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7年A股市场几大猜想

 东皮小屋 2017-01-09

2017年A股市场几大猜想

2017年A股市场几大猜想

                    2017A股市场几大猜想

                                    黄智华

    2017年第一个交易周,大盘开门红。沪指目前受30周均线支撑,而受压于30日均线,其所在的3180-3200点为大盘阶段强弱分水岭。     

   近期“国企改革”和“混改”题材股仍相对活跃,石油、铁路、军工等相关不少股票逐步脱离近一年筑底区拉涨,特别是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走强创出近一年来新高,稳住大盘,刺激“国企改革”题材股票维持相对强势。

   目前经济回暖势头进一步增强,股市的基本面正逐步好转,有利于支撑周期蓝筹股回稳。

 

      猜想之一:大盘指数挑战关键“突破口”

    回顾一年A股市场,总体表现为多空拉锯而势均力敌。沪指形成略倾向上的通道格局,该通道上边为2016年4月13日3097点与同年11月29日3301点两高点连线,通道下边为2016年2月29日2638点、同年6月24日2807点、同年12月26日3068点等低点连线。

    2016年12月26日沪指跌至通道下边形成支撑反弹,之后蓄势回稳。该下边线为2016年1月下旬以来的上升趋势线,目前位于3080点上下与半年线构成关键支撑区,只要不有效跌破, 大盘或维持波段振荡盘稳的格局。

    2017年大盘的强弱将视上述通道的突破情况而定,如果有效向下跌破通道下边支撑带,或逐步回补2016年10月10日3009-3014点上涨缺口(大概在年线附近),甚至回补2016年6月29日2913-2915点上涨缺口,使中期走弱。

    通道上边(目前位于3350点上下)为2017年大盘指数关键“突破口”,如果最终上破,2017年或有挑战2015年12月下旬高位3600点甚至更高的可能,如进一步挑战沪市2014年12月底至2015年1月中旬,以及2015年10月中旬至同年12月底这两个整理区构成的历史套牢通道,其下轨线目前位于3800点,上轨线目前位于4100点,并不断上移,到2017年底下轨线上移到4200点上下, 上轨线上移到4400点上下。

 

    深证成指2016年12月12日大幅跌破2016年1月下旬以来形成的收敛通道下边线,即2016年2月29日9000点、2016年9月27日10352点、2016年11月9日10575点等低点连线(当时在10800点上下,目前上移至11000点上下),以及半年线和60日均线。其作为2016年1月下旬以来的上升趋势线,跌破后使中期上升动量收敛,这使收敛通道上下边线区域中期压力或较大,要突破才能转强。

深证成指2016年12月12日形成有效破位后,形成明显的弱势,需要较长时间蓄势和修复,这反映出其代表的大多数品种以及中小盘题材股的状况。

 

      猜想之二:2月和11月是周期转折段

    2016年初时,笔者指出,2016年8月为该年重要周期转折段,可关注是形成重要高点还是重要低点。

    结果2016年8月既形成低点又形成高点,深市走势更为明显。

    大盘2016年2月以来形成振荡波动走势,从历史走势看,大盘经过较长时间蓄势或调整后,1月时段往往是筑底回稳转折的阶段,而按笔者所著《周期波动节律》和《八卦时空律》所列,2017年2月为当年重要周期转折段之一,可关注会否形成进一步的转折启动点而启动年报行情,特别是经过调整后,进入年报陆续公报阶段,高股息率的股票往往受到市场的关注。2017年另一个周期转折段是11月。

        猜想之三:“国企改革”成投资主题“突破口”

    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国企改革的重要突破口,按照完善治理、强化激励、突出主业、提高效率的要求,在电力、石油、天然气、铁路、民航、电信、军工等领域迈出实质性步伐。

    国企改革题材股、“混改”题材股、债转股题材等有着良好的预期,和“一路一带”、PPP等概念股票,以及农业、白酒和医药等消费类股票,这些题材概念股票不少是传统蓝筹,而股价总体仍处于长期下跌的筑底区域,或会成为2017年反复的投资主题,是投资的“突破口”。

    在大多数股票估值偏高和资金面制约下,缺乏基本面支撑的题材股往往大起大落,并可能成为“妖股”,未来这类股难成为持续主题性投资品种。而国企改革、“混改”等受政策支持,相关股票不少是传统蓝筹,其长期下跌后见底回升可视“价值回归”,与“妖股”的投机性炒作不同。

    市场认为,单靠存量的市场,显然难以激活更多投资机会。对于到来的2017年,有私募机构认为,A股“活水”可能来自于几大方面:险资的继续投入;公募养老金的进场;地产投资开始转向股市投资;委外资金加大对权益资产的配置;MSCI新兴市场指数纳入A股带来新增资金。

    2017年养老基金可望正式启动投资运营,市场认为,养老基金是“理性压舱石”,入市规模比较乐观的预测将达万亿元,有助于通过优化投资者结构而改善A股投资环境,推动形成价值投资观念,增强市场的稳定性,促进我国资本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

       猜想之四:经济回暖支撑周期蓝筹股

    国家统计局2016年12月27日发布的工业企业财务数据显示,1-11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9.4%,增速比1-10月份加快0.8个百分点。其中,11月份利润同比增长14.5%,增速比10月份加快4.7个百分点。专家解读认为,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逐步深化,工业结构将不断优化,新增长动能不断积蓄,工业企业效益有望保持稳定增长。

 2017年1月1日披露,2016年12月份,制造业PMI为51.4%,比上月小幅回落0.3个百分点,但仍为年内次高点,高于全年水平1.1个百分点,且连续5个月位于临界点之上。12月份,中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4.5%,比上月小幅回落0.2个百分点,为年内次高点,且高于全年水平0.8个百分点,继续保持较快扩张态势。

    另外,2016年12月9日发布的2016年11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和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数据显示,中国11月CPI同比上涨2.3%,创2016年4月来最高,中国2016年11月PPI同比上涨3.3%,创2011年10月来最大。有专家认为,中国已进入新的通胀周期,央行下一步政策行动应该会是加息,而非降息。

    笔者认为,目前经济面回稳好转,特别是2016年11月PPI同比涨幅在较长时间以来首次超过CPI同比涨幅,形成“黄金交叉”有着积极的意义和信号,说明目前经济回暖势头进一步增强,股市的基本面正逐步好转,有利于支撑周期蓝筹股。但加息时机是否成熟,要考虑经济需求是否得到持续提升,目前看“降准”比息口调整或更有意义。

   未来如果加息条件成熟了,对股市反而是机会。从历史走势看,牛市是伴随着加息而展开,如2006年和2007年,因为加息意味着经济活动对资金的需求增强,经济环境好转,景气度提高。

(本文不作为任何操作建议,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黄智华更多的文章见本博客首页和关注本博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