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最近的一个思考记录,文章比较长,约6000字,且比较烧脑,慎入! 挑战如何快速地进行某个领域的整体学习,并掌握一定的实践技能? 这是一个我自己工作上的挑战。背景是这样的:我们是一个教育设计团队,目前正在设计和实践一个由学生自主设计和管理的课外学校。我的同事有全职也有实习生,他们在教育上的知识积累不是很多,对于实习生来说,基本就是小白。而要进行创新,良好的知识结构和实践技能是必须的,否则创新就会变得低效甚至重复。因此,我期望同事们可以在一个比较短的时间内:
这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我的任务是:设计一个能够达到以上目标的学习方案。 思考的路径这是一个蛮大的挑战,它比一个月学会编程或者三堂课学会美化ppt要复杂很多。 我思考的路径如下:
之后便是实践,这带来下面几个问题:
以下,就是我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和实践。 什么是教育很多人对教育怀有某种浪漫主义情结,例如“教育就是唤醒灵魂”、“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等等,也有不少人专注于某一类教学理念或方法,例如“游戏化教学”、“STEM”或者“自然教育”,并热情把自己的经验推广到教育的所有场景。但我认为,这两种观点都误解了教育。 事实上,教育远比我们以为的要复杂:
教育既是科学,也是实践,既复杂,又依赖于情景。一个教育者如果单靠情怀或某种经验去投身教育,就如同穿着拖鞋去试图攀登一座八千米的雪山。当然不会被冻死,但一个毫无疑问的结果是:你永远也爬不高。 什么是教育者理解了教育,就可以更好地回答这个问题:什么是教育者? 教育者不是倡导者而是实践者。倡导者高呼“软件将吞噬世界”,而实践者写出一个个吞噬世界的软件。实践者是解决了基本理念问题的人,因此,他可以更专注于如何创造新的实践。 其次,教育者首先应当是一个终身学习者。因为创造的需要,教育者需要建立良好的知识结构,并且掌握实践和创新的技能,这些都要求他不断学习。 如何学习?显然不能单单扔给学习者一本《教育心理学》(或类似的图书),然后指望他能够快速学习和成长。绝大多数人都没有快速理解一门复杂学科并实践应用的能力,我们的学校没有给过我们这样的训练。阅读课本无助于学习者建立整体性的认识,反而更容易让他们陷入对无数细节的恐慌当中(回想一下我们的学校教育)。 我们需要更好的学习方法。 学习的原则要建立良好的知识结构并应用于实践,有两条基本的学习原则。 原则一:整体性学习 为了快速理解一门复杂学科并建立良好的知识结构,我们需要整体性的学习。 整体性学习跟传统的学习不一样。传统学习采取的是地面搜索模式,把知识拆分成一个个知识点,然后逐个学习,就如同地面搜索一样一点一点地在地面上推进,至于点与点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知识的整体结构是怎么样的,则甚少考虑。结果是,我们在细节上被过度培训,却失去了对大局的理解。我们赢得了每一场战役,却输掉了整个战争。 而整体性学习则采用空降模式,依此从十万米、一万米、一千米、一百米、一米等不同高度去理解一个学科或者系统,学科是真实世界不同分辨率下的解释,并无简单或复杂之分。 为什么需要整体性学习?因为世界在快速地膨胀,地面搜索的学习速度已经无法跟上。 地面搜索模式是机械式的增长,13岁学经典物理,18岁学量子物理,次序不可颠倒。而空降模式鼓励孩子在3岁就开始接触量子物理,理解少数几个最核心的概念和模型,并且随着年龄逐渐深化,发展更精细的知识和技能。 多说无益,你一定看过这张照片的。 当然,要为学习者提供整体的理解,导师自身要对主题有全景化的认识,并能将其可视化地表现出来。这对我不是难事,作为一个刚刚上路的学习者,我热情地把我的全景图0.1版分享出来。 原则二:以实践驱动学习 如果知识不及时应用,那么它就跟咸鱼无异。 我们的教育不鼓励实践,或者采用虚假的实践愚弄学习者。例如:
