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寒节气养生,看看老祖宗是怎么做的!

 长沙7喜 2017-01-08


俗话说:“小寒大寒,冷成冰团。”就是提示我们我国大部分地区小寒和大寒期间都是最冷的时期,在小寒时节,各地有,如“补膏方”、“喝腊八粥”和“吃菜饭”等民俗。这些民俗都与养生保健有关。



 

小寒、大寒中的养生,要着眼于“藏”。不宜过度活动锻炼,尽量保持精神安静,把神藏于内而不要暴露于外。有利于健康的度过寒冷的冬天。

 

适当进补,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特点选些补品,食补最好,药补对症也可以。小寒最需预防的是心脑血管疾病、肺气肿和慢性支气管炎;早晨和傍晚尽量少出门。


合适的衣物保暖



小寒、大寒前后过于寒冷、干燥,人体免疫力会下降,面对严寒,适当添加衣物,但切莫忽视了头部、脚部和后背的保暖。


1、帽子



头部很容易散热,若头部受寒,极易引起感冒。冬季备一顶合适的帽子很有必要。外出时一定穿暖和的外套,戴上帽子、围巾等护住头颈部。


2、泡脚


脚为生命之根,寒冬特别应保暖脚部。合适的袜子和鞋很有必要,另外在睡前用热水泡个脚,驱寒、活血、解乏防病。糖尿病人泡脚水一定要控制好温度。

3、护后背


风寒邪气极易从后背入侵,后背穴位多,耗损阳气而致病,或者旧病复发乃至加重。对于气管炎、哮喘、过敏性鼻炎、风湿病、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病、心脑血管病及高血压的患者来说,更应注意背部的保暖。

 


早睡晚起



小寒起居应早睡晚起,《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早卧晚起,必待日光。”早睡可以养人体的阳气,晚起可以养人体的阴气使身体内的阴阳维持平衡,也尽量减少夜晚外出活动。

 


适量运动



俗语说:“冬天动一动,少闹一场病;冬天懒一懒,多喝药一碗”。在太阳出来后,适当的运动,能强身健体、增强御寒能力。提高免疫力。可选择慢跑、跳绳、踢毽子等,运动也不要出大汗,出汗伤元气。雪后路滑,防摔倒。

 


羊肉温补



羊肉是小寒节气温补的首选食物,当归生姜羊肉汤就是一款补肾的经典药方,本方出自《金匮要略》,由当归30g,生姜30g,羊肉500g组成。做法是:将当归、生姜切大片备用,羊肉洗净切块,焯去血水,砂锅炖1.5小时至羊肉熟烂为止。

小寒也可常吃牛肉、芝麻、核桃、杏仁、瓜子、花生、榛子、松子和葡萄干等来温补。

 


参考文献:

1、王志华,李彦知,杨建宇.杨建宇二十四节气养生歌赏析(一)——小寒养生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2年(01)

2、江文庆.春捂夏补秋凉冬藏解析河南中医,2013(08)



老祖宗的冬季养生法,赶紧分享给身边的人!


一分钟见效!速看收藏!

送你一张救命表,五百万都买不到,北京、上海、广州已经传疯了!速看!

新年第一天,送你一套养生功!全家照做,健健康康一整年!

亲爱的朋友,如果你觉得有帮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