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歷史文化古跡——陝西渭南韓城黨家村古建築群(三)【圖文】

 還舊樓主. 2017-01-10
 
    党家村四合院门里房下空间称“内门道”内门道墙上,总筑有一个小神龛,用来供奉土地神。设在门房一侧的偏门式内门道迎面山墙上,都有青砖浮雕,有的是字有的是景。字以“福”,“寿”为多,只雕一字,两米见方。“福”字潇洒开放,“寿”字平和厚重,各自形态相同,当是出自昔日大手笔,辗转临摹而成。景则多以喜鹊,梅花及青松,仙鹤为题材,构图雕琢绝无雷同,皆取福庆长寿之意。
 
陕西韩城党家村古建筑群(明、清.国五)(三)
 
    党家村的节孝碑工艺卓而不群。青石基座上两丈多高的碑楼。楼顶悬山两面坡式,檐上筒瓦包沟、五脊六兽。脊为透雕,横脊中部耸有一尊圆雕,为1公尺高四面透风的两层小阁楼。檐下结构为仿木砖雕,层层叠起的斗拱擎着檩条,檩上架着方椽。斗拱下面是横额“巾帼芳型”,额框由游龙、麒麟、香炉等图案的透雕组成。额下雕刻尤为精美,总体栏杆形状,每两个立柱间为一画面,共四幅。从东到西,第一幅雕着“喜鹊梅花”,取“喜上梅梢”之意;第二幅“鹤立溪水”,取“鹤寿千年”之意;第三幅为“奔鹿图”,“鹿”谐音“禄”,“奔鹿”意即求取俸禄;第四幅“鸭戏莲蓬”,莲蓬中生有很多莲子,此图寄寓愿后世人丁兴盛之意。
 
陕西韩城党家村古建筑群(明、清.国五)(三)

    碑楼墙面十分平整,“清水式”砖缝横竖中绳。墙砖比别处的要小,村中老辈人传说这是用锯截齐打磨平光后砌上去的。两边墙上的对联与横额一样,是阳文砖雕。对联上方各砌有一个手捧“寿”字的人物深浮雕,据说左边凸睛翘须神情凶猛的叫徐彦昭,右边慈眉善目富态端庄的是杨侍郎,皆旧戏《忠保国·二进宫》中人物,都做过女主的保驾。对联虎口上衔,莲花下托。概括起来,整个碑楼可以说集党家村砖雕之大成。
 
陕西韩城党家村古建筑群(明、清.国五)(三)

    碑青石质体,一丈多高,最高处透雕着三龙捧旨图案,中嵌“皇清”二字,碑的两侧有浮雕花边,远看隐隐约约,如同衬衣上的暗花,仔细辩认,方知为神话中的八仙,一边四个,碑文为“旌表敕赠徵仕郎党伟烈之妻牛孺人节孝碑”。“旌表”意思是“表彰”。“敕”为诏命,皇帝的命令。“徵仕郎”是清朝从七品官员的品级,比县令稍低。“孺人”,夫人。横额“巾帼芳型”意为妇女的好榜样,是对牛孺人的褒扬。对联“矢志靡他,克谐以孝;纶音伊迩,载锡其光”,点明褒扬原因。上联“矢志”意即“发誓”;“靡他”为“无其他想法”,“克”即“能”。连起来说,碑主牛孺人早年丧夫,守节不二,而且对长辈孝顺,与家里、邻里和睦友好。下联“纶音”意为“皇帝的诏书”,“伊迩”意即“这么近”,“载锡”是“则惕”二字的通假字。连起来说皇帝表彰的话就在眼前,这是赐给碑主的无上光荣。
 
陕西韩城党家村古建筑群(明、清.国五)(三)

    立节孝碑有严格的规定,要先上报朝廷,礼部部议后不再经皇帝批准才可建造,封建社会被看作莫大荣耀。但由此碑也折射出当时妇女们极低的社会地位。你看,这么富丽堂皇的碑楼。碑主却只称为“牛孺人”,有姓无名。“夫在从夫”,尚有夫妻之情庇护。夫死守寡。其地位更会等而下之。容易推测当日这位“牛孺人”的幽怨和心酸。身后的荣耀,与她什么关系?只不过鼓励后世再多些这种不幸而已。
 
陕西韩城党家村古建筑群(明、清.国五)(三)
 
    节孝碑属于纪念碑,总是建在路边显眼的地方,和牌坊建于当道一样,为的是让世人瞻仰方便而已。党家村的节孝碑就位于村子东哨门外大路北侧,从村中到泌阳堡——党家村寨子,整日间来来往往的人总要从它面前经过。村上也有过两座石质贞节牌坊,一在东坡顶,倒塌较早,一在西坡底,五十年代才被拆除。
 
