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史苑|韬光养晦 一鸣惊人 ——秦始皇的政治智慧之三

 伟天英 2017-01-21

文史苑|韬光养晦 一鸣惊人 ——秦始皇的政治智慧之三

大名鼎鼎的“千古一帝”秦始皇也有韬光养晦之时,不过与众不同的是,他的韬光养晦完成于年纪尚轻之时,具体说是13岁到22岁的时候。13岁的时候他成为秦国国王,22岁的时候他亲秉朝政,真正掌权,从此一发不可收拾。那么,这么小的年纪他为何会韬光养晦,经历了什么使他如此心有城府?

让未实际掌权的小秦王隐忍不发并暗蓄力量的是吕不韦、以及他的生母赵姬。赵姬最初不是秦王政父亲异人(后更名子楚)的老婆,而是卫国大商人吕不韦的小妾,后来被吕不韦送给了异人。吕不韦为什么要把自己的宠妾送给异人?因为他要在异人身上做笔“大生意”。

异人是秦国公子,父亲当时是太子,称太子柱。异人母亲不被太子柱宠爱,因此异人被“发配”到赵国做人质,随时都有生命危险不说,经济上还不宽裕,直到见到吕不韦才改变了他的人生之路。

吕不韦出身商人家庭,颇有政治头脑,他看到了秦将统一的趋势,于是打算在异人身上做一笔政治投资。吕不韦与异人商量好,由他出钱包装异人并上下打点秦国的关键人士,一来改变异人的前途,二来自己也步入政治领域。吕不韦之所以动了这样的心思,是因为他看到了受太子柱宠爱的华阳夫人没有儿子,这样在太子柱死后华阳夫人家族的地位将不保,于是吕不韦亲赴秦国,说服华阳夫人的家族,让华阳夫人认异人为自己的儿子。经过吕不韦的一番努力,异人居然被太子柱正式立为后嗣,回到秦国,成了王位的合法继承者。

异人当上国君后不忘旧约,立刻委任吕不韦为相国。异人就是秦庄襄王,赵姬成为王后。然而,异人命短,当上国君不到3年就一命呜呼了,死时年仅34岁,他的儿子、刚刚年满13岁的政、后来的秦始皇就被推上了国君的宝座。但秦国有规定,国君不到22岁不能亲政,这样实权就掌握在已成王太后的赵姬和相国吕不韦手里。

小秦王没了爹,吕不韦就成了他“仲父”。“仲父”就是“二爸爸”的意思。小秦王隐忍不发、委曲求全的日子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因为吕不韦不仅要在名义上成为他的“二爸爸”,而且还要成为他真正的“二爸爸”。异人死了以后,赵姬虽“升格”为王太后,但年龄不过30岁上下,正是人生好时光,难挨孤枕长夜,而异人死了,吕不韦也没了顾及,于是俩人索性再续“秦晋之好”,“破镜”又重圆。

此时的秦王政,年龄虽小,但极有城府,每天上朝一言不发,默默地看着吕不韦耀武扬威地发号施令,对吕不韦所做的一切均不持反对意见,退朝后就钻到自己的书房里去读书。对于吕不韦给他指定阅读的一大堆书,包括吕不韦找一帮人编纂的“一字千金”的《吕氏春秋》,小秦王都没有太大兴趣。随着年龄的增长,他越来越喜欢别人偷偷送给他的法家的著述,尤其是韩国人、战国末法家思想之集大成者韩非写的书。读了这些书,小秦王对自己应该掌握的权力以及如何运用这种至高的权力有了越来越明确的认识,自我意识也越来越强,但他并不表现出来。这期间,吕不韦的政治势力急剧扩大,在朝中建立了一个庞大的政治集团,其门客就达3000人之多,但小秦王全都视而不见,继续过着自己有规律的生活。

后来,吕不韦又将大阴人引荐入宫。入宫后,深得赵姬欢心,二人甚至生下两个儿子。自得到太后宠幸,立刻小人得志,权势也很快超过了吕不韦,其手下的门客有4000人之多,就连投在他门下请求施宫刑做宦官的人也有1000多。对于依旧终日沉默寡言的小秦王,比吕不韦还放肆,他不仅不把小秦王放在眼里,甚至在大庭广众之下忘乎所以地宣称自己是小秦王的“假父”,大胆到了极点。面对这一切,年轻的秦王政仍不为所动,但私下里他已经开始积聚力量,准备在“大丈夫能伸”的时候与之清算总账。

秦王政九年(公元前238年)四月的一天,做了八九年“傀儡”君主的秦王政终于迎来了自己22岁的生日。这一天,他率领文武官员在秦国故都雍城(位于今陕西省凤翔县)为自己举行了隆重的戴王冠和挂佩剑典礼。剑是古代奴隶主贵族显示身份和地位的重要标志,成年后佩带,其他非贵族者一律不得配剑。

