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歌艺术探美(五)诗歌与绘画

 瀞舒凝兰 2017-01-17


诗歌艺术探美(五)诗歌与绘画


作者:卢善庆

朗诵:彭鹭

今天我们再来谈谈诗歌艺术探美的第五个部分

诗歌与绘画

          

诗歌和绘画在传媒介、表现内容和表现方法等方面确实有着显著不同。绘画是靠色彩、线条、明暗等变化来描绘形象,而诗歌是通过语言文字来描述生活场景的。绘画比之于诗歌,显然更富于形象的直接性、具体性和立体性;而诗歌虽然在直接、具体、立体上不及绘画,但诗歌表达的意境场景有时更丰富,是绘画无法达到的。这就是二者的区别,也就是说:诗歌是时间艺术,绘画则是空间艺术。

诗人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然亦有画手所不能到者。柳宗元《溪居》诗“晓耕翻露草,夜榜响溪石”……这此岂画手能到耶。

此所谓诗有时写得出,未必画得出。又如:手挥五弦,目送归鹤。

“手挥五弦”画得出,“目送归鸿”中的“送”和“归”画不出。同样,“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周邦彦句)、“一山放出一山拦”(杨万里句)等等,这些句子既包括场景又兼含感情意境,都很难用绘画表现出来。即使连环画,只能一幅一幅的画场景,真要把这些姿态、情感、意境、状态描述下来,只能通过诗歌文字的功能才行。


但是,由于人们所有感觉信息中,87%来自视觉。因而,富于绘画美的诗歌正是在以文字塑造形象时,大量摄取了绘画的所有技法和特点,最大限度地突破了绘画的局限性,而将更大的拓展了文字描绘形象的外延,缩短了读者由文字概念演化为具体形象的思维过程,从而使诗歌中所描绘的客观物象更具体、更生动、更鲜明、更感人、更迅速地为读者所把握,从而使诗歌产生出一种强烈的绘画的美感。具体来说诗歌产生绘画美,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画面美

与西方诗歌喜欢直接抒情不同,我国古典诗歌往往通过细致的观察,捕捉生活中那些千姿百态的具体物象,描绘出一幅幅生动形象的画面来,并借助于画面来抒发自己的感情。宋代晁说之认为:“诗传画外意,贵在画中态。”可以说,追求诗歌中可睹可感的画面美正是诗歌取得绘画美的一个重要原因。

唐代诗人韦应物《滁州西涧》中三、四句是这么写的:“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动静交错,绘声绘色,似乎野渡雨景就在眼前,不由得令人赞叹叫绝!据传宋代宫廷画院曾特意以“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为题来考选宫廷画师,获得不少佳作。诗境竟能转化为画境,足见这首诗所描绘的画面是非常形象生动的。

中国古代诗人接受绘画“诗造化”的传统,曾留连于名山胜水之间,体物察情,“寓目辙书”。宋人陈师道就曾这样描述过自己一句登临诗的创作过程:“余登多景楼,南望丹徙,有大白鸟飞近青林,因得句云:‘百鸟过林分外明’。”至于唐有李长吉的“锦囊”、宋有梅圣俞的“诗袋”,更是早已传为佳话了。可以说,正是在这“师造化”的基础上,诗人们凭着那及其敏锐精确的观察力,并借助绘画艺术那具体而又细腻的绘画技巧。从而给我们创造出那一幅幅精细详尽而又栩栩如生的诗歌画面。

绘画人都知道“点”与“染”,它们是中国传统绘画技法,而当它们被借用到诗歌创作中来后,就能很好的展现出诗歌的画面美。刘熙载指出:“词有点染。柳永《雨霖铃》云:‘多情自古伤别离,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上两句点出别离的冷落,‘今宵’二句乃就上二句意,‘今宵’二句乃就上二句意染之。”就是点出问题,引起读者的情思:“染”,即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来渲染、烘托感情,使读者对“点”产生鲜明的印象。柳永此词,先点出“多情者”离别的悲伤,再以杨柳岸、晓风、残月所构成凄凉图画来加以渲染,以景烘情,使人读后为之动容,具有强烈的艺术效果。贺敬之《三门峡——梳妆台》也运用了“点”“染”的艺术手法:

梳妆台呵,千万载,

梳妆台上人何在?

