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心!心梗易发生在这5个时段

 金钓 2017-01-12

基层医生网和基层医生俱乐部的官方公众号


为全身供血的心脏,看似功能强大,实则十分脆弱。现代人大多生活在高压下,长期过度劳累的生活使人们发生心梗的几率变大,今天,灵儿为你总结心梗易发生的5个“魔鬼时段”。




暴饮暴食后


生活中,我们如果暴饮暴食,为消化囤积在胃里的食物,大量血液可向胃肠转移,那么,供应心脏的血液相对减少,从而可能增加心脏的负担。另外,如果摄入过多脂肪含量高的食物,还可能会增加血液粘稠度,引起血栓的形成。



建议: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可多吃全谷、高纤维食物、蔬菜水果、鱼类和少量红酒。同时,春节期间切忌食用过多油腻食物,每顿7分饱,可减少心脏的负担。




用力排便时


用力排便、搬桶装水这些突发动作,让人从静态中突然发力,瞬间内血压迅速升高,心脏承受的压力也会随之剧增,严重时可能造成猝死。此外,血压不稳时,血管斑块的活动性就会增加,容易脱落。



建议:老年人、习惯久坐者、高血压患者以及有心脏病史的人,都应该避免突然发力。如果必须进行,要提前做热身运动。平时多吃蔬菜,避免大便干结,必要时用点开塞露等辅助药物。




心情抑郁时


中国自古就有“忧思成疾”的说法,情绪是心脏大敌,因为抑郁通常和焦虑相伴,晚上的睡眠质量会很差,而心脏得不到休息,使得血压、心率都会升高,对心脏健康非常不好。



建议:遇到困难和不开心的事情多和家人朋友沟通,避免发怒、大悲大喜,控制好情绪。另外,还可以通过运动和户外旅行改善情绪。




高强度运动时


一般运动时,心脏输出血量比静止时增加10倍,而剧烈运动令心脏输血量更大,大大增加了心肌的耗氧量,使冠状动脉难以充分供血,就有可能诱发心肌梗死。很多人平时运动少,心脏贮备能力低,如果偶尔超负荷运动,心肌和骨骼肌的耗氧量同时剧增,就可能造成心肌缺血。如果再有某种隐性的心脏病,那就更危险了。



建议:老年人和心脏不好者平时可以做一些比较温和的有氧运动,半小时为宜,运动时心率不要超过靶心率(40岁以下用180减年龄,40岁以上用170减年龄),运动中如果出现胸闷、气短等情况,应立即坐下休息。 




11月到次年3月


冬天是心脏病发作的高峰期,因为冬季人的生理机能反应比较迟缓,时常处于应激状态,从而加大心脏负荷。加上室外温差很大,外出时,血管受到冷空气刺激,容易突然收缩,造成血流供应中断或血管阻塞,引起心肌梗死或脑卒中。



建议:外出时,注意头、手、足部保暖,回到室内,也不要着急脱掉围巾、帽子等,尽量减少血压的波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