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伤寒论》“痞证”浅识

 乐山有大佛 2017-01-15

1 痞证的概念


痞,其名始见于《内经》。如《素问·五常政大论》说:“备化之纪……其病痞”;“卑监之纪,……其病留满痞塞”; 同书《至真要大论》说:“太阳之复,厥气上行,……心胃生寒,胸膈不利,心痛痞满”。但有论而简,仲景在《伤寒论》中,详辨痞证之源流,精审痞证之治疗,其中治疗痞证诸方,尤为后世医家极力推崇,并广泛运用于临床。


痞,其病状主要表现于心下 (胃脘部) ,故又称心下痞。仲景在《伤寒论》中做了明确描述。《伤寒论》149条:“但满不痛者,此为痞”;151条“脉浮而紧,而复下之,紧反入里,则作痞,按之自濡,但气痞耳”;157条生姜泻心汤及158条甘草泻心汤之症状描述中,又见“心中痞硬”。据以上条文中可以测知,其临床表现以心下痞塞,满闷不适,但胀无痛,按之柔软,或见心下硬满为特点。


2 痞证的形成原因


在《伤寒论》中,仲景对痞证的形成原因,做了详尽的阐述,可归纳为如下3点。


2. 1 太阳病误下致痞


病在太阳,本应取汗而解,而医者误用攻下,致中阳损伤,无形之邪气内陷,结于心下而成痞证。此为伤寒痞证形成的主要原因。《伤寒论》151条: “脉浮而紧,而复下之,紧反入里,则作痞,按之自濡,但气痞耳”。244条: “太阳病,寸缓关浮尺弱,其人发热,汗出,复恶寒,不呕,但心下痞者,此以医下之也”。


2. 2 少阳误下致痞


病在太阳不解而内传少阳,正邪分争,少阳机枢不利,法当以和解投之,误用戕伐,中焦阳气受戕,邪陷心下而致痞满之症。149 条云:“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证具,而以他药下之,……但满不痛者,此为痞,半夏泻心汤主之”。


2. 3 脾胃虚弱,外邪内陷致痞


《伤寒论》157条:“伤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者,生姜泻心汤主之”。伤寒应汗而汗之,乃属正治之法,但因脾胃虚弱,以致汗出邪气不从外解而内陷,留结心下而成心下痞满。


总之,伤寒之痞,以误下为多,其病机多为脾胃虚弱,外邪内陷,以致无形之气结于心下,从而脾胃运化失职,升降失常。




3 类证鉴别


3. 1 小结胸


结胸与痞证,俱可由误下而致。而结胸之重者,从心下致少腹硬满而痛,与痞证不难鉴别。但结胸之轻者,与痞证极为相似,常易混淆,且自我无疼痛之感。为区别二者,仲景在 《伤寒论》中,对小结胸证作了特征性描述。138条:“小结胸证,正在心下,按 之则痛,脉浮滑者,小陷胸汤主之”,为诊断与鉴别诊断提供了依据。小结胸证乃因内陷之热邪与痰饮相结,属有形之实邪结于心下,虽外无疼痛,但按之必有疼痛之感; 而痞证,多由误下之后,脾胃虚弱,外邪乘虚内陷,气机阻滞,升降失其常度,以致无形之气结于心下,按之终无疼痛之感,所以小结胸与痞证,按之痛与不痛,是鉴别的关键。


3. 2 蓄水证


《伤寒论》156条“本以下之,故心下痞,与泻心汤,其痞不解,其人渴而口燥,烦,小便不利者,五苓散主之”。伤寒本无可下之证而反下之,致使膀胱气化失职,水饮内停,若饮邪上干胃腑,亦见心下痞。此与伤寒误下而致里虚气结之症,又有不同。前者水饮内停,故虽与泻心汤疗痞而痞不解,水饮不除使然。其鉴别在于: 蓄水而致心下痞,在于膀胱气化失职,水饮内停,气不布津,必见口渴而小便不利,并以此为主,伤寒痞证多由里虚气结,故以心下痞为主要见证。


