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果东方文明殖民美洲,难度要比起西方困难多少?

 好了明理 2017-01-11

有句话是“谁拥有了美洲就相当于拥有了全世界”,这句话确实没错。美洲的领土总面积为4200多万平方公里,从北极到温带、热带再到南极,维度的跨服之大、地域之广的确令人羡慕。西方国家起先只局限在欧洲,其影响力也只局限在他们的文明体系之中,然而他们屠杀了大部分的印第安人,最终殖民了美洲,再加上澳大利亚与西伯利亚,其影响已遍布了大半个世界。在殖民时代,白人甚至还普遍认为这个星球就是白人的星球,这令我们不禁思考,在大航海时代之时并未开启工业革命,而且当时我们的船队甚至还要优于西方,规模也比西方要大很多,如果我们殖民了美洲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子?难度又有多大?

如果东方文明殖民美洲,难度要比起西方困难多少?

首先我们如果到达美洲需要横跨一个太平洋,几乎要在海上航行半个地球,要知道南美洲与东亚在地球上的位置是完全相反的。就算到达了美洲你也别高兴的太早,因为我们到达的是美洲西海岸,进入美洲土壤肥沃、水资源充足的中部腹地与东部还需要穿越落基山脉,难度可谓是颇大。而从大西洋到达美洲,从地图上面直观看的话还不到太平洋距美洲一半的距离,上岸就有肥沃的土地、各种野味与淡水等着你,当然了还有印第安人。哥伦布从大西洋起航到达美洲之时,全员差点饿死在海上,到最后船员们瘫在甲板上快要死翘翘的时候,一个船员发现了前方的陆地,兴奋的大喊:“快看,是大陆!”这才避免了被饿死的命运,要是这个旅程再长个几天,恐怕到达美洲的时候就全是尸体了。再来看太平洋,长度距离可比太西洋到美洲远的不是一星半点儿,而且太平洋还有着各种气压带及大洋洋流,大西洋都尚且,更何况太平洋了,而且以当时的船队水平来说,那就是两个字,找死!

如果东方文明殖民美洲,难度要比起西方困难多少?

稍微对地图有点了解的就会发现,我们地图的上方有个白领海峡,可以走这条航线顺着阿拉斯加向下走,也不用担心迷失方向了,古代的原始印第安人也是在白令海峡结冰时跨过冰面到达的美洲,更何况文明先进的东方了,事实真是这样吗?答案非也。我们从两条路径来分析,第一个是陆路,我们的先祖从京城出发,穿过山海关到达东北地区,一路上车劳马顿,食物也吃的差不多了,找满族兄弟们补充下粮草,体力值续满,好了继续赶路。接下来我们越过了黑龙江,这片地方我们管它叫做外东北,除了些零散部落没什么城市,接着向北,要翻越一个接着一个的山头儿,翻了许久还没完,这是什么山脉怎么这么大?答曰外兴安岭。

穿山越岭数月终于越过了外兴安岭,算下时间,春季从京城出发到现在,不知已入冬多久,出发时浩浩荡荡的大队人马损失惨重,没办法皇命难违只能继续前进。我们选取了难度最小的路线,沿着海岸线向东北行进,越往北天气越冷,一路上不知冻死了多少人,粮草也吃完了,啃树皮吃草根儿,运气好点儿抓点野味,然而狼多肉少并没什么用。寒带地区行进是极其缓慢的,不像温带平原你可以策马奔腾,历经数年终于到达了白令海峡与阿拉斯加隔海相望,此时身后的人马已从出发时的师团级别军队下降到了侦查小队,先祖们踏冰而上,充满“希望”的踏上阿拉斯加,然而他们不知道的是,前方又是绵延万里的冰天雪地在等待着他们,哦对了,还有手拿着长毛,成百万千万的印第安人。同理,海陆也好不了哪里去,海面结冰就连现代船只都难以航行,食物短缺且海岸线曲折暗礁极多,就算有幸到达了阿拉斯加还得往下航行去往温带地区,同样的超长距离航行,再加上严寒,不比横穿太平洋的情况好多少。

如果东方文明殖民美洲,难度要比起西方困难多少?

当然,如果真是使出倾国之财力人力的话,这些困难我们也会克服过去,但是真正的大问题就在于美洲的印第安人。西方殖民时期美洲的印第安人足有几千万,若不是我们欧亚大陆致命的病毒“天花”侵袭,再加上西方各国都是倾国之力去争夺这些殖民地,这一时期火药也传到了西方,他们用火枪火炮和印第安人打了上百年付出了血的代价才搞定。试想,中国古代皇帝要是有哪个要是敢这么搞,那么他的臣民早就起兵造反推翻他的帝国了,想当初家门口儿的万历援朝战争我们虽然不至于倾国之战,但起码也是家底儿使出来动真格了,更何况是长途跋涉去征服一个大陆一个文明。

现在国富民强,网络上开始有很多人会幻想着如果是我们征服了美洲那该有多么美好,却没有想着其中要付出血与泪的代价,假设我们生活在古代,小日子虽不富裕好歹吃喝不愁丰衣足食,突然有一天国家号召全民去美洲大陆拓荒去,恐怕没几个愿意去,除非是活腻了。当然了,最重要的原因是因为我们中华的文化是具有包容性、和平性质的儒家,我们从未去主动侵略过。我们所追求的是“和”,到了现在我们依旧也是和平崛起,而且很快会再次重回世界之巅,然而这并没有什么值得我们骄傲的,因为几千年来我们一直如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