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史佩元——《凤凰涅槃》的创作轨迹

 思植木 2017-01-13


史佩元老师在盆景艺术创作方面,常以独特的审美视角和灵活不拘的创作手法,在多次大型盆景活动制作表演中呈现的淋漓尽致,常给人以构思敏捷,手法独到,出其不意,拙材出奇的深刻印象和艺术效果。


    史佩元现为中国当代盆景艺术家;中国风景园林学会花卉盆景赏石分会副理事长;BCI国际盆景协会中国区副秘书长;WBFF世界盆景友好联盟中国区执委;中国盆景艺术家协会副会长,高级盆景师;江苏盆景协会联盟副主席兼秘书长;森道设计董事长;悉地国际设计总监;资深园林景观设计师;苏州虎丘万景山庄艺术顾问;苏州留园艺术顾问;苏州大学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


下图为史佩元老师创作的大型盆景《清奇古怪》


《凤凰涅槃》的创作又是他巧妙驾驭一个普通黑松桩材的独到力作。


这是一棵极为普通的斜干黑松原桩。此桩在作者多年的定向培育过程中,已将未来创作的基本构思确立下来——培育主干,适当截短横向或背道而驰的几个大分枝。


 目前主干顶枝已过度到位,分枝有序,接顶协调,过度匀称,长势旺盛,枝叶丰满。


我们分析一下作者在三处预留分枝短截的理由。


  以图片注解来分析短截的意图之一


  以图片注解来分析短截的意图之二


以图片注解来分析短截的意图之三


图片放大后,可以清楚的看到应该截短的分枝,与树干主体所要表达松韵特质的不利位置与因素。


图示注解的拿弯意义


  绑扎缠丝大力拿弯,是增加此桩灵动、苍劲、风蚀不折,本意伸张且不得不迂回探首的人文情怀。


再将以上所陈述的三点短截分枝予以酌情舍利处理。


   白泽舍利与深棕苍松龟皮形成鲜明的色彩跳跃,立刻提升了树态的古老苍劲,老态龙钟。


 树体与大自然抗争,经过顽强生存中自然整枝,虽被风日蚕蚀,但保全生命延续的迂回主线仍显勃勃生机,古松屹立。


 作者处理舍利的精巧之处,在于顺势呈现木质部的应力结构,不留人工痕迹的完整保留树干残存的木瘤、疤槽,并在较短的死枝干上,合理匀称的过度处理,且顺势制作出短小分枝,完美的达到了舍中有利,干中有节,节中有顶和虽由人作,宛如天成的效果。



 舍中有利,干中有节,节中有顶的特写。这是生与死的抗争,保全与舍去的自然抉择


 此景无需换盆,无需几架。一件构图完整、协调、稳重的松魂图呈现在我们的视线里。

        一棵顽强自我生存的有机体,托附着曾伴随它生存下来的风蚀残枝,将一生坎坷的历程,历历在目的记录、保留在自己的躯干上,还得继续前行,体现了一棵松生死,得失两种生命历程和心志境界的高大上。

       《凤凰涅槃》的意境,为我们深刻引申了不同种群的高级生物体——人的正能意志力的坚韧是需要时间磨炼去绽放的。


 照片 : 史佩元

 作者 : 张先觉    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