4 伤寒痞证的分型治疗


仲景在《伤寒论》中,对痞证提出了多种治疗方法,现归纳分型如下。


4. 1 热痞


4. 1. 1 热痞之辨


《伤寒论》154条:“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本证之痞,以邪盛为主,邪盛则实。心下者,中焦脾胃之领地。“实则阳明”,阳明者胃也,故热痞乃无形之邪热结于胃腑,导致气机阻滞,而成痞塞不通之证。其痞属热属实。


热痞之临床见证仲景提出了心下痞,按之濡,关脉浮,但若单凭以上3个症用大黄黄连泻心汤,则难矣。由于其痞为邪热结聚胃中,除上3个症外,应有口渴,口臭,大便秘结,小便黄赤,苔黄等一派胃中热盛之形症为是。观《金匮要略》以此治疗阳盛之吐血,衄血,亦可明知。


4. 1. 2 热痞之治


对于热痞的治疗,仲景立大黄黄连泻心汤一法,其目的在于清泄胃热以消痞。所以虽云泻心,实乃泻胃。是方以大黄泻热开结消痞为君,用苓、连泻心胃之火为臣,三物合用,其清泄之力倍之而效速。其汤法以沸水浸渍片刻绞汁者,取其轻清上达以清无形之热邪,不在通泄有形之热结。为此,亦可见仲景制方之妙。


【案例1】王某某,男,37岁,公务员。初诊日期: 2009-06-17。主诉: 腹胀近10天。时值初夏时分,该患者平素喜好辛燥之物。近10d来,自觉胃脘部胀满不适,大便溏而不爽,日二行,观其体丰而面略赤,按之心下,无硬无痛,舌质红,苔黄厚而少津,脉滑大。思之: 此乃热结中腑,虽有便溏,实为热客胃腑,升降失常,予以大黄黄连泻心汤加味,黄连10g,黄芩15g,大黄9g,厚朴10g,2 剂。


再诊,痞闷不适消其大半,大便虽溏而便时爽利,舌红,苔稍黄而津生,仍予上方,减大黄至6g,2剂,后询之药尽而愈。




4. 2 寒痞


前贤论伤寒痞证,鲜见寒痞之说,但仲景之语,言简易赅,每意在言外。今细读仲景之论,特立寒痞一证。


4. 2. 1 寒痞之辨


此所谓寒痞,是指伤寒误下或数下,以致脾阳虚损或脾阳素虚,邪从寒化内陷或阳虚而寒从中生,从而形成脾运失职,升降失常,其浊阴留结心下而致心下痞寒不适。前论热痞以邪盛为主,此则为正虚为主。《伤寒论》163条: “太阳病,外证未除,而数下之,遂协热而利,利下不上,心下痞硬,表里不解者,桂枝人参汤主之”。此条为下列兼表证未罢而设,但心下痞硬亦为必有见证。桂枝人参汤,亦即理中汤加桂枝,桂枝在于解表,理中汤在于温中散寒,故知其痞原由太阳虚寒而成,由是观之其痞症亦可由阳虚内 寒而致。陆渊雷《伤寒论今释》云: “痞有虚实,邪气为痞,宜用疏利,若胃中虚寒,客气冲逆而为痞者,攻之有害。古方泻后隔痞用理中汤。”此亦说明伤寒之痞可由中虚而寒生,故其治当温。


寒痞本于太阴虚寒,其痞证除心下痞满之外,又或吐,或利或小便不利或胸中痹,但应见脉沉细,四肢不温,倦怠少气,语音低弱等虚寒之象,故陆渊雷《金匮要略今释》又云: “人参汤即理中汤,其主证为心下痞满,小便不利,或急痛,或胸中痹。”


4. 2. 2 寒痞之治


脾阳不足,浊阴不降而留结心下致心下痞,当以温中消痞为法,方用理中汤 (亦即桂枝人参汤方去桂枝) 。是方以人参扶正气以治心下痞,伍干姜、白术振奋阳气以化阴结,甘草调和诸药,四物合用,使正气盛,而阴结散,脾阳复而痞自消。


