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腊八,别再闷头喝粥了

 丹青若虹 2017-01-21

腊八,是我印象深刻的节日之一。因为一过腊八,离过年也就不远了。


记得有首歌谣是这么哼唱的:「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煮煮肉, 二十七杀年鸡,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玩一宿, 大年初一扭一扭。」


天真童趣的歌谣经常会被我们传唱,唱的是歌谣,盼的是过年,念的是希望。


(图片来源于网络)


那时候的腊月初七,妈妈就会开始忙碌起来,淘米、泡果、剥皮、去核、挑拣、浸泡......一边自个忙活,一边跟我唠叨:「要过年了,家里大大小小的事情也要张罗起来了。你也别总往外面跑,帮着把家里收拾收拾。」


我承认,在我们做母女的那三十几年里,妈妈的话总是从我的左耳进,右耳出。因为有妈妈在,我便一切安心。人一旦有了依赖,便会成为一种习惯。


到了腊月初八,妈妈经常会起得很早,把米类的豆类的(糯米、血糯米、黑米、赤豆、花生)一股脑倒入锅里,再倒入一大锅开水,开火,大火煮开。


我问妈妈:「为何不是冷水煮粥?」

妈妈说:「冷水煮粥容易糊底呀,一旦糊底,那整锅粥都完蛋了。」


再倒入昨晚泡米的水,继续煮开。

我问妈妈:「泡米的水居然还能废物利用?」

妈妈说:「你可别小看了这泡米水,营养可全在里面呢。」


边煮边用勺子顺时针搅拌,妈妈一个劲地搅拌,我看着也累。

我问妈妈:「为何要顺着一个方向?」

妈妈说:「顺着一个方向搅拌,粥容易出稠呀。一颗颗的小米粒到最后都能颗颗饱满、粒粒酥稠。」


搅拌完,开小火,继续焖煮30分钟左右,粥的香味渐渐溢出锅,飘香满屋。


接着再把剩余的食材(红枣、桂圆、核桃)倒入锅里,焖煮20分钟左右。

我问妈妈:「干嘛要这么麻烦分批倒入食材,而不是一开始一股脑全部倒入?」

妈妈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粥底是粥底,料是料,一定要分批放入锅里煮,而且不能煮太久,这样熬出的粥才能清爽不浑浊,每样食材都熬出了独特的味道但又不串味。」


最后出锅时,妈妈又给粥淋上了一滴菜籽油,搅拌均匀。

我问妈妈:「这又是为什么呢?」

妈妈说:「煮一锅色泽鲜亮、入口爽滑的粥是有窍门的,这就是点睛之笔啊。」


一碗热气腾腾、香浓粘稠的腊八粥,光是闻闻那香味,就够咽下几口唾沫了。妈妈总是盛好第一碗给我喝,第二碗给爸爸喝,第三碗才是给自己喝。细细品尝和回味,用心熬煮的腊八粥,果真是别样的香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