乌云遮明镜,但见那,辈辈艄公洒泪去,

黄水吞金钗。

却不见:黄河女儿梳妆来。

其一、二句是“点”,用反诘的形式点出梳妆台上没人迹;三、四句是染,描绘乌云翻滚、黄水咆哮的可怕画面,渲染梳妆台江面的凄凉。“明镜”、“金钗”本是妇女梳妆时的用品,作者通过巧妙的联想安排于句中,更紧扣“梳妆台”这一地名。第五句是再“染”一层,以艄公洒泪,匆匆逐浪而去的图景来烘托梳妆台上无人在。第六句是对一、二句的回应,作者再加一“点”。这样,一“点”二“染”再一“点”,表现出往昔黄河儿女的悲惨命运和梳妆台一带的荒凉,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瞬间”摄取,是绘画艺术最主要的特点与表现手法。诗歌在对画面美的追求中,有些诗人还根据空间艺术不适宜表现在时间上承接的动作特点,以绘画艺术“瞬间画面”的表现方法,从纷繁变幻的景物中,摄取最生动、最鲜明、最引人入胜的“一刹那”物象,从而构成极丰富典型意义的动人画面。如北朝乐府民歌《敕勒歌》,他是这样写的: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作者抓住有异于难过秀丽的雄浑形象——“天”、“野”,篆笺横抹北国风物,用一个生活气息极浓的物象“穹庐”(蒙古包)与天作比,不但增强了诗歌的形象性,同时使人感到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在这一恢宏景观的衬托下,作者进一步抓住“风吹草低见牛羊”这一瞬间即逝的物象,重点进行细致的描写,以刹那显全体,以一斑窥全豹,使得静态的山、川、天、野、穹庐、与动态的草、牛、羊映衬成趣,构成一幅气象万千、景象丰富的感人画面。

2、色彩美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大自然闪烁着五颜六色的光彩。因而,作为现实世界的折光,诗歌也就应该充满了色彩美。可以说,色彩是构成诗歌绘画美的另一个重要因素。白居易在【忆江南】词中“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两句之所以使人过目不忘,正是因为作者在这两句诗中采用了极为浓重的色彩,以强烈的红绿对比的手法给我们画出了一幅令人观赏不尽的江南春水图。因此,古往今来,诗人们总是苦心孤诣地通过各种各样手段来描摹各种各样的色彩,以期淋漓尽致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更强有力地去渲染读者的情绪。
   
说实话,诗歌虽然不能像绘画那样直观地再现色彩,却可以通过语言的描写,使诗歌呈现出绚丽多姿、千变万化的色彩美,令人如见其形,如睹其色,构成了一个个迥然不同的艺术境界,从而生动如画地抒发了诗人的情怀。有时,诗人们还用单一色调来渲染画面,以加强读者的视觉印象,从而描绘出一个个全新的境界。例如:王昌龄的《采莲曲》: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这首诗也同白居易【忆江南】一样,运用了“大红大绿”的色彩,但不俗艳。为什么会如此呢?

这是因为,第一,只写两种颜色,是因为荷花荷叶只有这两种颜色.用荷花、荷叶两种颜色来概括女郎之美,以荷叶、荷花之美来覆盖、同化女郎之美,省去具体的描绘。第二,在于语言,首句在“荷叶罗裙一色”后面来了一个“裁”字,这就有了人文意味。荷叶是自然生成的,罗裙才是有意设计的。这就用罗裙同化了荷叶的美。“芙蓉向脸两边”后面来一个“开”字。本来,只有荷花才能开放,而在这里,就暗暗地用芙蓉开放同化了女郎的容貌。两个动词具有很强的相互同化性,把本来鲜艳的色彩冲淡了。这是诗的前二句。诗的后二句,把物与人、人与物相互同化性推到极致——“乱入池中看不见”,物与人、人与物混成了一片,分辨不清了,但只是一个延续、一个强调。如果写到这里,一点味道都没有。第四句厉害——“闻歌始觉有人来”,成为点睛之笔!

