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说金庸#

 昵称15728163 2017-01-20

说金庸—天地会起源之谜

陈近南道:“本会共有十堂,前五房五堂,后五房五堂。前五房莲花堂、洪顺堂、家后堂、参太堂、宏化堂。后五房青木堂、赤火堂、西金堂、玄水堂、黄土堂。”

……

那前五房中,长房莲花堂该管福建,二房洪顺堂该管广东,三房家后堂该管广西,四房参太堂该管湖南、湖北,五房宏化堂该管浙江。后五房中,长房青木堂该管江苏,二房赤火堂该管贵州,三房西金堂该管四川,四房玄水堂该管云南,五房黄土堂该管中州河南。

---------------------------《鹿鼎记》第8


毫无疑问,天地会是《鹿鼎记》中最大的名门正派,总舵主陈近南大约也是全书武功最高的高手,江湖广为流传一句话“为人不识陈近南,便称英雄也枉然”,可见天地会、陈近南在清初武林地位之高。

 

金庸先生在小说中,将天地会设定为由台湾郑成功(万云龙)所创、陈近南领导、以职业军人为高层的反清复明团体,会众数目众多、遍及中华大地,是一支实力雄厚的在野武装力量,足以让清廷头疼不已。

 

但是,历史上的天地会,至今还保持着神秘的面纱,她起于何年?源于何地?创自何人?一直是一个烟封雾锁、疑窦重生的谜题,各路专家学者穷经皓首、各抒己见,但始终难以达成共识。

 

创会传说

 

在天地会起始年份上,有顺治年间说、康熙年间说、雍正年间说和乾隆年间说4种,目前康熙13年(公元1674年)农历725晚丑时创会说占据主流;而关于天地会的创建地,也有福建漳州说、台湾说、两广说、四川说、湖北说、浙江说等多种说法,近年来,由于在福建漳州云霄县东厦乡找到了天地会“地振高冈一派溪山千古秀,门朝大海三合河水万年流”对联所在地高溪庙、观音亭(红花亭),故而福建漳州说逐渐占据了主流;而在创会祖师的问题上,郑成功、万五道宗(达宗和尚)、万提喜各有支持者,但真正的“万云龙大哥”只有一个,目前来看,万五道宗可能性最大,是他在康熙年间手创天地会,并由万提喜在乾隆年间将其发扬光大,而郑成功创会的可能性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在天地会早期的内部文献典籍《洪门志》和《海底》两本书里,记载了天地会起事的传奇故事,亦真亦幻,令人啧啧称奇,简述如下:

 

清康熙13年,邻邦西鲁国大军犯境,八旗军屡战屡败,康熙无奈,发出皇榜昭告天下,寻求退敌英雄。时福建莆田九莲山南少林僧兵128人应榜出征,不出三月,平息战乱,西鲁国奉表请降。

 

南少林众僧谢绝了朝廷赏赐回归林泉,然而奸臣张建秋、陈文耀二人在康熙面前进谗言,说南少林僧众久有异志、不服王化,又和大将郑君达交情非浅,日后必然反叛、助叛。康熙深以为然,下令于正月十五三更时分火烧少林寺。在少林叛徒马宁儿的带路下,南少林终究蒙难,阖寺僧侣,仅有蔡德忠、方大洪、马超兴、胡德帝、李式开五人逃出生天。这五人,就是天地会的“前五祖”。

 

蔡德忠等五人匆忙逃难,于沙湾口遭遇大队追兵,幸被勇士吴天佑、方惠成、张敬之(张敬昭)、杨仗佑(杨文左)和林大江搭救,这五人,即天地会“中五祖”。

 

一行人再逃至惠州宝珠寺,得寺僧吴天成、洪太岁、李式弟、桃必达、林永昭五人相助(即“后五祖”),杀死了陈文耀。此后,群雄在高溪庙邂逅归隐学士陈近南,有石香炉顺水漂来,重5213两(意喻“吾失二京十三省”),炉底刻有“反清复明”字样,陈近南感叹道:“此乃天意!倡举义旗,便在今日!”

