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化 | 周朝的那些青铜器,每一件都是国之重宝(西周篇之一)

 RK588 2017-01-14
2016-11-16 聚伙LetsGo

点击上方蓝字,来这里找志同道合的小伙伴!

我们知道,周朝设立了井田、封建、宗法、礼乐四种制度,使国家趋于稳定,成为了中华文明的奠基者。这样一个绵延800年的王朝,诞生了灿烂的文化艺术瑰宝,其中我们最为熟悉的,就是青铜器。

越王勾践剑 现藏湖北省博物馆

因为做过特殊的防氧化处理,所以在2500年后的今天依然金光闪烁、亮泽如新,保持着青铜器未经锈蚀之前的模样。


青铜器是用红铜、锡、铅的合金铸造而成,也是中国传统造型艺术之一。它不仅具有实用价值,而且还具有陈设欣赏价值。青铜器历史悠久,早在公元前18世纪的夏朝,就已经能生产很复杂的青铜器,如酒器爵、食器鼎以及青铜工具、兵器、乐器等。到商代晚期和西周早期中国青铜器达到了鼎盛时期,器物的形制和纹饰可谓五花八门。青铜器流行于新石器时代晚期至秦汉时代,以商周时代的器物最为精美,西周是青铜器发展的鼎盛时期。

今天,我们就带您看看西周时期的那些国之重器。

利簋



利簋,又名“武王征商簋”、“周代天灭簋”或“檀公簋”,西周早期。通高28厘米,口径22厘米,重7.95千克。1976年出土于陕西临潼县零口镇,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利簋器侈口,兽首双耳垂珥,垂腹,圈足下连铸方座。器身、方座饰饕餮纹,方座平面四角饰蝉纹。此种方座青铜始见于西周初年。

器内底铸铭文4行33字,其中明确记载“武王征商”之役发生在某年“甲子”日的早晨,“岁”星正当中天。这件青铜器为武王伐纣确定了准确年代,即公元前1046年1月20日,它为商周两代的划分,提供了重要的年代依据。

利簋为圆形两耳方座,这是西周出现的新式样。利簋铭文内容与中国古代文献记载完全一致。作器者名“利”,他随武王参加战争,胜利后受到奖赏,铸造这件铜器以记功并用来祭奠祖先。簋是迄今能确知的最早的西周青铜器。

何尊



何尊,西周早期,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高38.8厘米,口径28.8厘米,重14.6公斤。1963年出土于陕西省宝鸡市宝鸡县贾村镇(今宝鸡市陈仓区),收藏于中国宝鸡青铜器博物院。


何尊器身呈椭方形,圆口外侈,通体饰四道透雕的扉棱,造型典雅庄重,方圆相继,富有变化。尊上腹部饰以蕉叶纹和蛇纹,腹部及圈足饰饕餮纹,饕餮巨目利爪,粗大的卷角翘出器面;纹饰采用高浮雕与地纹相结合的表现手法,繁缛华丽。何尊是西周早期成王时的铜器,其内底铸铭文12行122字,记载了成王在其亲政五年时,于新建成的东都洛邑对其下属“宗小子”的训诰。


最早的“中国”

周成王五年的某一天,成王诵召见了文王亲信的一个后裔宗小子。成王说,你的父亲曾经效忠于文王,使文王从上天那里得到了治理天下的使命,后来武王完成了这个使命,并在洛邑建都。希望你能够效法你的父亲,继续效忠于王室。这段历史记载,粗看没有特别的地方,但历史学家们却从中发现了一个重大的史实,即武王是初步营建洛邑之后才在镐京建都的。从维护西周国家政权的角度来看,这是一次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抉择。何尊就是记载这一事件的重要物证。

尊是一种酒器,为什么叫何尊?这里的“何”指的是西周早期奴隶主贵族宗小子的名,对于奴隶主来说,受到周王的接见无疑是件荣幸的事,为了让后代铭记祖先的殊荣,何便把他受到成王接见的事迹铸刻在青铜器上,由何督造又刻有何之事的尊自然就叫何尊了。

实际上,何尊珍贵之处除了它凝重大气的造型和神秘华丽的纹饰外,更在于尊内底部发现了一篇12行共122字的铭文,记载了周成王营建洛邑,建筑陪都的重要历史事件,极具史料价值,何尊铭曰:

