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清官,他廉洁公正、立朝刚毅,不附权贵,铁面无私,且英明决断,敢于替百姓申不平,故有“包青天”及“包公”之名,京师有“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之语。 后世将他奉为神明崇拜,认为他是文曲星 、奎星转世,由于民间传其黑面,亦被称为“包青天”。 嘉祐七年(1062年)五月,包拯在枢密院视事时,突然得病, 同月二十四日病逝,终年六十四岁。 仁宗亲临吊唁,并为其辍朝一日,追赠礼部尚书,谥号孝肃。 北宋嘉祐八年,包拯灵柩由他的女婿护送老家合肥,葬在合肥大兴集。 1129年金兵占领庐州,所到之处对辽、宋贵族墓大肆发掘,摧毁他们的统治权威,掠夺墓中财宝。 当他们来到包拯墓地时,从上往下打开了包公的坟墓,把里面的随葬品盗窃一空,后来,又有一些民间盗墓贼钻进被破坏了的包拯墓室内,将里面能拿走的都拿走了。 在包公诞辰200周年时,南宋官员和包家后人重修了包公墓,将原棺和墓志迁葬于墓西三十多米处,并写了一篇《重修孝肃包公墓记》,记载了包公墓遭受的最严重的一次兵火之祸。 后来,当地官员误将包夫人墓当作包拯墓,修葺一新,并盖有享堂。 那么,现在的包墓的真墓到底在哪里呢? 当时皇上念包拯的功勋,照顾他的子女在朝为官,后来又赐了一位“恩生”,负责管理管理包公祠、包公墓和有关文物、文史资料,接待来访客人。 包公祠那时叫孝肃祠,包家的人叫香花墩为包墩。 上世纪50年代,由于当时的形势所逼,包公墓不得不重新迁移。 当时省有关领导指派省博物馆、市文化局、市公安局等部门成立“包公墓清理发掘领导小组”,对包公墓进行科学发掘。 发掘小组从包公墓周围的小墓开始发掘,没想到挖第一个墓就挖出了一个棺材,两具白骨和两块墓志,墓志已经遭到破坏,但还能看清是包公和夫人董氏的。 这既让他们惊喜,又让他们感到迷惑,难道这个小墓就是包公墓吗? 棺材里的遗骨是包公的还是董氏的?墓志怎么遭受的破坏?如果这是包公墓,那么还要不要再继续发掘? 正当大家心灰意冷时,世代看守包公墓的末代看墓人夏广宏说:“真正的包公墓在油菜田的田拐处,你们没有挖到。” 他的话让发掘小组的人精神又振奋起来,大家一鼓作气在油菜田拐角处挖了下去,果然发现一处规格较高的墓葬。 墓室是用条石砌成的一个拱形顶地宫,地宫宽5米,进深4.8米,面积25平方米。地宫内有放置棺材的砖台,长2.15米,宽1.3米,高0.33米,保存完好,但棺材已经不见了。 后来,发掘小组对出土的资料考证,发现这处墓葬就是包公的原葬墓。 在距包公和董氏合葬墓不远,发掘前封土高约4米,呈半球形,底部直径约10米,整个外形略大于包拯夫妇的迁葬墓, 当时考古人员以为那个封土堆才是包公的真墓,但是当考古人员用洛阳铲打入地底下,发现全都是死土,下面根本就没有墓。 所以考古人员断定那是一个疑冢,是为了迷惑盗墓贼而专门修建的。 那么,以包公的清廉形象和在老百姓心中的位置,真有人会对他的墓地下手吗? 对于这个问题,有很多人认为,包拯虽然为老百姓做了许多好事,但同时也得罪了许多的权贵,他死后,遭人报复也不是不可能的。 考古人员对包公墓地进行全面发掘,共发掘墓葬12座,出土包公和夫人董氏、大媳妇崔氏、小儿子包绶、小儿媳文氏、大孙子包永年等墓志六方,共一万多字,特别是包公墓志洋洋洒洒3000多字。 当年,包公的遗骨发掘出来之后,被运至包拯老家肥东文集安葬。 但那时正值20世纪60年代,国内一片混沌,包公遗骨被拒绝公葬,只好又运回合肥。 包公第三十四世孙包遵元在自家的屋山墙头搭起简陋的披厦,将装有包拯及其子孙遗骨的箱子全部搬了进去。 1975年冬,他们又将装有遗骨的箱子运至肥东文集,并于半夜三更偷葬于新建的墓园中,当挖开坟堆时,才发现由11个红陶罐装置的遗骨因为没有密封措施,经过十多年的风风雨雨,遗骨大部分已经腐烂。 目前,留存下来的包拯遗骨,15块被保存在省博物馆,剩下的20块,1987年重建包公墓葬时,都放在了包公墓园内的棺木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