4. 3 寒热痞


仲景在《伤寒论》中,对寒热痞作了详尽的论述,其遣方用药别具特色,实为医林之楷模。


4. 3. 1 寒热痞之辨


前论痞,热痞属实,寒痞属虚,而寒热痞证,乃寒热挟杂,虚实相兼为患。其痞之因,多由失治或误治,以及外邪乘虚内陷,脾胃功能失调,升降失常,寒热错杂之邪干于中焦,气机不得宣通而成心下痞。虽然其病机复杂,但细究之,仍以虚为本。虚者,脾胃阳气不足也。《伤寒论》157条:“伤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硬……”; 158条“……此非结热,但以胃中虚,客已上逆,故使硬也……”。对其作了详尽的论述。




4. 3. 2 寒热痞之治


虚则当补,实则当泻,热者当清,寒者当温,清浊不分者,又当复其升降,故其大法应以寒热并投,攻补兼施,阴阳并调,仲景根据邪正之盛衰,寒热之多少而立以下3法。


(1) 降逆消痞法: 方用半夏泻心汤。本法之见症,除具寒热痞共有之症外,应以呕吐为主,方中以半夏为君,重在降逆止呕,用黄连、黄苓苦寒以泻热,干姜辛热散寒,人参、甘草、大枣补益脾胃,诸药合同,俾寒热去,阳气复,逆气降,阴阳和。


(2) 散饮消痞法: 《伤寒论》157条: “伤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者,生姜泻心汤主之。”本条重点有脾胃不足,水饮内停,健运失职。水谷难消,停滞中焦,运化失职,故见干噫食臭,水饮下流肠道,噜噜有声,故如闻雷鸣,清阳不升则利下不止。所以,此法之关键在于干噫食臭,肠鸣较剧。其生姜泻心汤,即半夏泻心汤减干姜而加生姜,其目的在于宣散水饮,复其升降之职,仍属辛开苦降,寒热并投之方。


【案例2】仇某某,男,45岁,务农。主诉: 脾切除术后7日,腹胀。因患肝硬化而作脾切除术,术后7d许,胃脘胀满不适,恶心呕吐,纳差、便溏日十数行,腹中噜噜有声,西医投以助消化之药而不愈,又请中医以健脾益气之方治之仍如旧,邀余诊之。见患者面色淡黄,舌质边尖红,苔白厚,按之心下及腹部柔软,即予以半夏泻心汤2剂,服后除呕吐稍减外诸症如旧,改投仲景生姜泻心汤2剂,人参10g,黄连10g,黄芩10g,半夏15g,干姜9g,生姜20g,炙甘草3g,大枣20g。


服后再诊,大便已成形,呕恶已除,痞证已消。前用半夏泻心汤虽可,但该患者乃肝病及脾、脾失健运,水饮内停,下走肠道,法当升清降浊散饮,故加生姜散饮而效速。由是观之,仲景之论遣方之精纯。


(3) 补中降逆法: 本法重在调中补虚,与上两法相比,脾胃虚弱更进一层。《伤寒论》158 条:“伤寒中风,医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数十行,痞不化,腹中雷鸣,心下痞硬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医见心下痞,谓病不尽,复下之,其痞益盛,此非结热,但以胃中虚,客气上逆故使硬也,甘草泻心汤主之。”伤寒误下致痞,复下之,犯虚虚之戒,清阳下流无度而利甚,逆者更逆,而痞益剧。故本法关键见症在于痞与利甚,其病机仍为寒热互结,虚实并见,故在半夏泻心汤的基础上,重用甘草以调中补虚而成甘草泻心汤。


仲景治寒热痞证3方,虽侧重不同,但俱从一方进退而来,或加或减,丝丝入扣,诚良方也。


综上所述,伤寒之痞证,多由失治误治而成,又以误攻者为多。其本为脾胃亏损,邪气内陷,运化失职,升降失常。仲景论痞证之治,从热、寒、寒热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虽寒痞记述较少,但亦不可忽略。观《伤寒论》,兼见心下痞者亦不少,但由于治其本病而痞自解,不作痞证治疗。




【本文来源:郭天禄,郭宇琪.《伤寒论》“痞证” 浅识[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34(2):7-9.】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