥的。在爻辞中,描述了在经过不同地形(城郊、沙地、泥沼、沟洫、高亨把六四中的“血”作“洫”,小沟、洞穴)中停留可能遇到吉凶情况进行了分析。地质学研究表面,大河两边的泥和沙分布地区是不同的,泥地靠近河边,而沙地则相距河流稍远一些。

   (3)生物学

   53《渐》卦辞:女妇,吉,利贞。

爻辞:初六:鸿渐于干,小子厉,有言,无咎。

      六二:鸿渐于磐,饮食衎衎,吉。

      九三:鸿渐于陆,夫征不复,妇孕不育,凶,利御寇。

      六四:鸿渐于木,或得其桷,无咎。

      九五:鸿渐于陵。妇三岁不孕,终莫之胜,吉

      上九: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吉。

   “渐”意为逐渐前进,鸿为大雁。六爻爻辞描述了大雁在长途迁移飞行过程中经过不同地貌位置,如干(水域的岸边,可能为海岸或大河边)、磐(岩石、象征山区)、陆地、树木、丘陵、远方等不情境,以此象征事物逐渐发展过程中的复杂变化。

   28《大过》九五爻辞:枯杨生华。

   古人已经注意到生物的返老还童的罕见现象。

   59《涣》初六爻辞:“用拯,马壮,吉”(又见《明夷》六二)

   张立文(1980)认为:拯马即騬。《说文》:“騬犗也”即去雄马之势,可使马强壮,这是与现代生物学一致的。人们在养马过程中,掌握了去势的技术,促进了畜牧事业的发展。

   26《大畜》六五爻辞:“豕之牙,吉。”

《说文》:“豶羠豕也罢。”“羠”,养去势之称。去势之猪,性情比较驯顺,也易养成肥猪,虽有利牙,也不会伤人害物,因此为吉。

   33《遯》初六爻辞:“遯尾;厉,勿用有攸往“。

   张立文(1980)提出:“遯尾”是指断小猪的尾巴,使猪容易长肥。

   25《无妄》九五爻辞:“无妄之疾,勿药有喜”。

   当人生了莫名其妙的病(不知其病因)时,最好不要随便吃药。这是符合现代医药基本知识的。要查清病因,再吃药。

   其他有关农业、畜牧业的零散记载尚多,如“畜牝牛,吉”(30《离》卦辞),养母牛可以耕种又能繁殖;“既雨既处。尚德载”(9《小畜》上九爻辞),“德”所得,“载”作耕,下雨以后,尚德施耕。

   (4)天文学

   55《丰》爻辞六二:“丰其蔀,日中见斗”;九三:“丰其沛,日中见沫”;九四“丰其蔀,日中见斗”。

   此三爻辞一般解释为太阳被遮挡(日食、云等),在中午能看到天上北斗星和小星(沫)。

   徐振韬等(1992)根据现代太阳物理研究成果,认为这是关于太阳黑手记录。他引用《句容县志》:“清顺治庚寅十月溯日食,正午时日中斗”,它清楚地表明:①“日食”和“日中见斗”是两种不同天象,不能混淆;②“日中见斗”中的“日中”不是表示时间上正午(否则,在同一句中没必要重复),而是表示空间上的位置,意思是位于太阳之中;③“斗”是表示物体的大小,而不是北斗星。因此,“日中见斗”和“日中见沫”是表明在当时能用肉眼观察到的太阳圆面上发生的现象,相当于太阳黑子现象。

   《汉书·王莽传》:“天风二年二月……日中见星”,“地皇二年壬申,日正黑。莽恶之。下书曰:乃者日中见昧,阴薄阳,黑气为变。”这表明,日中昧(同沫)所代表的现象是“日正黑”和“阴薄阳”。“黑气为变”意即在太阳上看到黑气,而这正是中国古代对太阳黑子现象的典型描述。

   徐振韬等认为:日食现象从甲骨文时代起即有专门术语表达,每逢日食必记为“日食”或“日有食”,如“周贞定王二十六年,日有食之,昼晦星见”,明白记载“日食”和“星见”两件事,决不会把“日食”记成“日中见斗”。从天文学原理来看,用蔽光的东西挡住中午盛极的阳光,而能看到天上星斗,也是完全不可能的。只有用现代大口径的天文望远镜,才能在白天看到天上较亮的星。

   44《姤》九五爻辞:“有陨自天”。

   “姤”是邂逅相逢的意思,指事前没有约定,突然之间相遇。这与陨石自天上掉下,出乎预料情况是相似的。

   在中国河北省藳城县的商代中期古墓中,发觉出一件铁刃铜钺。经测定,铁刃是由八面体铁陨石锻制成的。可见在商代时已利用陨石,自然对它注意观察了。

   (5)其他

   10《履》六三爻辞:“眇能视,跛能履,履虎尾;咥人,凶”。“能”作而。眼睛不能视却强要看,脚不好走路却硬要去走。终于会踩到老虎尾巴,以致被咬伤(陷入困境),自然是不吉的了。

