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再谈跟庄

 江苏常熟老李 2017-01-08
新年了,首先祝各位朋友新年快乐!万事如意!龙年大发!
     之所以题目为再谈,是因为前面我已写过一篇《也谈跟庄》。跟庄这是一个工作复杂,而且工作量较大的工作,是操作学中的上乘方法,不容易掌握,所以有很多神棍们干脆就质疑方法的可行性。
     关键在于这方较难学,而且几乎没地方可学,公开披露的方法都是理论讲得通,实际行不通的。我也关注过一些关于跟庄类的书籍,类似什么几招就搞定庄家、几条线就吃定庄家、什么克星……道理都是一套一套的,真的能不能运用于实际,我想只有写书的人明白了。
     公开披露的方法中都免不了有庄家吸筹-洗盘-拉升-出货四步曲,当然有些人会进一步将其中某一步骤细化,变成多步曲,一般的读者读来就会觉得这更详细了,但是是不是这样就离庄家核心更进一步了呢?这个问题我暂且不回答。
     在实盘中庄家机构的运作并非如此,按一套一套的做的,不久前一个台北的朋友告诉我,他们跟踪一个机构之间交易的情况,只不过是将一些账户的控制权转交给另一机构而以,在盘面上几乎看不到变化,并不是象一些人认为的,这个机构会把它的筹码卖给另一机构,美其名曰:换庄;这之间就有一些什么抬高、压低或者是一些作者任意发挥想象的交易内幕就都出来了,然后盘面上就是会有放量或者什么的。
     所以在跟庄分析的过程中,我们不能按部就班一套一套的去研究,不能一看到放量了就说这是机构在收集了,再一看到缩量就说这是机构在洗盘了,然后就想当然的认为,放量收集接着又缩量洗盘,接下来就会拉升,这样做理所当然会跟错了。
     我们在分析庄家的过程中,对庄家机构的作线手法或曰模式一定要熟知,分析要占主动,例如我们看到一支股票,就目前的走势,正常而言,我们先假设不受基本面的影响,它该如何走,必须有这么一个轮廓在,那么它后势的运作,是强是弱我们就有一个评估。而后再加上基本面、时空背景的影响等因素,作出一个综合的评估,机构的作线意图、企图心基本上就不会偏离太远了。
     一定要注意,跟庄不是揣测,而是推理评测,一步步求证。
     当然要做到上面的情况的确是很难的,我们除了加强对技术的学习外,更重要的是要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这里就要再次提到我前面多次提到过的境界问题了。
     很多人技术学得比较好,从各方面分析该股的后市结论很明确,然而却事与愿违,该股不跌反涨,并且一飞冲天,对此只能望“阳”兴叹:真TMD的妖股,老子又踏空了……然后就怀疑是不是技术面不过关,再或者就说这又是机构换手法了等等。其实这简单的说就是境界问题了,后市的行情超出了你的境界范围,你当然会觉得这是突如其来的了。
     经常听到有些朋友说,一本技术类的书翻烂了,还是掌握不好,说真的我还真想不到,竟然真的有人会把书翻烂,实不相瞒,技术类的书,当然可能会有人不认同我的读法,我最多读三次,第一次快读,了解一个大概情况,挑出重点,第二次再针对重点再读一次,然后关上书,回忆一下我读了些什么,不清楚的地方再读一次,有些书甚至一次就行了,说到翻烂书本根本不可能。之所以把书翻烂,我个人认为这其实也是跟境界有关的,因炒股并不是炒的几根K线,几堆成交量,几个破指标,是炒的人生。仅凭几本技术分析书籍根本是不可能掌握。
     在交流中我发现有些朋友看到一个图片,往往有时会想得太过了,连作者没有想到的都去想了,最后就走上了弯路,等到清醒回头时,又过了很长时间了,所以读来读去还是搞不明白。
     当然这些问题是人的天性,正常人都是这样的,任何一件事情都是多元化的,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看法,例如,在我们面前的桌上有一杯一次性杯装满的水,这看似一个简单的物体,然而不同的人看法就会截然不同了,我简单的例举一些:
      1.如果从不同的角度、视角来看,它不见就是是一杯水了,这方面比较多,不细述;
      2.口渴的人会想到要喝,不渴的人会觉得放在这里碍眼;
      3.老年人会觉得这是人家客气,年轻人会觉得这是繁文缛节,小孩子会觉得那个好玩;
      4.生产水的人会想这水我们能不能生产出来;
      6.生产杯子的人会想这杯子生产成本我们生产要多少;
      7.生产杯子原材料的人会想,这原材跟我们做的有什么区别;
      8.收垃圾的人会想,这杯子回收能卖多少钱;
      9.家里有小孩子的人会想到这样放着会不会烫到孩子;
      10.在读文件的人会想到这样放着会不会打翻了弄湿文件;
      11.不喜欢喝太烫的人会想到这会不会太烫了;
      12.喜欢喝凉一点的人会想到,现在喝是不是合适;
      13.烧开水的人会想到这水我是什么时候烧的,瓶里还有多少,还要不要再烧;
      14.在零食的人会想到,我呆会渴了再喝;
      15.喜欢喝饮料的人会想到,要不要加点奶粉或果粉一类的东西进去;
      ……
     由于时间的关系,不再列举,总之就这么一个简单的东西,是可以列举出N种看法出来的,但是无论从那种方面入手,其实返朴归真,它就是一杯实实在在的水而以。
     回到前面的话题,我们在实盘看盘分析中,也是一样的,一定要从本来的角度出发,虽然有时候会觉得这么做会不会太简单了,但是越简单的东西其实就离真相越近。就象有些学佛、学道的人一样,一心要去求那个所谓的空,所谓的虚无,本来就是没有的东西,还要去强求,这不是在没事找事了,所以禅宗六祖慧能有首名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水平有限,难免有错论谬论,望高人不吝赐教!
     祝君成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