唯王初迁宅于成周,复禀武王礼,福自天。在四月丙戌,王诰宗小子于京室,曰:“昔在尔考公氏,克弼文王,肆文王受兹大命。 唯武王既克大邑商,则廷告于天,曰:‘余其宅兹中国,自之乂民。’呜呼!尔有唯小子亡识,视于公氏有爵于天,徹命。敬享哉!”唯王恭德裕天训,我不敏,王咸诰。何锡贝卅朋,用作□公宝尊彝。惟王五祀。



何尊铭文(部分)


铭文大意是:成王五年四月,周王开始在成周营建都城,对武王进行丰福之祭。周王于丙戌日在京宫大室中对宗族小子何进行训诰,内容讲到何的先父公氏追随文王,文王受上天大命统治天下。武王灭商后则告祭于天,以此地作为天下的中心,统治民众。周王赏赐何贝30朋,何因此作尊,以作纪念。

铭文中的“宅兹中国”就是“中国”一词最早的文字记载。

在华夏民族形成的初期,由于受天文地理知识的限制,总是把自己的居域视为“天下之中”,即“中国”,而称它族的居域为东、南、西、北四方。公元前21世纪,第一个朝代夏朝的建立,就标志着中国统一国家政权形式的诞生。应当说,这时“中国”的概念便有了确切的政治涵义。最迟从周初开始,以黄河流域为中心的华夏地区开始被称做“中国”。“中国”最初只是一个行政区划上的概念,最早出现“中国”一词的就是这件“何尊”上的铭文。围绕在“中国”周围的是北狄、西戎、东夷、南蛮等。《尚书·梓材》中也有周成王所谓“皇天既付中国民越厥疆土于先王”的记载。史书与铭文相互印证,说明周武王统治的地域为中国。

最早的“德”

何尊还是第一个出现“德”字的器物。

何尊之前的器物,无论青铜器还是甲骨文,都”德“字无心。在这之前,无论是表示得到还是表示道德,全部是无”心“,全是“得”。何尊之后的铭文,表示道德的有“心”,表示其他如人名的无“心”。证明了周王朝以德治国的理念。


大盂鼎



大盂鼎,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又称廿三祀盂鼎,西周炊器。鼎高101.9厘米,口径77.8厘米,重153.5公斤。1849年出土于陕西郿县礼村(今宝鸡市眉县常兴镇杨家村一组,即李家村)。1952年藏于上海博物馆,1959年转至中国历史博物馆(现中国国家博物馆)。


大盂鼎器厚立耳,折沿,敛口,腹部横向宽大,壁斜外张、下垂,近足外底处曲率较小,下承三蹄足。器以云雷纹为地,颈部饰带状饕餮纹,足上部饰浮雕式饕餮纹,下部饰两周凸弦纹,是西周早期大型、中型鼎的典型式样,雄伟凝重,是目前已知周朝最大的青铜器。器内壁铸铭文19行291字,记述了周康王二十三年九月册命贵族盂之事。它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



大盂鼎铭文


铭文记载康王向盂叙述周文王、周武王的立国经验。认为文王、武王得以卓越的业绩立国,主要是由于其臣属从不酗酒,每逢祭祀,认真、恭敬,而商王的亡国教训就在于沉迷于酒。由此告诫盂要效法祖先,忠心辅佐王室,并赐盂命服、车马、酒与邦司、人鬲等。盂在铭文中说明作此鼎也是为了祭祀其祖父南公。大盂鼎铭文是史家研究周代分封制和周王与臣属关系的重要史料,一向为史学家所重视。

大盂鼎造型雄浑,工艺精湛。其内壁铸有铭文19行,为研究西周奴隶制度的重要史料。大盂鼎内壁有铭文二百九十一字,其书法体势严谨,字形,布局都十分质朴平实,用笔方圆兼备,具有端严凝重的艺术效果。开《张迁碑》、《龙门造像》之先河。以书法成就而言,大盂鼎在成康时代当据首位,是西周早期金文书法的代表作。


