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少說話是一種智慧

 虹72 2017-01-14



少說話是一種智慧


希言自然。 ------《道德經》
有些人就是喜歡說話,該說的他要說,不該說的他也要說,而且還要到處開講座、發表演說,賣弄那一肚子學問。有些人,與人聊天說事,變成一言堂,整個聊天過程中自己把著說,不僅不尊重對方,而且暴露了自己的缺點。這還不算,不少人還把能說會道看成是一大特長,你看戰國時的蘇秦佩戴六國相印,張儀兩次相秦,不就是憑三寸不爛之舌謀取功名的嗎?可是想過沒有,這兩個人雖然憑一張嘴為自己博取了功名,但也因為這一張嘴丟掉了性命。所以,老子告誡我們說:“希言自然。”
什麽叫“希言自然”?“希言”,就是少說話。大道無形無聲,大道是不會用語言去發佈指示讓天地萬物遵守它的法則的。當然人不可能不說話,不過人可以少說話。少說話多做事,才符合自然之道。
其實,語言隻是表情達意的工具,其作用非常有限。天地萬物的變化都有一定的規律,並不會因為你多說了幾句話,就會發生改變,不管你怎麼說,地球照樣要自轉,太陽照常要東升西落,你說的再多,你也得吃飯、睡覺。所以,言多傷身,損耗元氣,還是少說為佳。既然如此,爲什麽有些人還是那麼愛說呢?原因在於,他們有自己的慾望,有自己的意圖,他們想表現自己,不說,心裡不舒服,說了,那份逞強的心就滿足了,飄飄然了。
可是,一個人要是爲了逞強鬥能,爲了放縱某種慾望,就去逞口舌之快,那是很危險的。這樣的人不可能長久得意,甚至會惹火燒身。古人不是說了嗎:“言易招尤,教兒孫少說兩句;詩能化俗,教兒孫多讀幾行。”所以,一個人還是管住自己的嘴為佳。
人在自然面前是很渺小的,人再強,也沒有狂風暴雨強,狂風一來,飛沙走石,暴雨一下,洪水氾濫。可是你幾時看到過飛沙走石的狂風一刻不停地颳過一整天,你有幾時看過傾盆大雨一刻不停地下過整整一天?這就是老子“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的道理。是誰在主宰這件事呢?當然是施行自然法則的天地,以天地之偉力尚且不能讓他們長久,何況在天地面前無比渺小甚至可以忽略的人呢?
所以,要少說話,尤其是那些自以為是的官話、套話、虛話、假話、廢話、屁話,最好少說。
其實,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大道在創生萬物之時,造就對萬物進行了分門別類,每一類都有共同遵守的規律,用不著你多說,說了也沒有用。你要說,惹出禍事,是你的事,與道無關。道就是公正無私的法官,它守持清規戒律,從不多說,你犯了哪一條,自己就去接受哪一條的懲罰。其實人也是被歸了類的,你的心朝哪裡,哪裡就是你的類,哪裡就是你的家。一心向道的人,自然會與有道之人在一起;一心向德的人,自然會與有德之人在一起;一心要做缺德事的人,自然會與缺德之人湊合在一起;一心要走向失敗方向的人,自然總會有失敗的原因和因素來湊合你。一心向道的人,道願意接納他,一心向德的人,德願意接納他,一心要離道違德的人,自然就有失敗的命運在等待著他。這些都是事實,更是命運發展的規律,可是有些人信念不足,偏偏不相信這一套,不相信這一套,那麼就得接受這一套的懲罰,就像一個人不相信法律一樣,膽大妄為,最後,被法律送上斷頭臺。
還是好好領悟老子那句語重心長的“希言自然”吧,少說話,多幹事,別逞強,別使氣。記住:天欲其亡,必令其狂。誰會狂?隻有逞強使氣的人會狂。
(文/龍泉道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