没有真正的实践,不跟真实的生活联结,知识就失去了意义。 良好的实践方法是:在学习完一个主题的知识后,应马上进行实践,然后进行复盘和调整,并应用到下一次的实践中。 要点是,每次只练习(测试)一个知识或技能,因为只有这样你才能评估所学的有效性,这也符合刻意练习的原理。每次只练习一个,并巩固以前的所学,这样,我们的知识就能慢慢积累起来。 方案1.0版根据这两个原则,我设计了学习方案1.0版,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步:整体理解 1.1 给出一张概念地图,让学习者对教育这个领域有个整体的理解: 1.2 花三个小时的时间,在指定的图书中快速查找和阅读概念图中对应的概念。 第二步:主题学习 主题学习的作用是精细化学习,并衔接实践。我会指定一些核心的学习主题,如:动机、元认知、专家思维、合作学习等,都是我认为在教育中最应精熟的概念和方法。每个主题的学习会分为三个步骤: 2.1 研习该主题的概念图,例如,下面是“元认知”的概念图(如果没有,则跳过这一步)。 2.2 根据阅读书目进行快速主题学习,例如,下面是“提问”主题的书单。 2.3 按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程序性知识进行整理,将知识点输出成学习卡片到印象笔记中。例如,下面是一张“动机”主题的卡片。 卡片很多后,会变成这个样子: 随着学习者越来越熟悉主题学习,慢慢地我也会要求学习者自己制作某一学习主题的概念地图和选择阅读书目。 第三步:实践 3.1 根据主题知识设计实践方案,通常是一个教学活动或者工具。例如,下面是我们根据“元认知”主题学习设计的学生工具。 3.2 在实际的教育活动(例如工作坊、在线课程)中测试这些活动或工具,并进行评估和改进。每次实践只关注一个技能。 看起来不错,是吗?我们团队就是用这样的方法来学习的,效果令人满意。 不过,在实践中,我们还发现了一些意外而有趣的事。 意外发现我有一个同事,就叫她小A好了。小A是一个很有教学热情的老师,站在讲台上的她非常有感染力,她自己的经历也很独特,去过很多国家做过志愿者,之前也设计和带队过不同国家地区的游学项目,可以说有相当的教育经验。 但小A的困境是,她习惯的教学方法阻碍了新方法的学习。 小A是表演型的老师,在一节课里面,她会设计好细致的流程,并指令学生按照流程一步步完成。在课堂上,她占据了80%的讲授时间。而我们的教学是引导式的,老师的角色更多是提供方法支持和通过提问来引导学生思考并解决问题,在我们的课堂上,大部分时间是学生自主学习,老师的讲授时间通常只占20%左右。因此,小A不适应我们的老师角色,她不知道应该如何去观察学生的状态,也不知道如何去向学生提问,并且,她会习惯性地要给学生们讲解。 我们还有另外一位同事小B,小B没有教学经验,但学习能力不错。小A和小B是同时加入我们项目的,我观察了她们俩,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没有教学经验的小B,似乎上手得更快! 小A和小B的故事给我们重大的启发:每个人都带着自己已有的知识进入学习,这些已有的知识会影响他们学习的速度和质量。同样的课程或培训,人不同,学习的表现也会不一样。这种差异在概念学习和基础技能练习阶段可能不会很明显,就像我在第一部分设计的入门课程一样,大家都学得很欢快。但一到实践应用的时候,每个人学习的差异就会变得很大。因为这时候,自己一些习惯的信念和行为就会冒出来,与新习得的信念和行为产生冲突。冲突的结果,往往是新来者处于下风。 前概念这些已有的知识在教育上叫“前概念”。学习者不是白纸一张,他带着自己已有的知识(前概念)而来,这些知识可能是零碎的、欠缺的、可能是偏差的、甚至可能部分是错误的。 《How Learning Works》一书中指出,不良的知识通常包括以下几种:
我们来看一个例子就清楚了(资料来源:Chi et al. (1982:1958),引用自《人是如何学习的》)。 这是一位新手和一位专家就一个相同的物理主题(斜面)画的概念图,比较之下我们可以发现,新手更多关注表面特征,如材质、高度等,而专家更多从基本的概念来进行分类思考,如能量守恒、牛顿力学定律等。 显然,已有知识质量的高下,会直接影响学习效果。 元认知除了知识上的差异,学习者对学习这件事也有不同的认知,这个叫“元认知”。元认知是对自身思维的反省和管理,它包括两个方面:
以学编程这件事为例,一个学习者的元认知知识可能是这样的:
