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山东著名书画家冯增木借鱼抒怀以鱼言志 谈小心假田黄石忽悠人

 书画雅苑 2017-01-13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鱼,吉祥富裕又与'连年有余','吉庆有余'的'余'字谐音。逢年过节,喜寿宴席,鱼更是不可或缺,鱼在给人们带来美味同时,也丰富了中国的文化艺术。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墨客借鱼抒怀,以鱼言志,逐渐形成了丰富多彩的'鱼文化'。冯增木便是鱼文化的痴迷者之一。

山东著名书画家冯增木借鱼抒怀以鱼言志 谈小心假田黄石忽悠人

冯增木,字森林,斋号敬筌画室。1950年生于山东泰安。退休前任山东省工艺美术研究所研究员、所长。2003年12月获工艺美术大师称号。他还兼任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理事、山东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兰竹画院副院长、山东画院高级画师等职。冯增木在中学时代即跟随刘则仁、孙建学画。上个世纪70年代初始学中国画,山色、人物、花鸟、走兽都曾涉猎。70年代末,拜著名书画家、美术教育家张鹤云教授为师,专攻画鱼。他笔下的鲤鱼、金鱼、鳜鱼、条鱼及其他鱼类,千姿百态,自然灵动,赏心悦目,给人以美的享受。近不惑之年,冯增木入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进修花鸟画专业,受朱颖人、叶尚青诸名师亲授,使绘画技艺大进。

冯增木笔下的鱼是可以细细品味的,把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小石谭记》中'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的景象表现得活灵活现,虽没画水,却见鱼如水中游,有'山水收眼底,诗意在画中'的意境。鱼儿在他的笔下是如此的灵动、欢快,画意与诗境相互印证,艺术的魅力是自然生命的延续与升华,浓淡几笔的写意描绘出一个生动的世界,使画面气韵生动、醇厚有味、意境浓郁、层次丰富,使得自然景色、艺术表现手法和谐统一,呈现出诗情画意的艺术境界。冯先生最擅长画的《六顺图》鱼贯而入的排列代表了和谐安乐,健壮的身体上有斑纹清晰的鱼鳞,寥寥几笔即活灵活现;《金玉满堂》中的鱼儿首先给人的感觉是形态美,大大的眼睛,圆圆的嘴,在阳光下闪耀金色的亮光,充满了华贵吉祥;《富贵有余》中牡丹与鱼的巧妙结合,有一种华美尊贵的感觉。轻松的遐想、对自然的寄托,尽在冯先生画的鱼儿之中。冯先生画中的山水花鸟虫鱼以形写神、形神兼备、气韵生动,呈现着天人合一的内涵,祥和的灵气,给人一种和美的享受。

冯先生在兰竹绘画中同样很有造诣,他笔下的竹叶相互交叠却叠而不乱,同是墨色却主次分,,浓淡有致,富有情趣,冯先生爱竹'未曾出土先有节;纵使凌云仍虚心'的气节,竹不开花,象征富贵不能淫;竹叶冬青,象征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 ;竹有节,象征有气节、有节操;竹空心,象征虚心、可容物;竹直,象征正直;竹质坚,象征坚强。冯先生自身爱竹画竹,坚持做人要有竹的情操,多年来以竹的品格坚自勉,受到大家的钦佩。

冯增木的国画作品经常参加国际、全国及省市展赛,多次获奖。曾在山东省农展馆、万竹园公园和台湾高雄举办国画各展和联展。国画作品被中南海、全国人大教科文委及各文博部门收藏。并在各级报刊和出版物上发表或出版500余幅。有《冯增木画集》、《冯增木国画选》、《年年有余1999》挂历和画鱼技法录相带等专著出版。

冯增木常谦称自己是'书画票友',但他坎坷而多彩的人生阅历,丰富的学识和深厚的文学功底以及他在德操方面的修养,无不融入于他的绘画作品中,他是省内颇有影响的中年画家之一,80余家媒体对冯增木的艺术成就作了专题报道。

冯增木先生对传统书画装裱工艺的继承、发展和提高方面做出了较大的贡献。几十年来,他致力于书画装裱史、书画装裱技法理论及书画收藏与鉴定理论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他曾撰写了我国第一份关于装裱地图的技术资料。其后《书画装裱浅说》、《中国书画装裱》、《中国书画装裱》(增订本)及《冯增木装裱艺术》光盘相继出版,总发行量近20万册,至今仍在继续发行中。 ( 海江 胡悦)