 

四方好汉闻讯,竞相来投,一时声势大壮。七月廿五丑时,群雄遂于红花亭祭告天地、歃血会盟,公推崇祯之孙朱洪竹为主,拜陈近南为军师,整饬兵马、计议北伐。

 

陈近南率大军北上浙江,在万云山高溪寺结识方丈万五道宗(万云龙),陈近南见他武艺超群、侠义为怀,便让朱洪竹拜其为兄、立他为帅。后万五道宗战死沙场,陈近南尊其为“达宗神”。

 

因为清廷势大,群雄起事失败后,陈近南吩咐众人隐姓埋名潜伏草莽,等待良机相时而动,成立“天地会”,暗藏“三点革命诗”,制定五色旗号、诗句、暗语、切口,广结党徒、养精蓄锐,以冀未来之成功!

 

这三点革命诗,小说也有所引用,由蔡德忠念给韦小宝听,诗云:

 

三点暗藏革命宗,入我洪门莫通风。

养成锐势从仇日,誓灭清朝一扫空。

 

此外,群雄洒泪相别时,也赋诗一首,留作日后兄弟相认之用。这首诗在小说中,于徐天川、韦小宝和吴六奇三人口中吟出,诗云:

 

五人分开一首诗,身上洪英无人知。

自此传得众兄弟,后来相认团圆时。

 

纵观天地会的创会传说,多见《水浒传》、《三国演义》等传统话本的影子,这是因为天地会的底层会众,仍然以广大农民、小手工业者、流民和溃兵为主,文化层次不高,故而这些半人半神的故事、半文不白的语句能够投其所好,为天地会的势力扩充起到了一定的辅助作用。

 

在天地会的创会传说中,军师陈近南是一个极其重要、穿针引线的人物,虽然其最终结局是“神龙见首不见尾”,但其人之璀璨光芒,终难掩盖。历史上的陈近南一般是指明郑时期的“台湾诸葛亮”陈永华,他忠心辅佐郑氏政权,胼手胝足、身体力行,一举奠定了近代台湾的基本发展格局,堪称功盖千秋。

 

台湾孔明

 

陈永华,崇祯7年(公元1634年)出生,父陈鼎为甲申年进士。1648年郑成功收复福建同安,陈鼎出任同安教谕。随着清兵再次攻陷同安,陈鼎自缢于官衙殉国,年仅15岁、怀着国恨家仇的陈永华出逃至厦门,投奔郑成功大军,被授为“参军”一职。

 

郑成功对陈永华极为赏识,不仅称呼其为“卧龙先生”,而且将世子郑经托付给他。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后不久病逝,郑经继位延平郡王,陈永华成为百官第一人。

 

1665年,陈永华说服郑经“建圣庙、立学校”,开创了台湾的基础教育工作。在陈永华的大力规划下,台湾的教育体系不仅全面科学,而且卓有成效,为明郑政权的人才培养、官员选拔奠定了基础。

 

其次,在土地问题上,陈永华曾亲自考察台湾各地,丈量开垦情况,颁布屯田制度,进行屯田垦殖。

 

而在民生上,陈永华着力提升百姓生活水平:煮糖晒盐,以利民生;烧砖炼瓦,改善民居。

 

在行政方面,陈永华划定行政区域,推行里甲互保,民众安居乐业。

 

       而在台湾的经济命脉----对外商贸方面,陈永华辅助郑氏与日本、泰国、越南等国通商,同时秘密和大陆福建、浙江、广东沿海各地商户开展业务往来。

 

以上的教育、农业、科技、治安、外贸等措施,都有陈永华的汗马功劳,这些得力举措保证了郑氏能够有底气踞岛而守。

 

康熙13年(公元1674年),三藩造反,靖南王耿精忠相约郑经起兵反清,郑经以陈永华为“留守总制使”,带领大将刘国轩、侍卫长冯锡范亲率郑军渡海作战。而台湾在军师陈永华的代理下,实现了“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盛世之态。

 

因为与耿精忠的地盘纷争,加上耿精忠的再次降清,1677年,郑经退守厦门,1680年,时乖运蹇的郑经无奈放弃福建败逃台湾。

 

听闻郑军大败回台的消息后,陈永华忧郁成疾,于当年病逝,郑经亲自吊祭,追谥“文正”,极尽哀荣。陈永华死后的次年正月十八,郑经也撒手西去,其长子郑克藏继位延平郡王。

 

