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布谷TIME。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篇首语:2016年,可以说是P2P最为动荡的一年。 这一年,监管的大手挥下,比很多人想象的都要严厉许多。 这一年,行业的是“调整”,有人调整资产端,也有人调整资金端。 从美利金融开始,越来越多的平台选择对接机构资金,砍掉理财端。也有很多平台开始尝试发行ABS,目的都只有一个:降低成本。 不管方式如何,平台获得更低成本的资金来源,散户会不会被抛弃呢? 机构资金进入网贷领域,究竟能切走多少资产? 一起来看看吧! 1 从美利金融开始,纷纷“抱大腿”的平台 2016年,7月20日,美利金融宣布舍弃个人理财端,归还投资人本息,然后全面转型做资产端,拓展二手车消费金融和3c分期业务。 放弃理财端,是因为美利金融获得了京东金融、挖财、华兴银行、点融网等机构的大额投资。 跟个人投资者比起来,来自机构的大规模、稳定、充裕的资金成本要低很多。 因此选择抱机构大腿,撤销运营成本更高、资金回报更少的理财端业务似乎成为一种理所应当的商业选择。 特别是在随后的8月,网贷暂行办法出炉以后。 P2P行业经历着最严峻的监管,合规成本更高,平台的利润空间进一步收紧。 很快,专注三农领域的平台沐金农表示由于监管合规、成本等原因,停止线上理财平台运营,专注资产端开发。 不跟个人投资者玩儿的还有知名家居企业红星美凯龙。 10月,红星美凯龙宣布关闭旗下互金平台家金所,其家居商圈的融资服务,将通过旗下小贷公司直接完成。 除此之外,那些已经跟银行开展资金合作的平台,也许你并未察觉。 金蛋理财在去年4月,遭遇过一次流动性危机,曾计划引入机构资金来缓解。 还有懒财网,跟华瑞银行一起搞了个投贷联动,当你的债权转让没人接盘时,会由银行先来接收债权,促进资金流动,这也是一种变相地引入机构资金。 另外,很多大家熟悉的网贷玩家都在悄悄对接机构资金的路上。 比如,宜人贷上市一周年时发布的未来战略中,赫然出现了商业银行的身影。宜人贷称未来几年把与银行的合作放在极高的战略地位,银行将会作为“资金出借方”出现在宜人贷的平台上。 小道消息称,投哪网和有利网去年都在积极寻找机构资金,但目前还无消息传出。 为什么这些平台热衷于对接机构资金? 前面已经说过机构资金的规模更大,成本更低。 对平台来说:对接成本更低的机构资金,平台不用费时费力抱万千散户大腿,只需要服务好几个大佬即可。 那砍掉理财端,对平台来说真的更好吗? 以美利金融为例,截至去年7月关闭理财端业务,美利金融交易规模约11亿元,并没有实现盈利。而转型做消费分期和汽车分期之后,美利金融最近两个月平均盈利均上千万元。 砍掉理财端,原本的P2P就变成了单纯的借贷平台,不仅资金成本可能比较低,运营成本也砍掉大半。毕竟,借钱给别人要比让别人给你钱,容易许多。 除了直接对接机构资金,平台还有曲线救国的方式,通过发行ABS引入机构资金,降低成本。 2 ABS之路:想发不能发的伤痛 从2015年开始,互联网消费金融概念的ABS一度火热发行。 阿里、京东领衔,分期乐、宜人贷等紧随其后。 越来越多的互联网消费金融公司发现ABS是降低资金成本的有效出路,以前他们只能通过线上理财渠道获取资金,成本在10%甚至以上。而大部分的消费金融ABS利率都在5%-6%之间,京东白条的ABS发行利率已经低至4%以下。 因为ABS对发行主体有严格限制,普通的互联网消费金融公司想在在场内发行ABS,一般分为银行间市场和交易所市场。 前者必须是持牌金融机构,在银监会备案;后者虽然条件略宽松,但仍需在交易所和基金业协会备案。 场内ABS发行流程长,并且需要对公司的各种资产和财务情况进行审计,层层把关。因此,不少平台开始企图用发行ABS来做信用背书。 但进入2016年7月以后,监管突然收紧。 据业内人士透露,从去年下半年开始,除了阿里和京东这样的互联网巨头,监管层基本不受理和互联网相关的个贷或消费金融项目。显然,市场对互金领域的资产依然持疑虑态度。 场内ABS后,一些企业开始走场外ABS之路。 譬如分期乐(桔子理财的资产端),在去年1月发行过第一期场内ABS之后,在5月,又开始尝试场外资产证券化融资。 由分期乐推出债权资产包,众安保险通过保理公司受让这一资产包并提供增信后对接到资金方,完成场外私募资产证券化。 相比场内ABS严格的审批,场外ABS的发行之前要宽松很多,具体对比见下图:
这条通道估计很快会被堵死。 但不管怎么说,这些平台使劲儿折腾,都说明了一个问题:过往被P2P平台争抢个人投资者,如今正在被平台重新审视。 不少悲观的人会问:越来越多的平台对接机构资金,未来会不会没有P2P平台可以投资了? 3 结语:不必悲观,大腿不是谁想抱就能抱 平台想对接机构资金,目前来看,ABS之路困难重重,只能去找机构合作。 但并不是所有的平台都具备这样的能力,还是要看你旗下的资产能卖多少价? 一般情况下,机构会对平台本身的资产情况和运营能力做详细的尽调和考察。 据一个机构方知情人士透露,目前整个网贷资产中能被机构选上的不超过总规模的5%。 机构的大腿不是谁都能抱,能成功对接机构资金的平台是少数,即使对接上了,机构能提供给平台的资金也未必能满足平台的需求。 另一方面,从平台的视角来看:机构资金是好,但也有一定的风险。 机构资金一般都是大批量进入,如果某家机构因为合作问题忽然退出,平台的资金来源就断了,很可能陷入流动性危机。并且,平台寻求跟机构合作,机构往往处于强势方,会对回款时间等等多个方面提出要求,平台就会相对被动。 单个机构资金占比越大,这种风险也会越大。 这跟上市公司发行股票是一个道理,股票全都集中在某几个大佬手里,自己则会丧失话语权,股票分散在各个小散户手里,自己的主动权会更大一些,也更安全。 所以,很多平台不敢大规模使用机构资金,而是会去控制机构资金和个人资金的比例。 这是一种平衡的策略。 综上所述,布谷君认为:在网贷投资中,机构资金会抢占部分个人投资者的空间,但个人理财并不会被挤走。 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不管在哪个平台,高净值用户都更受欢迎。 所以,新的一年,定个小目标吧,努力赚钱,成为高净值用户。 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布谷TIME |
|
来自: 北极熊788 > 《金融,经济、互联网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