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想要孩子成为作文和演讲高手,这个时期千万别错过!

 Shilangguo 2017-01-15

◆ ◆ ◆ ◆


前言

6岁的红红是幼儿园大班的孩子,红红不仅长得可爱更讨人喜欢的是还有一双巧嘴!不仅逢人就叫,特别会讨长辈欢心,更重要的是,她想表达的观点都条理清晰、有时候父母在讨论问题的时候,红红还能蹦出一些意想不到的词汇,发表自己的观点,相比邻居家比她大2岁的姐姐会说多了,虽然姐姐都上小学了,可每次说话都感觉怯怯的,十分费劲,难道表达能力真的是天生的吗?

◆ ◆ ◆ ◆



学龄前是培养孩子语言表达能力的

最佳时期


0—1岁:语言储存期

孩子语言的学习是从听觉开始的。小baby在妈妈肚子里,听觉系统就开始运转了。一岁前孩子听到悦耳的声响越多,父母的声音越多,那么他/她在语言爆发期的表达越顺畅,语言能力更强,心理也自然越健康。

1—2岁:补充表达期

1岁以后,孩子能组织简单的语句,包括主+谓、主+宾或省略主语的动+宾等结构等,我们称为“电报句”。这时孩子表达的语句可能并不完整,需要特别亲近的人才能理解他们的意思。爸妈要引导孩子,帮助他们将表达内容补充完整,多向孩子提问、反复确认,诱导他们主动表达。

2—3岁:完整表达期

2岁以后,孩子能说出完整的句子,能够描述味觉、温度,甚至描述人的外貌、情绪、品质。这一阶段孩子的自我意识增强,很容易变成“好奇宝宝”,家长在耐心解答他们问题的同时,还要多引导他们与陌生人进行沟通、学会“谢谢”“您好”“再见”等礼貌用语。

3—6岁:顺畅表达期

3岁以后,孩子的语言能力逐渐从简单句向复合句过渡,词汇也更加丰富,语言逻辑性变强,与外界的交流几乎没有问题。这个阶段是孩子语言发展从外部语言转换为内部语言的关键阶段。父母要多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观点,发挥好自己的榜样作用,当孩子出现表达断片、临时短路时,不要帮助,给他们时间自己补充,同时也要给孩子创造一个标准、丰富的语言环境,孩子都是从模仿大人开始,所以长辈们一定要注意自己日常语言表达。


循循渐进,教学相长

孩子语言的学习是从听觉开始的。小baby在妈妈肚子里,听觉系统就开始运转了。一岁前孩子听到悦耳的声响越多,父母的声音越多,那么他/她在语言爆发期的表达越顺畅,语言能力更强,心理也自然越健康。


培养孩子想象力和发散思维


学龄前孩子好奇心强,思维正处于跃跃欲试阶段,因此培养孩子扩散性思维就成为语言教育的重要部分。家长可以诱导孩子去想象,如:今天天空中的云像什么?如果现在下雨了,咱们没带伞怎么办?所有的问题没有固定答案,多问几次,可以锻炼孩子和外界沟通能力,同时也培养孩子的多方位思考问题的能力。



“……奶奶这件衣服你觉得怎么样、妈妈今天做的菜跟以前有什么不同……”在不同的场景里给孩子提供不同的问题,不仅能培养孩子的思维发散能力,还可促进孩子更自觉留心观察周围事物,为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提供了最好的素材,毕竟作文和演讲都来源于生活之中。



多带孩子出门,开拓眼界


不要想着孩子还太小,带孩子出门旅行完全记不住,其实这种想法是不对的!多带孩子出门,让他们和大自然、社会亲密接触,每一件经历都将存储在他们的脑海中,一旦遇到相似的场景便会自动调出,抓住时机引导孩子去复述自己的所见所闻、旅行感受、阅读感受,这是锻炼他们语言表达能力的绝佳时机,这么好的机会,父母一定要学会好好利用,必要时,每次旅行回来可以给孩子布置个小作业,加深他们的印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