郑经共有三子:长子郑克臧,为陈永华之婿;次子郑克塽,为冯锡范之婿(降清后);三子郑克举,其时尚幼。郑克藏为人端方正直,但其母出身不好,故而冯锡范联合郑经的几位族弟,以郑克藏非郑经“真血脉”为由,诱使郑成功之妻董老太后废黜了郑克臧改立郑克塽。为了斩草除根,冯锡范后来还是派人绞死了年仅18岁的郑克藏,克藏妻陈氏(陈永华之女)当时有孕数月,闻讯绝食自缢殉夫。

 

郑克藏在位三天横遭惨死,12岁的郑克塽窃位成功,台湾军政大权落入冯锡范、郑聪、刘国轩等人手里。《清史稿·列传11》记载,“克塽幼弱,事皆决于锡范”,野心家、阴谋家冯锡范导致台湾民心、军心尽丧。

 

两年后的1683年,施琅平台,郑克塽、冯锡范、刘国轩率众投降清朝,大明海外最后一片孤土消亡。郑克塽被软禁在北京后,一直活到了康熙46年才病故,享年47岁,倒是比其祖其父其兄都长命。

 

在小说中,康熙曾称呼陈永华、刘国轩、冯锡范三人为“台湾三虎”,韦小宝说陈永华是好人,那两人是坏人,康熙大大不以为然,说陈永华的本事比另外二人厉害多了。凭心而论,从建设、治理台湾的角度来说,陈永华确实远超二人,但论起阴谋诡计、屈膝投降,陈永华不如冯刘二人多矣。

 

因为陈永华对台湾的重要贡献,从他逝世那天起,陈永华就受到了台湾百姓的无尽思念和深切缅怀,今日台南永华宫就是祭祀他的宗教庙宇。在台湾百姓心中,热爱台湾、造福桑梓、忠诚正义、仁爱机智的陈永华军师,无愧于“台湾诸葛亮”的称号,他永远值得海峡两岸所有炎黄子孙的共同纪念!

 

一切,源于陈近南自我介绍的一句话,“我真名叫作陈永华,永远的永,中华之华”!

 

历史上的天地会是不是陈近南领导的,这其实并不重要,金庸先生在小说中,已经给了陈近南(陈永华)一个至高无上的天地会总舵主的地位,他文武双全、儒雅俊秀、殚精竭虑、顾全大局的形象,永远深深镌刻在包括笔者在内的广大读者心中。

 

和真实的陈近南一样,《鹿鼎记》中的天地会,金庸也没有完全照搬古籍材料,而是做了恰当的修订,一如他在小说的旁注中所说,“本书中关于天地会之事迹人物,未必尽与流传之记载相符,其中大半为作者之想象及创造。”这点也需要读者加以注意。

 

今日洪门

 

天地会虽然是秘密会门,但由于会众目标一致、互帮互助、相亲相爱,因此从清朝中期后,发展极为迅速,组织极其庞大。在“有量”的同时,天地会还要求“有质”:由于天地会并无固定的教义与崇拜对象,故而有严格的会规(三十六誓、二十一则、十禁、十刑、十条十款),要求会众忠于誓言,严守秘密。

 

故而,天地会的战斗力远超其他教会门派,有清一朝,天地会起义的案例不绝如缕:如乾隆51年台湾林爽文起义,60年台湾陈周全起义,嘉善起义等等。又由于天地会在发展壮大过程中,一边要对付清廷的镇压,一边和其他兄弟帮派产生千丝万缕的合作关系,故而天地会也不断派生新的支派,如三合会、哥老会、小刀会、添弟会等等。到了清朝晚期,天地会已经成为拥有数十种支派的半公开会门,并参与了席卷天下、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起义,洪门天地会势力之强,令各方不敢小觑。

 

辛亥革命时期,天地会积极参与、支持革命党人领导的武装起义,为推翻满清政权付出了血肉代价。海外的洪门组织,不仅在经费上对革命党人给予大力支持,而且派人直接回国参加革命,抛头颅洒热血在所不惜。为此,孙中山在民国3年,《通告洪门改组支部书》上,感动地说:“我洪门以自由组织……为国艰辛,垂数百年,辛亥一役,鞑虏政权遂覆……有志竟成,诸公伟力,诚不容没也。”

 

今天,中国致公党作为洪门天地会的远支,已经融入到新中国的民主建设工作中,成为八大民主党派之一,和中国共产党一起携手并进,在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下,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十六字方针不动摇,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节选自《金庸笔下的真实大历史(增订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