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晒 梦 (心语)

 rongma 2017-01-09

 

 我有一个梦,这个梦在我心中窝藏了许多年。

  还是一个小青年的时候,我就想写一本书,书名叫做《浪淘沙》,描写作为一名无产阶级革命者,像一只高傲飞翔的海燕,在波涛中奋勇拼搏,为实现革命的理想而奋斗的雄心壮志;而立之年我想写一本回顾历史的书《岁月激情》,描述青年时代的幼稚的思维;稍大一些的时候,我想写一本《下岗》记载工厂变迁工人下岗的大事件;到了知天命的年纪,我想写《谈古论今》。后来,我的写作梦就像竹篮打水一场空,我想,如果年轻时拿起笔记录下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记录下瞬间的思想火花,或许就会在而立之年写字成文,就会在稍大一些的时候有所成绩,就会在知天命的年纪里实现梦想。


这几年在文学社里,我经常读师长们的文章,对写作的认识有了新的提高。要写出好文章,不仅要脚踏实地的观察社会体验生活,有丰富的生活阅历,还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最主要的还要有写作的“天赋”,才能把一条街道、一座小山、一个碗、一张小书桌、一场夜路行、一个池塘、一个回眸、一颗柳树、一次上学的路、一个敲钟的孩子写的有声有色,耐人寻味。

  写作题材很多。2012年第一次走进文学班,聆听金老师的课,老师说过这样一句话:“其实每个人都有写作的冲动,但是想写和动笔写不是一回事,只要动笔写,题材很多,你个人的经历就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唯独这“天赋”二字就像一座大山横担在我的眼前。


于是,我反复思索我是否有写作这方面的“天赋”?汉语词语里这样解释:“天赋就是天分,是成长之前就已经具备的成长特性。换句话说,天赋是在骨子里形成的”。看来,我不具备这种“天赋”,但是,为什么我会有写作梦呢?有一件事一直萦绕在我的心头,我想,这也许能解释我的疑问。

  在我五六岁的时候,父亲经常带我去上班。工厂在郊外娄山后的海边,路很远,有辆专车接送我父亲上下班,车子是辆旧式美国吉普车,就像在电影中看到的那一种,帆布的车厢上有一扇卷帘小窗,车子晃荡晃荡我就迷迷糊糊的睡着了,每次经过沧口飞机场的时候,父亲都会摇醒我,让我看看车外的景色,我记得那个景色,一轮红日从飞机场升起,几架飞机和一排排树木格外醒目。


这段时光、这种印象就像一粒种子在我心中生根发芽。或许,这就是我梦的起点。当梦遇到天赋这座山的时候,我相信父亲是一个有浪漫情怀的人,父亲喜欢文学,只不过是在父亲有限的生命里没有机会去实现。哲学家佛洛伊德认为:“潜意识的心理不为人们所察觉,却支配着人的一生。”我的潜意识告诉我,我喜爱文学,这将给我无形的动力,在文学这块丰厚的土壤中去实现我的梦吧。


(作者:笔名海牛系仙游路竹韵文学社社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