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如果您也有印象的话。 金石君搜集过清代十三位名臣用印(戳蓝字就能看到)。 当时反响很热烈,看的朋友也很多。 这一次,我们再来“提提”清朝的名人。 严格地说,他们大部分人也曾是臣,做过官。 但是,相对之前的十三位名臣,他们的书法更为人所知。 所以,金石君今天给大家搜集了他们的书法。 Oh,不,是印(书法你们肯定看的够多了,肯定要来点不一样的)! 他们究竟是谁呢? 别着急,您把屏幕往下滑就知道了。 剧透一下,他们可以称作为“清代十大书法家”! 剩下的就由您自己去慢慢发现。 张照(1691年—1745年),字得天,号泾南,亦号天瓶居士,江南娄县人。康熙四十八年进士。乾隆时大书法家,常为乾隆皇帝代笔,擅长行楷书,是书“馆阁体”能手。性地高明,深通释典,诗多禅语。兼能画兰,间写墨梅,疏花细蕊,极其秀雅。著天瓶斋书画题跋、得天居士集,刻有天瓶斋帖。 △得天 △张照之印 △张照印信 刘墉(1719年—1804年),字崇如,号石庵,清朝政治家、书法家。祖籍安徽砀山,出生于山东诸城。乾隆十六年(1751年)中进士,历任翰林院庶吉士、内阁学士、体仁阁大学士等职。刘墉的书法造诣深厚,是清代著名的帖学大家,被世人称为“浓墨宰相”。 △刘墉 △刘墉印信 △石庵 梁同书(1723年—1815年),乾隆十七年中进士,官至大学士。博学多闻,工书法,擅鉴别,过眼辄判真伪。初法颜柳,中年用米法,七十而后愈臻变化,自成一家。与刘墉、王文治并称乾隆时期三大书家。 △梁同书印 △梁氏元颖 △山舟 翁方纲(1733年—1818年),清代书法家、文学家、金石学家。字正三,一字忠叙,号覃溪,晚号苏斋。直隶大兴(今属北京)人,乾隆十七年进士,授编修。精通金石、谱录、书画、词章之学。论诗创“肌理说”,著有《粤东金石略》、《苏米斋兰亭考》、《复初斋诗文集》等。 △复初斋 △翁方纲印 △覃溪 铁保(1752年-1824年),字冶亭,号梅庵,本姓觉罗氏,后改栋鄂氏。满洲正黄旗人,清代书法家,书法早年曾学“馆阁体”,后学颜真卿,纠正“馆阁”带来的板滞之病。 △大中丞章 △宫保尚书 △铁保印信 陈希祖(1767年-1820年,另作1765年-1820年),字敦一,又字稚孙,号玉香,更号玉方,一作玉芳。江西新城钟贤(今江西省黎川县中田乡)人。官御史。清代学者、著名书法家。 △敦壹 △陈希祖印 △玉方 张廷济,(1768年—1848年)原名汝林,字顺安,号叔未,一字说舟,又字作田,又号海岳庵门下弟子,晚号眉寿老人,浙江嘉兴人。嘉庆三年解元。不适官场,遂结庐高隐以图书金石自娱。收藏碑版鼎彝甚多。善书法,能草隶,精行楷,亦能作画。著有清仪阁印谱诗抄,眉寿堂集,桂馨堂集等著作。 △张叔未 △眉寿老人 △叔未 李兆洛(1769年—1841年),清代学者、文学家、著名地理学家、藏书家。字申耆,晚号养一老人,阳湖(今属江苏常州市)人。他精舆地、考据、训诂之学,是阳湖派代表作家之一。 △李 △申耆 △兆洛之印 姚元之(1773年—1852年),清代官员、书画家。字伯昂,号荐青,又号竹叶亭生,晚号五不翁,安徽桐城人。嘉庆十年进士,官至左都御史、内阁学士。善画人物、果品、花卉,书法尤精隶书。姚元之与崔旭、梅成栋皆出自清代著名诗人张问陶(号船山)门下,合称“张门三才子”。 △唯吾知足(姚元之刻) △元 △寄乐于画(姚元之刻) 郭尚先(1785年—1832年),字元开,号兰石,福建莆田人。嘉庆十四年(1809年)进士,历任乡试考官、国史馆纂修等。郭尚先工书法,“本学欧阳,后兼颜,褚”,以致当时朝鲜、日本诸国人争相以重金求购其墨宝。他又善绘画,山水之外,尤擅兰石;其篆刻则古朴浑厚,法度精严,被誉为“深入汉人之室”。 △郭尚先印 △臣尚先 △兰石 我是分隔线 金石君曾想过一个问题。 这个问题也一直困扰了我许久。 我们发过很多这种形式的名人印。 什么“齐白石刀下的名人”、“吴昌硕的朋友圈”、“宋氏三姐妹书画印”。 还有“王阳明印鉴欣赏”、“扬州八大‘丑八怪’用印”等等(点击蓝字即可查看)。 碍于金石君能力有限,很多印无法查证出自何人之手。 但金石君私以为,相对书画,篆刻已经算是“小众”。 能够看到就应算是件美好的事了。 在朋友圈我们能看到很多相关公众号发布某某或某些名人的书画作品。 为什么多。因为爱这个的人多,他们也乐于传播。 传播的多了,喜欢的书画人也就更多了(有点拗口)。 而我们(金石印坊)做这个,也是想为了让更多的人看到名人的印。 “你看,这些名人(名人效应)也曾都有过印章”。 其实,想做的也就是传播! 那么问题来了,对于这种形式的文章,您以为如何? 欢迎在文章底部留言处进行留言讨论。 90%读者会继续阅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