   31《咸》卦辞:亨。利贞。取女,吉。

   爻辞初六:咸其姆。

    六二:咸其腓,凶,居吉。

    九三:咸其股,执其随,往吝。

    九四:贞吉,悔亡。幢幢往来,碰从尔思。

    九五:咸其晦,无悔。

    上六:咸其辅颊舌。

   “咸”意感应。章秋农(1990)认为咸卦正是描写了充满青春活力的少男少女间由挑逗性试探到两心真诚相爱的整个调情过程。从感触对方手足的拇指开始(初六),然后相应自下而上为小腿肚子(腓)、大腿(股)、拥抱、抚摩对方背部(晦),最后达到男女互相亲吻的局面(上六)。咸卦真实地描绘了合乎自然的感情。

   类似的情况中也可见于《艮》的爻辞中。从脚趾(初六)开始,往上为腿肚(腓)、腰(限)、身、腮(辅)。这样以身体各部分自下而上的各部位变化来比喻事物自开始到结束的发展过程,是一种类比的防哪个法。

   11《泰》九二爻辞:“包荒,用冯河”

   张立文(1980)解释“包”为“匏”,《说文》:“匏,匏也”;“荒”据《毛传》:“荒,虚也”,即空虚的意思。把匏瓜中间弄空了,系在腰间,可用来渡河。

   这样的解释显然比一般易注的“有笼括大川似的胸怀,可以涉越长河”的解释要合理得多了。

   论述完《易经》,我们再来论述一下《易传》

在《易传》中关于自然现象及其彼此之间相互关系的论述很多,更为系统化。《易传》成书时代上自春秋开始、下至战国,有人甚至认为可到汉朝,其作者显然不是少数几个人。当时,他们看到许多有关《易经》的著作,经过归纳和提炼,对《易经》进行注解和阐述。后人把《易传》称为《十翼》是恰入其分的。

   凡是在第一节已涉及到的内容,在《易传》中又提及,但无新含义或新意义者,在本节中就不再提及,以免重复。

   (1)关于《易经》与自然关系的论述

   《系辞下》:“古有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朱熹认为:“易之为书,卦爻彖象之义备,而天地万物之情见”。这表明《易经》的八卦与自然界事物有很密切的关联。

   潘雨廷(1990)把上述一段话与现代科学的一些学科进行了比较(如下图)。他认为:这段文字表明了人参天地的三才之道,《易经》具有系统学的思想。

   (2)阴阳

   阴阳本指物体对于日光的向背,向日为阳,背日为阴。在《易经》中用卦爻的变化表示阴阳,但在卦辞、爻辞中没有看到有阴阳字样。在《易传》中则已到处可见,提出“一阴一阳谓之道”(《系辞上》)的观点,把阴阳上升为“范围天地”、“曲成万物”(《系辞上》)的高度,用阴阳二爻的错综变化来“效天人之动”(《系辞下》)。

   《说卦》:“分阴分阳,迭用柔刚”,“立天之道曰阴曰阳”,《系辞下》:“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说明在各种事物中都存在着阴与阳两种不同性质的要素,天道最崇高,也是用阴阳来划分,另一方面又指出阴阳存在一个统一体中共同起作用,要互相配合,而不是互相对立的。

   《系辞上》:“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动静有常,刚柔断矣,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在天成像,在地成形,变化见矣。是故刚柔相摩,八卦相荡,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日月运行,一寒一暑,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乾知大始,坤作万物”。这一段话中,处处用阴阳概念来分析阐述事物变化。如乾坤、日月、男女、刚柔、吉凶、贵贱、卑高、动静、寒暑等都是客观具体自然事物,都是阴阳区分的具体表现。

   《系辞上》:“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两仪是指阴阳,太极指天地未分之前的元气。“太极生两仪”表明阴阳是事物具有一种带根本性质的要素。因此,在八卦中乾坤两卦居主要地位。

   《易传》从复杂的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中抽象出阴和阳这两个基本范畴(概念)。阳代表积极、进取、刚强、日、男等阳性和具有这些特性的事物,而阴代表消极、退让、柔弱、月、女等阴性和具有这些特性的事物。世界就是在这两种不同特性的要素的不断运动,相互影响下发展和变化着。概而论之,《易传》以阴阳变化,阐释宇宙万物的一切现象。