冯增木作品选

山东著名书画家冯增木借鱼抒怀以鱼言志 谈小心假田黄石忽悠人

山东著名书画家冯增木借鱼抒怀以鱼言志 谈小心假田黄石忽悠人

山东著名书画家冯增木借鱼抒怀以鱼言志 谈小心假田黄石忽悠人

山东著名书画家冯增木借鱼抒怀以鱼言志 谈小心假田黄石忽悠人

山东著名书画家冯增木借鱼抒怀以鱼言志 谈小心假田黄石忽悠人

山东著名书画家冯增木借鱼抒怀以鱼言志 谈小心假田黄石忽悠人

山东著名书画家冯增木谈小心假田黄石忽悠人



山东著名书画家冯增木借鱼抒怀以鱼言志 谈小心假田黄石忽悠人

田黄石(黄金黄)人物雕件

山东著名书画家冯增木借鱼抒怀以鱼言志 谈小心假田黄石忽悠人

硬料黄蜡石随形章

山东著名书画家冯增木借鱼抒怀以鱼言志 谈小心假田黄石忽悠人

人工合成薄意雕随形章

山东著名书画家冯增木借鱼抒怀以鱼言志 谈小心假田黄石忽悠人

人工染色滑石方章

在林林总总的印石品类中,田黄石、鸡血石和芙蓉石曾被誉为“印石三宝”,其中田黄石又被推崇为“石帝”,自清朝就有“一两田黄一两金”之说。今年,在艺术品拍卖市场理性回归背景下,田黄石堪称春拍顶梁柱,拍出不少引人瞩目的高价。据了解,顶级田黄石现在普遍价格是每克两三万元,前两年每克的价格只是1.5万元左右,近两年涨幅高达100%。田黄石何以如此贵重,有哪些类别与特征,又有哪些伪作在市场横行?记者请收藏家冯增木细说端详。

田黄石定有“萝卜纹”

出产于福州寿山村水田中的石头不仅有田黄石,还有白田石、黑田石和红田石等品种。后者除颜色与田黄石有别,其他特征都与田黄石相同。人们通常把白田石、黑田石和红田石都划归为田黄石范畴。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收藏家冯增木认为,田黄石的特征一般从质地、色泽、纹理、石形、石皮和石格等方面来考量。其质地多呈微透明或半透明状,有温润、细腻、通透的特征。有称作“硬田石”者,其质地略显粗杂,润透程度稍差,为田黄石中的下品。又有称为“田黄冻”者,呈半透明体,腻润晶莹,是为绝品。田黄石的黄色,有深浅的不同,中黄、深黄、浅黄、淡黄都有。其中中黄,也称作“黄金黄”,色泽纯正,最受赏者青睐。田黄石体内所呈现的细密纹理,因其形如萝卜剖面的纹理,故称为“萝卜纹”。这是区别田黄石与其他黄色石种的主要标志。没有萝卜纹理的黄色石头即使具备了田黄石的其他要素,也不能叫做田黄石。但有萝卜纹的黄色石头也未必是田黄石,毕竟田黄石还须具备其他多种要素。

假田黄横行市场

市场上横行的假冒田黄石可分为类田黄石、人工上色类、硬料黄蜡石和黄玉类、人工合成类。

类田黄石。在寿山石种中,有不少类似田黄石的石种,如“掘性石”类的高山、坑头等黄色石类以及其他黄色冻石类,还有青田灯光冻、昌化黄冻石和巴林黄冻石,往往被人冒充田黄石。

人工上色类。利用石质稍软的各类冻石,用煮色、熏色的方法制成黄色冻石以冒充田黄石,有的连白皮和黑皮也一并制造出来,还呈现明显的萝卜纹理,但全无田黄石的质感。此类染色石多质地松软,轻磕便出现白痕。

硬料黄蜡石和黄玉类。有不少硬质黄蜡石和黄玉,其质感和色泽与田黄石有几分相似,有的也具萝卜纹理,其摩氏硬度在6以上,根本不可作为印石使用。

人工合成类。多为随形薄意雕章料或摆件,颜色纯正且晶莹润透,无纹理、无红筋,手中把玩时感觉不到石类的凉爽。此类仿品是以化工树脂、石粉和颜料制成。要价仅几百元一方,经讨价还价也可几十元成交。

对于假田黄,有经验的人一看便知,但涉“石”不深的收藏者很难辨别,买到仿品还自以为“捡了漏”。曾有一位玩奇石的朋友,花了一千多元钱购得一方雕钮黄石方章,以为是田黄石而爱不释手。实则是染色石,其质地松软,以手指甲轻轻一刻便掉下粉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