试想一下,当两个人分别带着完全不同的前概念和元认知来学习新知识,结果怎么会一样? 就像登山,有人在山脚,有人在半途,有人在另外一条路上,奔向另外一个目标。给他们同样一份路线图的结果可能是:有的人轻松到达,有的人要走很久,而有的人被困在半山腰上老半天下不来。 新图景前概念和元认知颠覆了我们对教育实践的认识。以前我们认为做教育就是:
现在我们知道了,学习者已有的知识对于学习来说是同样重要的——如果不是更重要的话。 正如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说的:
我们也发现了,在学习的不同阶段,学习者面对的议题是不一样的。一个初阶学习者,他需要的是良好结构的知识和精细设计的学习过程,这能够让他快速入门并掌握基础的技能。但要到达精熟的程度,学习者要面对的更多是自我认知和自身知识结构的问题。也就是说,一开始我们关注的是“外部的问题”,但越到学习的高阶阶段,更多需要解决的是“自己的问题”。 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即是如此。 为什么我们学到一定程度就很难再进步?很大部分的原因就是因为我们没有回头去反思和修补自己的认知和知识结构。我们开着一辆破旧的跑车,即使跑道再光滑,也难以跑得飞快。 如何知道我的知道?那么,怎么去发现学习者已有的知识呢? 这比设计一个漂亮的课程要更加困难十倍。 作为一个思维习惯良好的学习者,我要做的第一件事是建立研究的框架。根据前面的分析:
我迅速得到以下框架:
这样分解之后,再搜索自己的实践,我发现自己在这件事上并不是一无所知(甚至可以说是经验丰富)。 一些经验经验一:在WeSchool的测试中,我们向学生们提出一些问题,以帮助他们探索自己的兴趣。这些问题包括:
经验二:我们在每次课程中都让学生使用元认知技能(计划、监控、评估)来管理自己的学习,直至形成习惯,这个活动培养了学生对学习过程的反思能力。 经验三:在活动过程中,我们经常用一些反思性的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学习状态,例如:
经验四:我自己也做一次有趣的个人实践。我把自己在2016年学习和创造的知识进展进行了整理: 在这里可以看到我在过去一年新增的知识(红色),新创造的观点(蓝色),以及我关注的领域和基础的知识框架(黄色)等等,一个人的思维可以这样简单地呈现,真是让人倍感有趣。 这种图式叫概念图,你可以看到我在思考过程中一直使用,我认为这是每个认真的学习者都应该掌握的技能,它比思维导图更加强大。 当然我也尝试过整理我的日记数据(记录在我最近一篇公众号文章中),结果也非常有趣。 总结以上,探索已有知识的方法包括:
有趣的是,以上过程(探索已有的知识)恰好也是一个梳理自己前概念的过程。可见,许多时候我们早就拥有知识,只是不善发现而已。如果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自己,学习无疑会更加轻松。 2.0版的学习方案经过这样的思考,困难突然就不难了。 我升级了我们的学习方案。为了帮助大家理解,我把学习比喻成登山。 学习就像登山,在攀爬前,我们需要知道以下三点:
对应的,这个学习方案也包括三部分:
可以看到,和1.0版相比,模块一是相同的,模块二是新增的,至于模块三,原来是由导师来管理,现在则交给了学习者自己。 1.0版的学习方案是以知识为中心的,它代表了我们以前认为的好的学习:优质的知识加上精巧的教授方法。这是一种由外而内的思维:好的知识是什么?如何更有效地进入到我们的大脑? 而2.0版扩展了我们对学习的理解,把学习者放到了更中心的位置。在兼顾知识的同时,它还包含了一种由内而外的思维,这种思维从探索自己开始:我是谁?我对自己有什么样的期待?我有什么样的知识和经验? 经过这样的思考和实践,学习者最终掌控的不仅是知识,更是学习的过程。这时候,他就可以自信地回答这个问题: 我可以如何设计自己的学习? 你也可以试试。 最后的说明我为什么写这篇文章? 因为我正在招实习生,招聘详情请点击原文链接(福利是:你能够体验到这样的学习过程)。 如果这篇文章带给你一些思考,也期待你的转发,帮助我找到合适的人。 |
|
来自: 慧欣fhogq6a3hk > 《文件夹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