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文化丛谈第三部:王亥演易密境【5】

 易学的探索 2017-01-15

文化丛谈第三部:王亥演易密境【5】

 

周文王不曾演易,演易的是舜帝


    清华简《宝训》关于舜的一段话是:“钦才,勿轻!昔舜旧作小人,亲耕于鬲茅。恐,求《中》。自诣氒志,不违于庶万眚之多欲。氒又施于上下远埶,迺易立埶诣。测侌(阴阳)之勿,咸川不(逆)。舜既得《中》言,不易实,覍名。身滋备(服)惟允,翼翼不解,用作三降之德。帝尧嘉之,用受氒绪。”

    其中“氒又施于上下远埶,迺易立埶诣。测侌(阴阳)之勿,咸川不(逆)。舜既得《中》言,不易实,覍名”一句话,极其重要。

 

    “昔舜旧作小人,自诣氒志,不违于庶万眚之多欲。恐,求《中》。”“小人”指普通百姓、普通人。作为一名普通百姓的舜,研究当时的易经《中》,这里告诉我们的是:舜是作为普通百姓研究和掌握了易经的第一人。这打破了历史上长久以来的一个认识,认为《易经》是王室之物,只有统治者才有学习和掌握它的权利。舜之前是尧。黄帝传位给高阳(颛顼帝),高阳传高辛(帝喾),高辛传挚,挚传放勋(帝尧),尧传重华(帝舜)。颛顼是黄帝的孙子,是黄帝直系第三代、第二个王。帝喾与颛顼是同一代人。挚做王的时间很短就把王位给了同一辈分的尧。尧是黄帝直系第四代,第五个王。在黄帝直系四代人统治天下期间,有一个非常特殊的现象,即隐遁之风盛行。《庄子》中记载了一个人物许由,就是挚与尧禅位期间的事情,《尚书》中记载的尧舜禅位、舜禹禅位,都是当时的真实情景。王之间如此,各部落、方国中,放弃王位、禅让王位,也是一种普遍现象。造成这种视王位为脏物现象的原因有两个,一是私有制的萌芽,我们在《揭秘山海经》中讲到过易经中的遁卦:“肥遁,无不利”,“畜臣妾吉”,备足臣妾,备足财与物,然后去隐遁。二是传说中黄帝修道所开风气。人生第一要事,是修道、得道,而不是去当官、做王。在中国,什么是修道、得道?就是研究和掌握易经,进入人与自然的自由境界。在黄帝影响下,隐遁修道者很多,成为易经流落山林、民间的一大渠道,也应该是舜作为普通百姓能够得到易经资源的渠道来源。
   
    “氒(厥)又(施)于上下远埶(迩),迺易立(位)埶(迩)诣。”李学勤解释说:“舜施政于上下远迩,总要设身处地,就近考察。”李学勤的解释是错的。我们认为,这指的正是上古时期的一次演易行为。简文“易立”,《释文》已指出即“易位”。这个“易位”,不是“特指尧拔擢舜,命其为司徒”,而是针对了“测侌(阴阳)之勿”,即“测阴阳之物”,是对“测阴阳之物”的易位。什么是测阴阳之物?就是易经,就是后世所称的易经,清华简《宝训》中周文王所称的《中》。《兑易》之前,易有《连山易》、《归藏易》、《周易》三种。三千年间,《连山易》、《归藏易》,始终是中国文化中的巨大谜团。《周礼·春官·大卜》载:“(大卜)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其经卦皆八,其别卦皆六十有四。”其经卦、别卦,数相同、序位不同。《连山易》、《归藏易》,乃至当时的“周易”中,八个经卦,分别应该是怎样的序位?始终是演易者、普通的易经研究者要解决的问题。清华简《宝训》中,周王文要把《易经》以书简形式传授给周武王时,交代给武王说:“舜根据自己的意思,将《中》的序列施行了上下远近的重新安放,尤其是将乾卦的位置,换位于近处,就是舜的意思。”

 

