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单 | 2017年,推荐你这10本好书(文学类)

 全场领海 2017-01-10

转载自公众号:小凡聊书

作者:靳小凡

作者简介:靳小凡,读书、写作践行者,2016年读过120+本书。只聊最好的书,只写最好的文。




回顾自己2016年的阅读经历,竟读了126本,于是我可能会听到下面两种声音:


A说:哇,你是怎么做到的,求教方法!
B说:啧啧,太浮躁了,有数量没质量!


首先我得承认,在阅读初期,我在刻意追求数量,大部分书是读完一本扔一本,以至于没什么收获。

还好及时刹住,下半年我才走向正轨,开始做笔记、写书评,并且完成了一个关键转变——从只阅读文学,到开始阅读各领域的非虚构书籍。

这一年来的阅读经历,我走过不少坑,总结起来两个方面:


  • 一方面,有读书方法的坑。


  • 一方面,也有选书的坑,书本身的好坏,往往决定了你的读书质量



这篇文章,我就盘点一下2016年个人读过的书里,比较有深度、对大家可能很有启发的10本文学类书籍吧!

tips:第二期我会推荐10本非虚构书籍。

不过呢,文学这个东西各有各的口味,我不能保证说我喜欢的你一定喜欢。

所以你把这份书单作为参考即可,然后去豆瓣看一看目录、看一看内容简介,再决定去不去读~




-01-


黄金时代
王小波
豆瓣评分:8.8



那一天我二十一岁,在我一生的黄金时代,我有好多奢望。我想爱,想吃,还想在一瞬间变成天上半明半暗的云,后来我才知道,生活就是个缓慢受锤的过程,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逝,最后变得像挨了锤的牛一样。


可是我过二十一岁生日时没有预见到这一点。我觉得自己会永远生猛下去,什么也锤不了我。


——《黄金时代》


有的书,让人喜欢作者甚过作品本身。我这两年的读书经历里,只有两位入选——一是村上春树,二是王小波。


初读小波,是《沉默的大多数》,说这本书打开了我的心智,一点也不过分,这是第一本。

第二本便是《黄金时代》,乍读一本黄色小说,实则写的是文革十年,人们深入骨髓的孤独。

建议先读《沉默的大多数》这本杂文,再读《黄金时代》,会理解得更深。




-02-

霍乱时期的爱情

马尔克斯
豆瓣评分:8.9



一提到马尔克斯,我们就想到他那「魔幻现实主义」的《百年孤独》


但是,这本《霍乱时期的爱情》却一点也不「魔幻」,而是一部爱情经典。


马尔克斯告诉我们,爱情,既会是新鲜的、甜蜜的、长久的、精神的,也会变成乏味的、苦涩的、短暂的、肉欲的东西。


少看点琼瑶式爱情小说,多读读经典吧!




-03-


万延元年的football

作者:大江健三郎
豆瓣评分:8.5



大江健三郎这位日本作家,大家可能不熟,他在20年前拿过诺奖,和莫言关系很铁,曾经专门拜访莫言老家高密乡,俩人睡土炕,聊文学。


《万延元年的football》这本书,我大概三天读完,前面读得不起劲,后半篇却很震撼,竟以小山村影射整个日本,问责犯下的罪恶……不得不说,这部小说很沉重。


不过大江健三郎作品的很多中译本都绝版了,遗憾。




-04-


德米安:彷徨少年时

作者:赫尔曼·黑塞

豆瓣评分:9.0




对每个人而言,真正的职责只有一个:找到自我。无论他的归宿是诗人还是疯子,是先知还是罪犯。


——《德米安:彷徨少年时》

这本书深度探讨了「自我」,并且掺杂了哲学、神学和浪漫主义色彩。

尽管如此,书本身其实非常好读,因为哲理以故事展开,而不是大篇的说教。

黑塞的其他书,像《悉达多》、《荒原狼》等等也,也总涉及对自我的追寻,很适合迷茫的高中生、大学生罢。




-05-


哥伦比亚的倒影

作者:木心
豆瓣评分:8.4



即使你没有听过木心其人,这首小诗,你应该见过:


从前慢


记得早先年少时

大家诚诚恳恳
说一句是一句
清早上火车站
长街黑暗无行人
卖豆浆的小店冒着热气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
车、马、邮件都慢
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从前的锁也好看
钥匙精美有样子
你锁了,人家就懂了


《哥伦比亚的倒影》是木心先生的散文集,其中最为称道的是他的用词,几乎到了加上一个字多余、抹去一个字嫌少的地步,读来极有韵味。


用一句话来评价木心:


前卫的思想,古雅的用词,倔强的人,自嘲的心。



-06-


五号屠场

冯古内特

豆瓣评分:8.8




这是一本被遗忘了的反战小说,虽说“反战”,但绝不是那种空洞的呼吁,而是用黑色幽默,讽刺战争的可笑。


比如在俘虏营臭气熏天的茅厕,正正方方写着标语:


Please Leave This Latrinf As Tidy As You Found It!


请保持清洁,不要把厕所弄脏!


小说读到这儿,我唯一想到的词就是「滑稽」。


同类型黑色幽默的反战小说还有《第二十二条军规》。




-07-


动物农场
乔治·奥威尔
豆瓣评分:9.2




《动物农场》是一部短小精悍的政治寓言小说,据说每一只动物都影射了一位苏联的政治人物,情节紧凑,笔法尖辣。

我当时读的是英文版,英文的用词稍难,但篇幅短,总共就70来页,还是值得一试的。

附一位大家对奥威尔的评价:


“作者奥威尔的政论、文评和讽刺小说久负当代盛名……至于其文笔,有光芒,又有锋芒,举的例子都极其巧妙,令人读之唯恐易尽。”


——钱钟书





-08-


1984

乔治·奥威尔 
豆瓣评分:9.3



《动物农场》是政治寓言,《1984》则是政治预言。


1948年,奥威尔写下这本小说,原先要借此讽刺前苏联的极权政治。不幸的是,60年代末,《1984》不幸在中国成为现实,那10年,也就是王小波经历的「历史」:


“1980年,我在大学里读到了乔治·奥威尔(G.Orwell)的《1984》,这是一个终身难忘的经历……对我来说,它已经不是乌托邦,而是历史了。


不管怎么说,乌托邦和历史还有一点区别。前者未曾发生,后者我们已经身历……乔治奥威尔的噩梦在我们这里成真。”


——王小波


这本书读到后半部分,会越来越觉得恐怖,不是看鬼片时的那种「恐怖」,而是书中构建的极权政治,令人胆寒至极。




-09-


阿城精选集

作者:阿城
豆瓣评分:9.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