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生活 | 欢喜过小年

 圆角望 2017-01-18




腊月廿四这一天,是灶王爷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民间善恶的日子。新熬好的糖放在灶君面前,是为了让他上天时多说些甜言蜜语。



在皖南,大多是农历腊月廿四这天“过小年”。小年一到,年味就到了。

  

小时候,过小年的这天,家家户户都在熬糖。熬糖是一门乡间手艺,技艺好的人家,熬出的糖皎白柔嫩,样子极好。若往里面包些芝麻馅儿,搓成长条状,则酥软糯口,味道上佳;技艺差一点,常常请那些在行的人看火候。熬糖关键是火候,火候不好,熬出的糖老了,颜色发黄,硬如石块,就不好吃了。祖父就是常被人请去看火候的人,他拿着一根竹竿烟袋,走东家到西家,哪家要加一把火,哪家要减一把火,观察得十分准确。

  

糖熬好后,接下就是“送灶”了。送灶是过小年的重头戏。腊月廿四这一天,是灶王爷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民间善恶的日子。这天,我家的灶上,也贴上了一副“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对联。到了晚上,祖母将煤油灯点上,将新熬好的米糖摆在对联的前面。新熬好的糖放在灶君面前,是为了让他上天时多说些甜言蜜语。米糖的旁边,还放着两个纸袋,一个袋子里面装的是豆子,供灶王爷的马吃,另一个袋子里面装的是灶王爷的盘缠和干粮。祭灶时,祖母叨念着:“灶王爷,灶王爷,上天要说好话,我们做得不好的千万要瞒着天老爷。”每到这时,祖父就说:“我们又没有做什么坏事,瞒什么呢?灶王爷别听她的,你尽管照直说”,说完后他就吩咐我们在门前的晒场上燃放鞭炮送灶王爷上路。

  

在大人们熬糖的同时,孩子们也有事做,那就是烙纸钱。所谓烙纸钱就是将一块似铜钱一样的铁模具,放在大裱纸上,用檀木敲。一排一排地敲着,大裱纸上就留下了一个个铜钱印子。檀木硬而重,敲出的印子深、清晰;这些印满铜钱印子的大裱纸是为大年三十祭祖时准备的。

  

小年的时候,父亲的任务就是写春联。村里的人把红纸裁好,送到我家来,让父亲写。父亲写春联时,架势足,脾气大,非得让我在八仙桌的另一头牵着对联,他写一个字,我牵一下,我的手稍有抖动便大发雷霆。

  

吃过小年饭,已经很晚了。那时候没有电视看,放过鞭炮后,就睡觉了。可我翻来覆去总是睡不着,脑子里想象着灶王爷的样子,想象着他上天说了些什么;回味着米糖的甜味和烙纸钱、写春联时的情景。直至今天,旧时欢欢喜喜的小年,仍给予我一种难以形容的眷恋、温馨,让我时常回味。



图片来源网络




版权声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