    “测侌(阴阳)之勿,咸川不(逆)。”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易经》与传世的王(弼)本不同,有些字不同,如:“孚”作“复”、“谦”作“嗛”、“征”作“正”。有些卦名不同,如:“乾”作“键”、“坤”作“川”、“否”作“妇”、“离”作“罗”等。帛书《易经》六十四卦,分八宫排列,每宫八卦,按八卦相重的原则排列。八宫之顺序为:键宫、根宫、习赣宫、辰宫、川宫、夺宫、罗宫、筭宫。每宫上卦不变,下卦从本宫卦列首开始,以下的次序为:键、川、根、夺、习赣、罗、辰、筭。帛书《易经》六十四卦卦序,仅仅四卦(键、恒、筭、中复)与王本相同。其余六十卦的卦序都不相同。帛书《系辞传》中“象”字作“马”字;“易有太极”作“易有大恒”;“易与天地准”作“易与天地顺”;“夫易,开物成务,冒天下之道”作“夫易,古物定命,乐天下之道”;“显诸仁,藏诸用”作“圣者仁,壮者勇”;“乾以易知,坤以简能”作“键以易,川以简”等。帛书《易经》川卦彖辞:“川:元亨,利牝马②之贞,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利,西南得朋,东北亡朋,安贞吉。”这里的川卦的“川”,为卦名,通行本作坤卦。《玉篇》认为“川”就是古“坤”字。“测侌(阴阳)之勿,咸川不(逆)”中的“川”,就是帛书《易经》中川卦的“川”,就是通行本《周易》中的坤卦。

 

    “测侌(阴阳)之勿,咸川不(逆)。”在舜之前,测阴阳之物的《中》,大都是首重坤卦,不是重视乾卦。“氒又施于上下远埶”,是舜将《中》中的乾卦试着做远近易位,试着放到不同的卦位上,最后“迺易立埶诣”,最后将乾卦安放在了前面最近的位置。我们知道,易经中有“先天”、“后天”概念,《易传》云:“先天天弗违,后天奉天时。”北宋以后出现有《伏羲先天六十卦方圆图》以及《先天八卦图》、《后天八卦图》。“天”指的是《易经》中“乾卦”的“乾”。从清华简《宝训》中周文王介绍舜的故事来看,最初“先天”、“后天”概念的出现,是发生在舜的身上。“先天”、“后天”概念,看似简单的八个经卦的排列问题,却也是演易上的大问题,是易经八卦推演中把乾卦放到前面的位置上还是放到后面的位置上的问题,是先安置乾卦还是后安置乾卦的问题。先安置乾卦,即称作先天;后安置乾卦,即称作后天。我们今天常常看到的《伏羲先天六十四卦方圆图》即先天。而《连山易六十四卦方圆图》、《归藏易六十四卦方圆图》则属于后天。

 

    “舜既得《中》言,不易实,覍名。”周文王继续介绍舜对于《中》的改变。《周礼·春官·大卜》载:“(大卜)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其经卦皆八,其别卦皆六十有四。”“其经卦皆八,其别卦皆六十有四”,即“不易实”这是任何一位演易者都不能改变的,舜也没有改变。舜却首次以乾卦为首卦,将乾卦放到了最前面、最近的位置,并且将易经改变了名称,将《中》不在称作《中》,而称作《易》。“不易实,覍名”,即“不易实,变名”。

 

    《周易·系辞》载:“易之兴也,当殷之末世,周之盛德邪?当文王与纣之事邪?”《史记·周本纪》载:“西伯即位五十年,其囚羑里,盖益《易》之八卦为六十四卦。”《汉书·艺文志》载:“《易》曰:宓戏氏仰观象于天,俯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至于殷、周之际,纣在上位,逆天暴物,文王以诸侯顺命而行道,天人之占可得而效,于是重《易》六爻,作上、下篇。孔氏为之彖、象、系辞、文言、序卦之属十篇。故曰:《易》道深矣,人更三圣,世历三古。”《易纬·乾凿度》说:“垂黄策者羲,益卦演德者文,成命者孔也”。古人把演易的实质,放在把八经卦重为六十四卦上,“盖西伯拘而演《周易》,把“文王重卦”作为文王演易内容。

 

    清华简《宝训》告诉我们的是:周文王不曾演易。“朕闻兹不旧,命未有所延。”周文王去世之前,得到《易经》的时间不长,他没有足够的时间演易,他只是获得了舜的易经资料《中》,他只是学习、研究了舜留下的易经《中》。周文王在清华简《宝训》中告诉我们:演易的人是舜,是舜将《中》的卦序做出了演易性质的变易与调整。清华简《宝训》告诉我们的是:《周易》不是周代的产物,易经的历史要久远得多,在商代之前,在夏代之前,在尧舜禹时代,就已经是普通百姓可以学习、研究和掌握。清华简《宝训》本身的价值,还解决了周代以前上古时期易经就已经存在的自古缺少典籍证据的证明材料。清华简《宝训》的发现,可以使我们的易学史,直接推到远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