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风起染新叶,月落扫凡尘

 巨藏 2017-01-12

跟一位老师说,信息交流的意义,可能并不是让我们从外界获得多少,而是通过它们,让我们感觉到自己内在的状态。

举一个极端些的例子,如果谈到死,就感到忌讳不舒服,并不是死字让我们不舒服,而是我们心里对死的状态难以接受而感到恐惧。

人们常说,人的一生,除了生死,都是小事。

如果把生死也看成小事了呢?

人的生死,也就是水结冰或者融化两种不同的状态,本质还是水。

人活着或者死了,他都在传递着一定的信息,有人看到这一面,有人看到那一面。

亲人接收的信息是最强烈的,形成的影响也最大。

也主要是大家习惯了有彼此,和自己的生命看作一体了,一旦那部分状态突然改变,变像一座原本完整的冰山突然崩塌了一块。

而实际上,崩塌的那部分本来就是独立的,有属于它自己的变化规律和过程。

人的生死别离都是一样。

与我们频率相当人和事自然会亲近,也会彼此产生影响,但也始终是彼此独立的。包括父母、夫妻和子女。

当然,我们聊生死,并不是给自己找懈怠的理由,而是在这个基础上更用心过好当下的每一刻,不怨天,不尤人,尽心尽力,却又平和宁静。

孔子在周易里告诉我们“方以类聚,物以群分”,现在叫吸引力法则。它们看起来相似,却还是有区别。当然关键在于我们怎么认识,并且把认识变成行动。

如果说很多人的认识相同,表达出来之后的结果有不同,很可能是因为,表达的目的有不同。

某一个言行的目的,是我们言行包含最重要的信息。

结合前面老师分享的“礼”,我们自然会想到“礼貌”。

礼貌,合起来是一个词,分开,其实是两个词,一个是礼,一个貌,一个是体,一个是相,一个是隐含的,一个是表现的,当两者合二为一的时候,它的传递会是最有效的。

如果说人与人一时的相处是看外在的言行,那么长期相处则是感受内在的德行,也就是阴德,是我们每个人长期积累在心里的意识和观念。也就是信息,以不同的频率存在于我们身体里的信息。

这些信息,对内,会影响我们身体细胞的排列组合和气血的运行,对外,会表现为言行传递给与我们相关的一切。对外表的修饰本来也是内在信息的外露,也是内在信息的传递,感觉似乎可以不同,其他本质并没有差别。

也就说,礼,是人内在德性规范,它是让我们的心性趋于生命原本的状态,让我们的心性和言行与更多信息可以同频,拥有更广泛的传播空间,也就是古人说的天人合一。

礼貌,是这些信息的自然流露,而不是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用一些符合大众需求的表象来掩饰自己的内心。如果内在的信息并不一致,一来对其他人来说,是可以感受到的,二来自己人内在也能感受到这种不一致,自己本身已经产生矛盾。而这矛盾,也是众多烦恼和身心问题的来源之一。

礼者,理也。理是道理,是自然原本的规律,它是客观存在的。人们可以通过自己的方式改变解读的结果,可并不会影响它的本质。

文,是把这些道理表现出来,把阴德显现。但它是有限和片面的,并不可能表达道理的全部。如果把着眼点放在表面,而不通过这些表现看到背后的信息,也就生产信息的不对称。和个人内外的不对称一样,矛盾也随之产生。

文化,就是试图用显现出来的文,转化不同的信息状态。作为一个传播的过程,它没有好坏优劣。但把它传播之后产生的状态与原本的自然状态作对比,就会有出入和差异。差异越大,可能产生的矛盾也越大。这些矛盾,有可见的人事矛盾,也有不可见的心理矛盾。易经中把差异最大的矛盾叫作“凶”,与差异最小的称为“吉”。

最理想的状态是天人合一,与道合一。现实中可以达到这个境界的却只有少数。

有产生矛盾的能量,也就要有调和这些矛盾的能量,才能让整个状态趋于整体上的动态平衡。这就是古人常说的“善”。

对个体来讲,如果没有完全达到清净、无私、无欲、无我这样与道合一的“善”,就要设法给自己创造平衡的机会和条件。包括心理和身体,内在和外在的平衡。这时候就有可能把外来的矛盾在自己的身上得到化解,也能减少与多数人产生矛盾的机会,让自身的状态与自然原本的状态无限趋近。

经济,也是所有信息载体之一。衍生出来的经济文化,因为不同的观念和理念,也变得千差万别,错综复杂。

它是社会运行的气血,但并不是社会存在的全部意义。

气血亢奋的作用之一,就是可能消化更多内在的能量。经济亢奋的结果也是让人向外不断扩张的欲望有可乘之机。

人越虚胖,离主体骨架也就越远,需要承受和化解的矛盾也越多,出现问题的可能也就越大。

庆幸的是,现在中国还是看到了回归的趋势。

教育是是重要的文化活动。而家庭教育又是重中之重。

家庭理念形成于社会,也来自于家庭成员。家庭成员的思想和理念,形成一个家庭的内在精神,表现在内是家人之间的关系,表现在外,就是家风。让其他人感受到的这个家庭的气质。

更重要的,家庭理念是培养孩子的重要土壤,是传递信息的重要通道。

父母和家人,把什么样的信息传递给孩子,就像给植物提供什么的养料,对它的成长起关键性作用。

但现在种植离不开化学物质,教育孩子也存在类似的状况,用各种方式催孩子生长。

一颗种子在土壤里生根发芽了,它会按自己的特性选择各自需要的信息和能量。土壤变得再肥沃,小草也不会长成大树。

孩子来到家庭,就有他自己的成长路径。家庭能做的,是把他可能需要的在他不能自己吸收到时带到他身边,让他自己选择。

最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让他发现自己的存在和存在的意义。过多的要求或许都在偏离生命本来的意义。

就算心脏是人体最重要的部分,也只是一部分,并不是全部。就算家庭的教育是孩子成长的重要部分,也只是他生命的小部分。更重要的是让他在成长的过程中认识自己。

这也就要我们的父母和家人要有足够的诚心、细心和耐心,陪伴他们成长。

其实也是和他们一起成长,借着孩子的光照亮自己的生命。

与其他人的交往是不是一样?

天地无言,却无时无刻不在教化和养育着草木山川,花鸟虫鱼和飞禽走兽也时时刻刻陪伴着人类休养生息,这就是天地的精神。人类没什么了不起的。

人类却因为自己的念头,翻天覆地,当然也要承受天地的回应。

这些回应说是惩罚,更是提醒。像是银针刺入经穴,药汤进到脏腑,提醒它们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做自己该做的事。

文化,也应该是用这样的方式,开启生命本来的意义。

如果我们被更多其他不和谐的内容左右,也要反省是不是自己的思想里存在太多与自然本原有差距的东西,镜子上是不是落了太多灰尘没有擦去。

春节将至,深深祝福大家时时喜乐和顺,用当下的每一刻,把自己累积和雕琢成独一无二的艺术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