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知音》首席编辑朱飞:写特稿的秘籍

 山河云烟 2017-01-10
  核心提示:《知音》首席编辑朱飞:写特稿的秘籍朱飞简介朱飞,80后,《知音》杂志记者编辑,笔名朱小黑,武汉华中师范大学的硕士,历史专业毕业。现为武汉知音传媒集团主任编辑。1、记者:您在哪里出生,父母是做什么工作?...

《知音》首席编辑朱飞:写特稿的秘籍

朱飞简介

朱飞,80后,《知音》杂志记者编辑,笔名朱小黑,武汉华中师范大学的硕士,历史专业毕业。现为武汉知音传媒集团主任编辑。

1、记者:您在哪里出生,父母是做什么工作?小时候在一个怎样的环境里长大?读书求学的经历是怎样的?

答:我是内蒙古人,父母都是工薪阶层,父亲是老师,母亲是医生。家里不富裕,但也不算穷。我是独生女,从小上的是私立学校,自己打饭、洗衣、整理内务,生活的一切都要自理,很小就是照顾自己。所以养成我很早就独立的性格。

读大学离家千里,本科上的是兰州西北师范大学,念的中文专业,后来为了追随学历史的男友,报考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历史系的硕士,念了两年毕业,那时我们有提前毕业的指标,全系两名,我向学校申请2年完成硕士,最后我和另一个同学的申请通过了,我硕士提前一年毕业。

 

2、记者:您读书时是哪种学生?学校的教育对您后来走上知音纪实的道路有什么影响吗?

答:我基本属于学渣,属于考试型的,经常不上课,玩游戏。哈哈,不知道这样说出来会不会掉粉?当然我也有牛叉的时候,考进华师,我的总分、笔试、面试都是年级第一,但我不喜欢我的专业,所以我感觉学生时代基本荒废,我都担心自己找不到工作,但我的老师认为我还可以。

因为我本科是中文,硕士是历史,我学的是师范,但是武汉的老师很难留下,进的话很少,而且一般是进普高,重点高中很难进去,而且由于我爸是老师,某一天你在做什么,明年的某天你还在做什么,这种一眼望得到头的工作我也觉得没意思。跨专业找工作,很不讨好,你本科是中文但没有继续学,你硕士是历史,但本科又不是这个专业……总之,说多了都是泪。

相对于知音这份工作而言,比当老师要有挑战性,每一个稿子都是新的人物,新的事,每一个都是不一样。学校教育对于我后来我后来走上知音的工作和纪实写稿其实没有多的影响。

 

 

3、记者:您从什么时候对文学产生兴趣的?还记得第一次发表文章是在什么时候吗?

答:文学我不怎么感兴趣,倒是喜欢看小说,内容很乡土的小说,比较关注西北作家群,特别崇拜的作家是贾平凹,写得很朴实的那种,不像郭敬明那种很华丽的辞藻,第一次发表?我在进知音之前没怎么写过东西。

 

4、记者:您大学毕业的第一份工作是什么?您是什么时候进入武汉知音传媒集团的?请谈谈传说中的知音传媒。

答:知音编辑是我大学毕业的第一份工作,说起来算是朋友介绍的,当时知音不招人,一个朋友说,这是新毕业的大学生,想锻炼一下,机缘巧合下,我进来,没有像其他人那样通过初试,笔试,面试,层层选拔,进来之后一直在知音国内版上半月。

5、许多人是看着知音长大的,甚至有人说自己的故事比知音还曲折,如果有人想对知音讲出自己的故事知音可以发吗?

答:看有没有可读性,甄别,题材普通,如果没有价值发不了。有人的故事看上去很曲折,但也就是讲ta自己的一点事,很平淡。

6、很多写手愿意给知音撰稿,但对“知音体”心怀畏惧,请说说给知音撰稿的经验,在你看来,知音怎样投稿才能命中率更高?知音的审稿流程是怎样的?

答:找题材,文笔差点没关系,买近三期的杂志,看杂志,找题材的感觉,找同一类型。

我们是副总定稿,一般要给编辑报选题,过了选题,才可以写稿,选题表通过了,不代表稿子能发,成稿会掉1\2,1\3,交了一遍的稿子就不能再交了,没发的稿子,老总也会说原因,基本上很公平。

7、记者:您是知音首席编辑,您的大特稿经常上知音,您是如何做到的?

答:前面说过,我进知音之前基本没有发过文章。当时压力很大,一没有线人,二没有作者,三也不熟悉知音的文体,四也不知道怎么找题材。我记得我刚来的时候,正好赶上一期截稿,赶上出差,我说我是出差还是留下,主编说,你要有题材你就出差,没题材就留下。

当时很巧,2014年《咱们结婚吧》里头的大左(男主角),是光线传媒的主持人,是我采访的第一个名人。

我当时到北京去采访他,是我做的第一篇名人稿,他当时录制一个节目结束,我们聊了一个多小时,他比较配合,消除了不少我的紧张感,那时没有什么经验,录音用的小手机,放在桌子上,显得很寒碜。大左语速很快,内容不少,当时很兴奋,走在北京街头,感觉自己终于有点底,对稿子有信心了。后来我采访了不少名星稿。

8、如何联系到受访者?怎样的受访人很难打动?

答:私人关系,人脉积累。有意识的结交一些朋友,官方渠道接触,和经纪人交朋友,我曾经耗很多精力,追大半年的题材也有,比如“邓玉娇”事件,湖北名人,恩施也去过,恩施电视台找了个工作人员,联系当地的线人,从她妈妈家,爷爷奶奶家,影响很大,主人公回避的情况下,从亲人入手,很多记者去找过她,但没有做出来。

比如小岳岳,他是郭德纲的徒弟,他以前结婚是坐拖拉机过来接亲,落魄的时候,细节很真实。我基本上去了的,都发稿了。

不图钱,不图出名,没有诉求,这样的稿子很难做,只有语言打动。做案子要慎重,不要妄下评判。前期沟通很重要。

 

8、记者:知音的题材很重要,一般来说,好的题材是成功的一半,那么什么样的题材是入得总编法眼的好题材呢?

答:选题很重要,选题是王道,架构决定发不发,开始不好写的稿子,后来不好发,先天的残疾,后来再做就很难。我们杂志注重新闻性,注重写实,把故事写清楚就行了。好的题材要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潮流,有现实依据。

比如:现在我们增加了“落难英雄”这个栏目,讲一个厅官出狱后怎么适应新生活,怎么适应社会家庭带来的变化等等。

比如:“初恋时分”,校园爱情,玩情调,有合适的稿子会上,不是每期都有。

9、记者:在您看来,写作特稿适合什么职业人群?如果单凭热爱特稿写作,最普通的写手,比如单位的上班族如何去发掘题材?

答:公检法,或者公检法有熟人,地方报纸的记者,都挺适合的,或者有这样的朋友。

我们一般的作者,一定要建立自己的人脉关系,一个受访者,和你可能只隔着5个人的距离。多多注重独家题材。

10、记者:写手圈是目前国内做得最大的一个微信平台,关注受众10万+,有作家,编辑,编剧,自由撰稿人等,请您给写手圈的读者留下一句话。

答:和有趣的人聊天一定能聊出有趣的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