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音希声 | 道学与琴学的融合互动

 昵称33542116 2017-01-11


道历四七一三年 | 岁在丙申 | 腊月十四
西历2017年1月11日



古琴是我国古老的弹拨乐器,在古代只叫做“

在琴文化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

主要受儒家中正和平、温柔敦厚以及

道家顺应自然、大音希声、清微淡远思想的影响

音乐风格倾向于静态、含蓄、和雅、清淡的美

追求的是一种恬淡、闲适、虚静、幽远的意境


道学
琴学
文 | 胡诚林道长

▲注:图源于网络


道学与琴学的融合互动


——在“西安音乐学院‘中国琴学研究室’-西安八仙宫实践基地”揭牌仪式上的致辞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大家好


隆冬时节,阳气升腾。今天雾霾散去,空气格外清新。此刻,我们满怀喜悦,于千年道观八仙宫举行西安音乐学院“中国琴学研究室—西安八仙宫实践基地”揭牌仪式,这是一件极具意义的活动,亦是新年伊始,西安八仙宫、西安音乐学院在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进程中的重要举措之一。这里,我谨代表西安八仙宫向莅临活动的领导和来宾,表示诚挚的欢迎和新年祝福,向西安音乐学院领导、西安宗教局领导对此项活动的支持成全,表示由衷的感谢!



宗教是人们自来就具足的一种原本最自然、最朴素的心理需求,这种需求最直接的表现方式就是,人们在生活中对天律的敬畏、对大自然的依赖、对圣贤的景仰、对智慧的追求,以及对道德思想的向往和实践。



▲胡道长为琴学研究室揭牌

因此,宗教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遗存与符号,而道学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最高范畴,是东方哲学思想的代表;中国琴学可以说是华夏古老文明的象征,古琴艺术是中国艺术宝库中重要的精华,更是中国传统音乐体系中最为杰出的代表。琴棋书画,自古即为文人雅士的标签,亦是道门仙子陶冶性情的基本功法。



八仙宫原监院闵智亭大师既是当代玄门翘楚,也是琴学造诣颇深的道内大家。故设立八仙宫琴学实践基地,就是旨在弘扬道学与琴学相圆融的智慧,搭建提升道教徒综合素养的平台,再续八仙宫道缘与琴缘的前世今生,更好地致力于文化道观、和谐道观建设,打造清净、庄严与高雅的精神家园。



▲闵智亭道长抚琴


音以契道,乐以合德。道祖老子亦云:“音声相和”、“大音希声”。可见道学与琴学的渊源关系。所以西安音乐学院“中国琴学研究室实践基地”走进古老的八仙宫,则开启了当代高等学府与当代道教在文化艺术领域合作的新模式、新境界,也深刻体现了盛世中华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美好前景。相信在大家的努力下,道学与琴学将在这里交相辉映,演绎美妙绝伦的华章,呈现丰硕怡人的果实,带给人们更多祥和、自在与喜悦!


最后,祝大家:新年吉祥,诸事遂意!


作者 | 胡诚林道长,男,汉族。毕业于中国道教学院,现任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陕西省道教协会会长、西安市万寿八仙宫监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