典礼刚刚完,从首都咸阳传来消息,长信侯因为秦王派人调查其不法之事,心中恐惧,便先发制人,用伪造的秦王御玺和太后玺调发部分地方部队和宫廷卫队发动了武装叛乱。

应该说,对这场叛乱的准备是比较充分的。因为秦王政亲政的时间是确定的,秦王政亲政后将被收拾的命运似乎也是显而易见的,所以早在掌握重权后不久,就开始为其叛乱夺权做准备了。伪造秦王御玺和太后玺就是明证,是为调动军队而用,因为调动军队的命令必须加盖国君的御玺才有效。另外,参与叛乱的很多人都是身居要位的重臣,如卫尉(王宫警卫司令)、内史(首都卫戍区司令兼地方最高行政长官),佐弋(射弋部队司令官。射弋是当时一种先进的远距离杀伤武器)、中大夫令(供国君咨询政务、议论朝政的宦官)等有十几个人之多,这些人都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全部收买的。

尽管准备得比较充分,花费了很多气力,而且曾擅重权,但是他在名份上处于劣势,一非国君,二还顶着“宦者”的帽子,名声不好,号召力有限。他所收买拉拢的官吏也都不是能够统兵作战的将才,所征招和动员的地方部队和宫廷卫队的战斗力也不强,所以他的叛乱注定是要失败的。

获知叛乱的消息,刚刚秉政的秦王政显得异常沉着、冷静。他面无表情地听完报告,然后胸有成竹地调发军队前往咸阳镇压。实际上,这是一场年轻的秦王政早已料到的叛乱,一切他都已经有所安排,甚至派去镇压叛乱的大臣都不是什么有名的战将。平叛的战斗并不激烈,叛军不堪一击,在强大的秦军面前一触即溃,被斩首数百人。

叛军被击败,为首的等人逃之夭夭。秦王政下令凡参战有功的人均按军功爵制奖赏,甚至与秦军一起作战的宫中宦官也都拜爵一级。对于逃跑的等人,秦王政更有办法对付他们。他下令:“擒获者,赐钱百万;杀死者,赏五十万。”很快等就被抓捕归案。同时,秦王政加紧调查与太后之间的事情,查出二人不仅淫乱,还生下两个儿子。就连曾与太后密谋:“秦王死后,让我们的儿子即位”之事也调查得一清二楚。再一查,事情还牵扯到了相国吕不韦身上,原来是他给弄进宫中的,这下秦王政可找到整治吕不韦的由头了。

按照秦国法律,秦王政下令将参与叛乱的20几个重臣全部枭首(斩首后将人头悬挂在高杆上示众),尸体车裂,全家满门抄斩。他们的舍人,最轻的处以鬼薪(为官府砍柴的刑罚),更多的人则被处以迁刑(流放)。对于则采取更加严厉的惩罚,夷其三族,斩草除根。与太后所生的儿子更是不能留下的孽种,也都被杀死。

收拾完,回过头该收拾吕不韦了。第二年,秦王政下令罢免吕不韦的相国之职,接着又命令他离开咸阳回到自己的食邑地河南去居住,不许他再参与政治。谁知,由于吕不韦执政十几年,对秦国功劳很大,在各诸侯国中威名也很高,所以前去探望吕不韦的各国人士众多,路上人来人往不断,结果把吕不韦给害了。

得知吕不韦周围的情况,赢政有些坐立不安,思前想后,他终于想出一个好办法,他派人给吕不韦送去一封信,称:“您对秦国有什么功劳呢?秦国封给您河南之地,食十万户。您与秦国有什么亲缘?却号称仲父。你赶紧带着家人到蜀地去住吧!”看到这封暗含杀机的信,吕不韦心知肚明,他知道自己不死,整个家族就危如累卵,随时会遭灭顶之灾,不如只死自己一个,挽救全家的性命。想想当年,他能悔断肠子: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当年踏踏实实做自己的生意,何至于此?最后,吕不韦饮毒酒自杀,为自己的人生画上了句号。

吕不韦死后,他门下的宾客数千人偷偷地为他举行葬礼,并将他埋葬在洛阳的北芒山。秦王政听说后惊诧万分,他立即下令,凡是吕氏舍人中参加葬礼的,属于三晋之人的立刻驱逐出境;属于秦国人的,全部流放到房陵(今湖北房县)。同时还下令:“从今以后,凡是像、吕不韦这样擅权秉国政的人一律籍没其一门为奴隶,子孙永远不得仕宦为官。”

至此,妨碍秦王政治国秉政的两大政治集团被彻底消灭。多年的忍辱、韬晦使得刚刚亲政的秦王政出手不凡,不仅在短时间内迅速独揽君权,并很快开创出属于他自己的时代。

颜吾芟/《金融世界》

作者系北京交通大学文化教育中心主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