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康熙初期四大辅臣之一的苏克萨哈,为什么会被灭族?

 快乐老年435 2017-01-21

苏克萨哈,叶赫那拉姓氏,满洲正白旗人。父亲苏纳在征战中归顺了努尔哈赤。后来做了努尔哈赤的女婿。在长期的征战中,苏纳战功赫赫。苏克萨哈成年后也随父亲征战。屡建战功。顺治时苏克萨哈隶属于睿亲王多尔衮。

影视作品中的苏克萨哈

多尔衮死后,苏克萨哈为了取信于顺治皇帝,便搜集多尔衮的罪证。本来仇视多尔衮的顺治根据这些材料罢黜了多尔衮生前的许多荣耀,掘了他的坟墓,抛骨扬灰。苏克萨哈以此得到了顺治的信任。顺治死后,他成为辅佐康熙的四辅臣之一。

苏克萨哈为什么被灭族?这和另一个辅政大臣——鳌拜,有很大的关系。

康熙八岁登基,年龄太小。顺治临死前指定了自己最信任的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作为辅政大臣。其中索尼为首辅大臣。开始时,四大臣还能够和衷共济,一心一意辅佐幼主。

随着时间的推移,四大臣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变化。首辅大臣索尼由于年老多病,往往无力过问政事。精力旺盛的鳌拜乘机把持朝政,扩张自己的势力。他成了实际上的首辅大臣,大权独揽。面对鳌拜咄咄逼人的权势,索尼以年老多病为借口,尽量回避,以免和他发生冲突。

影视作品中的鳌拜

遏必隆则见风使舵投靠了鳌拜集团。在四辅臣中,只有苏克萨哈以劣势同鳌拜对抗。本来索尼、遏必隆、鳌拜都是两黄旗的人,他们有着共同的利益。而苏克萨哈是正白旗的人。于是,四辅臣之间的斗争,主要表现为鳌拜同苏克萨哈之间的斗争。

在康熙皇帝亲政之前,鳌拜曾经一度想独揽朝政,因此他始终不愿将自己的权力归还给康熙。作为和皇帝在同一阵营的苏克萨哈,却在此时上书皇帝,希望他能够早日亲政,并将自己的权力归还给皇帝。苏克萨哈的这一行径触怒了鳌拜,因此鳌拜想方设法要除掉苏克萨哈。

当时的鳌拜,位高权重,手握兵权,朝中没有人能和他相抗衡。他发动自己身边所有的力量,从各方面网罗苏克萨哈的罪证,最终,在康熙六年的时候,他将网罗的苏克萨哈的24条罪状公布于众,逼迫康熙将其处死。其子孙数人及数名支持者被处斩。

影视作品中的康熙皇帝和孝庄

为了稳定鳌拜的情绪,更为了稳固朝政,康熙皇帝和孝庄决定舍弃苏克萨哈的性命,暂时稳住鳌拜。失去了靠山的支持,苏克萨哈没有任何招架之力,只能束手就擒。

历史上象这样的情况是很多的。实际上多尔衮、苏克萨哈、鳌拜都是悲剧人物。他们是封建专制制度下的牺牲品。任何一位朝廷大臣的生死、荣辱都是权力斗争的结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