陕西韩城党家村古建筑群(明、清.国五)(三)

    文星阁六根铁绳从顶下牵起六角飞檐,飞檐末端各垂一只大铁铃,风争铃摆,发出叮叮当当的响声。据村中的老人说,只要塔铃连响两天,十次中有九次是要下雨的。
 
陕西韩城党家村古建筑群(明、清.国五)(三)

    文星阁的塔身颇像《封神演义》中的托塔天王李靖手中之镇妖宝塔。登梯而上,仿佛“后人见前人履底,前人见后人顶,如画重累人矣”。一层门额题“文星阁”三字,门外也悬挂一副木制对联:“配地配天洋洋圣道超千古;在左在右耀耀神灵保万民。”阁内供奉着圣人孔子以及其10位高徒的牌位。二三四层分别供奉着颜渊、曾参、子思以及孟轲的牌位。五层供奉文昌帝的牌位。顶层供的则是一手拿笔,一手执卷,正在点元的魁星爷——文曲星的塑像。
 
陕西韩城党家村古建筑群(明、清.国五)(三)

    党家村有两个庙宇群,一为菩萨庙,俗称上庙,一为关帝庙,俗称下庙。上庙在村子东北角高台上,南向并排五间“寝宫”,中间三间供奉菩萨———中为男相观音,左边文殊,右边普贤。现今所见的观音菩萨都是头梳高髻身着白装手执柳枝雍容娴静的女姓。一般人读到这里也许会感到诧异,实际上观音菩萨的本来面目就是男子。据《辞源》“观世音”条解释,“观音”就是“观世音”,唐朝避李世民名讳才省称为“观音”。“唐宋名手所绘观世音像,皆不作妇女。……后世讹为女像……”东一间塑牛王神像,坐一头牛。西一间塑土地神像,穷儒模样。前建三大间献殿,对外敞开。仅安设栅栏隔出内外,献殿前树有一对两丈多高的龙凤铁旗杆,置一口用来焚烧纸马的大“铁醮盆”。再南是一片开放的庙院,面对一座巍峨华丽的戏台。寝宫东毗连一自成院落的送子娘娘庙,娘娘为凤冠霞帔的贵妇形象,左右各一位骑马侍女,马搭中装着许多泥娃娃,表明她们正马不停蹄地给家家户户“送子”。
 
陕西韩城党家村古建筑群(明、清.国五)(三)

    下庙在村子东南角,有完整的围墙。主建筑是坐北向南的关帝殿,殿基一丈多高,享殿和献殿皆三大间,中间隔一狭窄小天井,东西各开着一个圆洞门。享殿的神龛里面,中为美髯戎装的关羽坐像,左为关平立像,右为周仓立像。神龛的楹柱上悬挂一幅木制楹联,文曰:“秉烛非避嫌,此夜心中唯有汉;华容岂报德,当年眼底总无曹。”出于清代村人拔贡党之学手笔,虽然不是史实,但文思巧妙,不失为一副文学佳构。两边山墙上绘着显示关羽神勇的三国故事壁画。殿前铁旗杆、醮盆以及戏台与上庙相同,只多了一对大石狮子。
 
陕西韩城党家村古建筑群(明、清.国五)(三)

    庙院坐东向西另有三间殿宇,中间一间祭祀马王,南边祀法王房寅,北边祀药王孙思邈。马王塑像奇特:三头六臂,三只眼睛。传说马王是氐族人,氐族有男孩都要经受割额的风俗,就是在两眉正上方割出一道立缝,伤愈后留下的疤痕远看很象一只竖着的眼睛。自小能承受刀割之苦的氐族男子都有一种剽悍气质,能被中原汉族人尊为神灵的马王爷自然更是勇猛非凡。口头禅常称异常暴戾者为“三只眼马王”当与此有关。庙院里东北角是一间火神庙,庙院外东南不远处有一座神财庙。
 
陕西韩城党家村古建筑群(明、清.国五)(三)

    关帝享殿里还悬挂着二十多面金碧辉煌雕镂精工颂扬关羽的“金匾”,都是清朝嘉庆年间襄樊一带同党贾两姓有商业关系的商号奉献的。传说金匾当年是以毡棉包裹,用骡子小心翼翼地驮回来的。挂起后,为了免受鸟雀糟践。匾下安装“漫天网”保护,所以历经百数十年,仍然灿烂如新。直至一九五八年大炼钢铁时,才被卸下来做了风箱。而今,两坐庙院已经荡然无存,仅有下庙西面和南面两段围墙。

陕西韩城党家村古建筑群(明、清.国五)(三)


陕西韩城党家村古建筑群(明、清.国五)(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