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OCIN2016丨硬脑膜动静脉瘘的治疗新进展

 渐近故乡时 2017-01-13
      

虽然血管内介入技术治疗硬脑膜动静脉瘘越来越成熟,但硬脑膜动静脉瘘仍是脑血管病中最难啃的“骨头”。尤其是一些特殊部位的DAVF,针对此类疾病,各国的神经介入专家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Naci Kocer教授






硬脑膜动静脉瘘的发病率低,颈静脉区、海绵窦区、小脑幕等部位的瘘较为复杂,尤其是Cognard分型较高的DAVF,更优异的栓塞材料、优化的微导管微导丝超选技术、术前DSA影像学评估等,随着这些介入治疗新方法及新材料的层出不穷,应扩大硬脑膜动静脉结束治疗的适应症范围。

姜除寒教授






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若传统入路不能到达病灶处,可行经眶直接穿刺入路,该技术在1995年就已施行,可以代替眼静脉切开,操作更容易、安全,穿刺部位为眶下缘外侧1/3,3D颅骨重建可为穿刺角度提供依据,最近发表的系统综述提示:140例经眶穿刺入路手术成功率为89.9%,无手术相关严重并发症,提示该入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Saruhan Cekirge教授






硬脑膜动静脉治疗过程中,静脉通道的保护不容忽视,尤其是当静脉窦仍然具有正常引流功能的情况,球囊保护是目前保护静脉窦的有效方法,但是在注胶过程中,仍会发生栓塞材料弥散进入球囊和静脉窦之间的潜在腔隙,术后的抗凝治疗是有必要的。

许奕教授






枕颈交界区硬脑膜动静脉瘘是DAVF中及其少见的一种情况,根据症状可分为以出血起病和以脊髓神经功能障碍起病两类,针对该部位的DAVF,Ⅱ型瘘仍首选手术切除治疗,Ⅰ型瘘通过血管内介入治疗可作为首选,栓塞过程中,应密切关注栓塞材料的弥散情况,以避免反流引起脊髓侧外动脉等误栓。


中国神经时讯整理  来源:长海OCIN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