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蜀记忆|锦绣丝织,巧夺天工——蜀锦

 木头1018 2017-01-16

丝路大展持续火热中,不少观众来成博知道了好多驰名商标:作为敦煌名片的“飞天”,出品必属精品的“翟家窟”......请问各位客官,你们听说过“蜀郡造”吗?


啊?您不知道?这可是丝路上的国际潮牌啊!作为蜀地的驰名商标,该标签在几千年前就已经“注册”,但凡印有相关标签的产品哪个不是被夸上了天?一旦到货,分分钟就被一抢而空!小编只想用一句名言概括这盛况:这地主家也没有存货啊!


想要了解品牌故事?想要买一件回家送亲友?既然您诚心要照顾生意,那小编就先给您介绍“蜀郡造”旗下最受欢迎的人气产品——蜀锦吧!



材料还是纯天然的好



蜀地怎么就出了这么好的锦呢?追根溯源,我们还是先从原材料说起吧。


沃野千里,气候温湿的天府之国非常适合养殖蚕,早在新石器时期,老祖先们就享受到了蚕丝带来的好处,久而久之便产生了对蚕的崇拜,所以他们在一些祭祀中刻画和塑造蚕的形象来表示自己的敬意,甚至连取名也是因为蜀字的甲骨文就像一个人在整理桑蚕而称作蜀国,同时,作为原材料“供货商”的蚕虫也为蜀锦技艺的萌芽铺垫好了温床。就在这样一个全民尚蚕的氛围里,蜀锦在战国时期的纷乱中诞生了。



▲蜀锦


古代蜀人选用最好的天然材料,用智慧和勤劳创造出了这样精美的产品,使中国成为了世界上最早饲养家蚕,发明缫丝和织绸的国家。


我们可能很难考据战国时期的人们对蚕的了解程度,但是从这件汉代的鎏金铜蚕可以看出汉代人已经对养殖蚕有了足够的心得。



▲鎏金铜蚕


鎏金铜蚕,全身首尾共计九个腹节,胸脚、腹脚、尾脚均完整,体态为仰头或吐丝状,制作精致,造型逼真。这足以说明当时人们通过蚕桑生产已熟悉蚕的生理结构,对于原材料的采集工艺也有了成熟的套路。


此时正是蜀锦“发迹”的汉唐时期,蜀锦坐上中国名锦的第一把交椅,开启了自己的黄金时代。



这技术,绝了!



养蚕获得原材料固然很重要,但是要把它们组合起来,形成丝织品,可就要考古代工匠们的技艺和智慧了。


两汉时期成都经济繁荣,号称“天府”,“列备五都”,迎来丝织业发展的高峰,纺织工艺已达到了全球领先水平,而这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与工艺水平在全世界都为罕见。


为什么会这样说呢?先看这件“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护膊吧。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护膊


这件汉晋时期的护膊采用经线提花的织造方法制作,以宝蓝、绛红、草绿、明黄和白色等五组色经织出星纹、云纹、孔雀、仙鹤、辟邪和虎纹,其花纹之间贯穿两排隶书“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用文字的形式记录了天相,同时寄予了美好的寓意。


本次展出的“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护膊是复制品,尽管现在的人已经尽力去重现这件文物的风采,但是却还是和原件有一定的区别,从这一点足以见得其工艺水平之高超,而上面用文字所记载的五星聚集的天文奇观也为后人研究形象留下了依据。


不仅是天文学,在蜀锦的纹样和绣字中,我们还能看到历史的痕迹。



▲“千秋万岁宜子孙”锦枕


与 “千秋万岁宜子孙”锦枕同时出土的还有一件“王侯合昏千秋万岁宜子孙”锦被,它们共同讲述了一个广为人知的故事:刘备的儿子刘禅(王)与张飞(封西乡侯,死后追封桓侯)的女儿合婚,故而称作“王侯合昏”,而后半段的文字则是古人对此的美好祝福。这件蜀锦和“五星出东方利中国”一样,不仅承载着蜀地精湛的技艺,还将一段的过往融合在了丝绸之上,留给后人一个了解古代历史的凭证。


这些蜀锦都是从锦官城里日夜不休的织机中诞生而来的。为了完成如此卓越的设计,蜀地制造出了中国也是世界古代科技的伟大发明——织机。



▲老官山织机


2013年在成都老官山出土四部西汉织机模型,应是文献记载中的汉代蜀锦织机模型,也是迄今所知年代最早的提花织机模型,代表了当时中国乃至世界纺织、织锦技术的最高水平。


而为了制造前文提到的两种颇为复杂的产品,蜀地制造出了不少专门“攻克”这种技术难题的织锦机,如多综多蹑织机。


这是一个十分神奇的机器。它像是电脑一样将所需的纹样进行“编程”,那些复杂的操作成为了黑匣子里的程序,这使得织机的操作变得十分简单,无论是老人还是小孩,都能够顺利上手。


近代才能做到的数字信息科技在遥远的中国古代就已经被古人创造了出来,实为令人惊叹。那时候的人们用简单的木头就做出了这么多能够加快生产速度的机器,丝毫不逊色于现在的电子设备,咱们真是不得不佩服先辈们的能耐啊!