毛公鼎



毛公鼎,西周晚期毛公所铸青铜器,高53.8厘米,口径47.9厘米,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出土于陕西岐山(今宝鸡市岐山县),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毛公鼎大口圆腹,整个造型浑厚而凝重。二立耳,深腹外鼓,三蹄足。口沿饰环带状的重环纹,饰纹也十分简洁有力、古雅朴素,标志着西周晚期,青铜器已经从浓重的神秘色彩中摆脱出来,淡化了宗教意识而增强了生活气息。


毛公鼎的高度和重量与其他殷商时期所挖掘到的巨大青铜器区别很大,但毛公鼎上刻的铭文却是当今出土的七千多件铭文青铜器中最多的,其内壁铸有多达32行498字的长篇铭文。铭文洋洋洒洒地记录了毛公辅佐周宣王,后来获得天子赏赐而铸此鼎的史实,被誉为“抵得一篇尚书”,是研究西周晚年政治史的重要史料。其书法乃成熟的西周金文风格,奇逸飞动,气象浑穆,笔意圆劲茂隽,结体方长。



毛公鼎内壁铭文


铭文书法是成熟的西周金文风格,结构匀称准确,线条遒劲稳健,布局妥贴,充满了理性色彩,显示出金文已发展到极其成熟的境地。细细品察每一行与每一字,却极为严整、丝毫不苟,可以见出作者对金文行与字的字形排列,有着超凡入圣的驾驭能力。此外,配合着这种字形弯斜排列、线条则出以圆润而质实,凝练,使每一字因此而极为稳定的中心,线条构合之际,在瘦劲之外又多出几份厚重的美。



毛公鼎铭文(部分)


大克鼎



大克鼎,又名克鼎、膳夫克鼎。,高93.1厘米,口径75.6厘米,重201.5公斤。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出土于陕西省扶风县法门寺任村,收藏于上海博物馆。


大克鼎是周孝王时大贵族克为颂扬国君、祭祀祖父所铸,形体巨大,是仅次于大盂鼎的西周第二大青铜器。造型宏伟古朴,鼎口之上竖立双耳,底部三足已开始向西周晚期的兽蹄形演化,显得沉稳坚实。口沿饰兽面纹,腹部饰波曲纹,线条雄浑流畅。


鼎内腹壁铸有铭文2段,共28行290字,前段14行有阳线格栏,后段格栏制范时除去。洋洋洒洒,无论在布局书写上、还是铸造效果上都十分精美,字体工整而不失灵动,笔势圆润而不失劲健,呈现出一种雍容舒展的风尚。大克鼎出土于清末金石学和金石书法鼎盛时代,故其铭文书法在当时倍受推崇,堪称西周大篆的典范之作。



大克鼎铭文(部分)


铭文内容大意可分为两段,主要叙述克依凭先祖功绩,受到周王的策命和大量土地、奴隶的赏赐。前段是克歌颂祖先师华父谦逊的品格和美好的德行,能够辅弼王室,靖远安内,周王追念其功绩,任命师华父的孙子克担任王室的重要职务膳夫,出传王命,入达下情;后段是周王的册命辞,重申了对克官职的任命,并赏赐礼服、土地、奴隶、僚属和乐队,于是克叩拜谢恩,称颂天子的美德,乃铸造大鼎歌颂天子的美德,祭祀祖父的在天之灵。这篇铭文历见著录,流传有绪,一向被视作研究西周经济制度和奴隶制度的珍贵史料。行文妥贴,充满了理性色彩,显示出金文已发展到极其成熟的境地。细细品察每一行与每一字,却极为严整、丝毫不苟,可以见出作者对金文行与字的字形排列,有着超凡入圣的驾驭能力。此外,配合着这种字形弯斜排列、线条则出以圆润而质实,凝练;使每一字因此而极为稳定的中心;线条构合之际,在瘦劲之外又多出几份厚重的美。


考古界把今天介绍的后三件青铜器——大盂鼎,毛公鼎和大克鼎称为“海内三宝”,可见其文物价值之高。


好了,关于周朝青铜器的西周第一篇介绍就到这里,大家敬请期待续篇。


—— END ——



相关精选文章推荐



文史 | 这个正在展出的中印雕塑展,是今年中国最盛大的特展(印度篇)


见识 |这个正在展出的中印雕塑展,是今年中国最盛大的特展(中国篇)




正在浏览此文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