为了使画面富有层次感、立体感,诗人们还常常运用衬托对比等手法,以构成鲜明醒目的色彩美来。“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描绘了在一片漆黑的底色衬托下,江中的渔火虽然只是星星点点,但却显得异常耀眼。这里通过明暗对比,表现了诗人逢雨后的一片喜悦之情。“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中的“绿蚁”和“红炉”两种色彩,一属冷色,一属暖色。作者却将它们在天寒欲雪的背景下和谐地配合在一起,从而产生了一种亲切而温暖的情味,这是冷暖色衬托和对比产生的魅力。“烟中列袖青无致,雁背夕阳红欲暮”,这是连绵不断眺望不尽的青山和雁背上那一缕暗红夕照的对比,正是在无边青苍的背景上,才衬托出这一缕暗红夕阳,是那样地引人注目和令人依恋。同样,在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中,在漫天皆白的雪地里,两句“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形成了红与白的强烈对比,而在这对比中,诗歌的整个画面顿时充满了活力。


色彩不是无情物。它具有浓烈的表情作用。近代实验心理学就告诉我们:色彩的经验类似感动或情绪的经验。美国学者阿恩海姆在《色彩论》中就曾说过:“色彩能有力的表达情感……红色被认为是令人激动的,因为它使我们想到火、血和革命的涵义。绿色唤起对自然的生机的想法,而蓝色则像水那样清凉。”色彩这种丰富的表情作用,成为诗人的抒情写意中的一种极为重要的表现手段。例如王维那脍炙人口的五绝《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劝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诗中,作者借助红豆强烈的艳丽色彩和动人的传说,以含蓄而一往情深的叮咛语气,表现出炽热的爱情与入骨的相思。这里红色的热烈、温暖和火一般的活力象征意义和思妇的情思紧密相连,使诗中炽热的感情猛地燃烧。这种“着色情感”具有绘画的鲜明性和直观感,仿佛使人可以嗅味和触摸,从而产生了动人的力量。

3、构图美

构图这个概念是绘画艺术的一个术语,答题可以通俗地理解为景物的布局和取舍。对诗歌来说,指的则是借鉴绘画艺术的结构手段,把自然景物巧妙而自然的加以排列组合,构成既生动活泼,又相互关联、相互映衬的画面,体现诗歌的意境。诗歌的构图也是构成诗歌绘画美的一个不可缺少的要素。

中国传统绘画常用“散点透视”和“回环透视”法来描绘自然景物,捕捉具有典型意义的形象,中国画的这种透视特点很自然地被诗人们融汇到了诗歌创作当中,并发展成为中国诗歌创作的一个传统。王维的《终南山》可说是很好的实例。

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

白云回望和,青露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诗歌开头两句,作者以远眺的视角,先定下了山的位置,然后一下子变换视角,转移到由山中走出来回头再看。在平视的基础上,作者又采用了俯视的角度,“分野中峰变”,使庞大的山区尽收眼底。可不久,作者又在山前山后游动着看到“阴晴众壑殊”了。在这一首诗中,作者几次变换视角,描绘了同一座山的各个侧面,而诗中的画面给人的印象却仍然是生动完整和谐地感受。可见,这种观察与描写方法不仅不会影响作者观察的细致和透彻,而且还有助于诗情画意的创造。

需要说明的是,在运用“散点透视”构图法的同时,不少诗人在创作中,也运用到焦点透视手法。如:内眺景观,如:“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外眺景观,如:“劝我早回家,绿窗人似花”等。

丰富的层次感也是诗歌构图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少诗人面对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象,往往是把一切纷繁的细节都删减得干干净净,只突出地描摹那景物的层次,以突出绘画艺术那种从层次的角度观察自然、处理自然景物的意图,从而使自己的诗歌具有绘画艺术的强烈层次感。例如王维的《新晴野望》: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

 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

 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这首诗,题目的重点是一个“望”字。作者从“新晴原野旷”开始,先望到“郭门临渡头”,再望到“村树连溪口”,再远处是“白水明田外”,更远处是“碧峰出山后”。特别后两句,诗人为了突出景物的层次,有意精选了明暗交错的四层色调,把眼前的稻田,田外的白水,水外的青山,山外的碧峰一层层烘染开去,所运用的正是绘画的技法。所以,读这首诗不由不使人感到如同电影中由近及远的镜头处理一样,诗人把景物由近及远地一层层铺展开去,把大自然的美,一层层地揭开在人们眼前。这首诗强烈如画的艺术效果,正是通过鲜明的层次来完成的。

好,关于《诗歌艺术探美》的最后一部分:诗歌与绘画就到此结束了。随着这个章节的结束,有关卢善庆教授所作的《诗歌艺术探美》一文就全部结束了,衷心希望诗人和朗诵者从文章当中有所收获。谢谢聆听!精彩诗文我们再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