变着花样地给你好看



面料过关,织造细心只是蜀锦最基本的制造要求,这些因素使得蜀锦在汉代备受欢迎,其地位达到了前人未有的高度。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河南道的开辟带给了蜀锦更多向外流通的机会。这条长江以南的商道沟通着蜀国与外界,使得蜀锦声名远播。在今天的考古发现中,这条河南道上的蜀锦出土数量是非常之多的。


而到了唐代,丝绸之路的繁荣让更多的文化和艺术得到交流,蜀锦的制造商们开始思考应该如何延续蜀锦的“生命力”。为了达成这个目的,他们开始大量吸收通过商道传来的外来文化并不断创新。


展览中的一件是来自唐代的“黄地花瓣团窠鹰纹锦”。在那个时候,蜀锦图样深受西域影响,这件蜀锦上的联珠纹是唐代纹样中最有代表性的一种。团纹四周上像是联珠一样的小圈圈,就是源于波斯萨珊王朝的联珠纹,也是让整个产品呈现出异域风情的关键元素。


实际上,这种连珠纹的存在已经很久了,但是能让这种花样与花和兽相结合,成为另一种绝美纹样的人却在唐代初期才出现。他就是窦师纶。


唐代初期,时任益州的最高行政长官的窦师纶对蜀锦纹样动了心思。他在传统蜀锦制造艺术之上,融合吸收外来的纹饰特点创造了一系列新的蜀锦纹样,这些纹样新奇好看,风靡一时。因窦师纶封“陵阳公”,所以这些“横空出世”的蜀锦纹样也被称之为“陵阳公样”。


陵阳公样的主要花式有瑞锦(多面放射对称的变体花卉)、对雉、斗羊、翔凤、游麟等等,一方面突破了六朝的传统纹样,使得纹样更加长彩奇丽,另一方面也不同于波斯、粟特纹样的单调、静止,穿插组合祥禽瑞兽、宝相花鸟,使得图案更加更加活泼而富有生气。


▲黄地刺绣宝相花纹鞍鞯


本次展品中有一件“黄地刺绣宝相花纹鞍鞯”,它虽然不是蜀锦,但是这种以刺绣的方式来表现宝相花的形态的方式与同时期的蜀锦宝相花的形象非常相似,大家可以从这件展品中对陵阳公样的精美有所认识。


如果您觉得蜀地盛产蜀锦,所以咱们这儿能出土大量文物的话,那您一定会大跌眼镜。小编不得不告诉你们,以上提到的蜀锦都不是从成都出土的!而且在成都几乎没有保存下完整的蜀锦。


这是为什么呢?


我们一开头就说了,这里气候温和湿润适合养蚕,但是这样的环境却非常不利于织锦保存,而在新疆这种干燥的地方,蜀锦就得以“幸存”。



▲黄色龙纹绮


本次展出的有一件出土于新疆的 “黄色龙纹绮”就是“幸存者”之一。和它一模一样的另一件蜀锦上有一小布条,上面写着 “双流”字样——没错,那就是咱们成都双流的标志,这也是我们蜀锦在汉代存在并远销西域的最好证明。


这件代表陵阳公样的最高水准的锦缎是一件标准的唐代蜀锦,其图样为联珠纹中配上两条对称的龙,图案简练,给人以静中有动之感,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宝相花纹饰。这是魏晋南北朝以来伴随佛教盛行的流行图案,在隋唐时期风靡一时。宝相花纹饰被广泛应用于织锦、铜镜以及瓷器的装饰上,含有吉祥、美满的寓意。



全世界,均有销售



听了这么多,您一定很好奇,哪里能买到这么好的产品了吧?


答案就是——丝绸之路能够通向的所有地方!


古代的成都位于南方、北方、海上三条丝绸之路的交汇处,商旅来往频繁,商人们看到世界顶级水平丝织品,毫不犹豫带回去做买卖,蜀锦的名气开始渐渐远播。而从未见过如此精美花样的西域小伙伴们惊呆了,纷纷向中国发来订单,一时之间三条丝绸之路上都能看见蜀锦商人的身影,大家都赚得盆满钵满。蜀地的织锦技术之高由此可见一斑。


巧夺天工,精心制作。这是“蜀郡造”的品牌理念,也是蜀锦能够深受人们喜爱的核心原因。而将这个品牌上升到“国际潮牌”地位的功臣正是这条承载着中西交流任务的伟大商道。而这条商道被现代的考古学家命名为丝绸之路,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蜀锦给它来到的无限活力。


说到底,是谁成就了谁呢?或者说,蜀锦和丝绸之路原本就是命运共同体呢?如果没有蜀锦,丝绸之路还会像现在这样知名吗?这些值得思考的问题就留给即将前来成博看展的您吧!


锦绣丝织,巧夺天工。蜀郡西工,物华天宝。

冶铁兴盛,远销西南。燹公之盨,大禹传说。

良渚玉琮,邂逅古蜀。丝路交汇,魅力之都。

“古蜀记忆”文物系列,未完待续



【资料】由成都博物馆提供,并获得授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