   从自然科学角度来看,力学上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电学上的正电、负电;数学上的奇数和偶数,正数和负数;以及冷和热、黑和白、诞生和死亡等都表征了阴和阳的区分。只要是一个用阳来代表,另一个相对的便是阴。但是阴阳规定也不是乱来的。而是从整体来看,要有彼此联系的。现在世界上的现代科学,实际上也是遵循着同样的思路来分析和解决问题。不过,西方科学没有明确地讲出或归纳出来而已。田新亚(1976)认为:司以说没有一门科学研究的对象是单方面的,而不研究它的反面,如没有单研究热,而不涉及到冷的。这就是说:现代科学思想也承认事物的两方面是同时存在的。因此阴阳概念是古代的,也是现代的。阴阳和它的消长规律是普遍存在的。

   由此看来,《庄子·天下篇》说:“易以道阴阳”,指阴阳学说是《周易》的核心,是有道理的。

   (3)研究自然的方法

   《易传》对用什么方法来研究天地人三才之道也有不少精辟论述。

   1.《系辞上》:“方以类聚,物以群分”,说明宇宙万物是可以分类、分群的。“其称名也小,其取类也大”(《系辞下》),具体看来一个事物是比较局限的,但它代表类别则有可能很大。由个别、局部来推论一个类别的性质,这是现在正在广泛应用的一种科学方法。“观其所聚,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萃·象》),观察事物的聚集分散情况,可以探讨其中的规律性。通过分类,来进而探讨其内在的道理。

   2.《乾·文言》:“同声相应,同气相求”。这表明,古人已经隐约地了解到共鸣、共振的自然现象。相同的声音(频率)可以互相响应,这是符合声学的共振原理。《咸·彖》:“观其所感,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通过事物相互感应(相关性)的作用,则可了解其内涵的道理。《周易》善于通过万物交感,来观察动静变化。凡有交感的卦,一般认为是吉利,符合事物发展原则。《泰·彖》:“天地交而万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这说明,天地双方通过交感(相互作用)能使事物发展比较顺利,使变化合乎一定规律。

   3.《系辞下》:“彰往而察来,而微显阐幽”,往是过去,来是未来,研究清楚过去的事情,就可明察未来,可以了解到一些很细微和复杂变化。这是根据过去来判据、预测未来,这是在地球科学中常常使用的一种科学方法。

   4.《系辞上》:“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天之能事毕矣”。从具体事物中要总结出具有带普遍意义的道理,就可以解决许多实际问题。这里含有取象比类、尚象制器的思想。

   5.《系辞下》:“其初难知,其上易知”。在开始一个工作时总是比较困难(相当于卦的初爻),由于情况了解少,不易掌握适度。但经过一段实践,到事物后期(相当上爻)则相对地比较容易。这是鼓励在工作开始时,要有信心,要努力克服困难,集中精力去干。

   6.《恒·彖》:“观其所恒,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这里提出另一种方法,是观察其经常存在的部分,也可以了解到万物内在的道理。

   7.《系辞上》:“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观其会通,以行其典礼”。用现代语言来解释,就是要描述其形态,确定其基本性质,观测其变化情况,然后可确定其所遵循的法则。

   (4)古代发明

   《系辞上》:“以制器者尚其象”,制器尚象与古代发明有关。

   在《系辞下》第二章中论述了许多古代科技发明与卦的关系:

“作结绳而为网罟,以佃以渔,盖取诸离”,将绳编结成捕兽、捕鱼的网罟与离卦有关:“斲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盖取诸益。”,削木做成犁头,弯木棒当做犁柄,与益卦有关;“刳木为舟,剡木为楫,舟楫之利,以济不通,致远以利天下,盖取诸涣”,用树木制成船与桨,与涣卦有关;“服牛乘马,引重致远,以利天下,盖取诸随”。牛马作为交通运输工具与随卦有关;“断木为杵,掘地为臼,臼杵之利,万民以济,盖取诸小过”,制成春米的杵和臼和小过卦有关;“弦木为弧,剡木为矢,弧矢之利,以威天下,盖取诸睽”,制成弓箭与睽卦有关;

   通常把“取诸”解释为“取法”或“取之于”,即先有卦象,再根据卦象来进行发明,许多人认为这相当牵强附会,难以赞同由卦创造出物。

   在《系辞下》第二章第一段是:“古有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如果取其前段涵义,是仰观俯察、近取远取在前,作八卦在后,则也可理解为,通过结网、弓箭、舟楫、杵臼的发明,才归纳出离、益、涣、随、小过、睽等卦来。由上述发明来看,时代都已相当古远,通过发明,才逐渐丰富了六十四卦的内容。

   从整体来看,以卦促进一些新发明和以生产中发明来与卦联系,这两方面情况都可能存在。

   从《系辞下》第二章内容看,都是描述记载了一些重要科学技术进步,与“迷信”是毫无联系的,这应是没有争议的了。

   制器尚象思想是法自然基本观念在实际中的应用。“备物致用,立功成器,以为天下利”(《系辞上》)就是其目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