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照片:沪上弄堂记忆 1940年代

 红豆居士 2017-01-23

弄堂,上海人对里弄的称呼,它既不同于传统的中国江南民居,也不同于任何一种西方的建筑形式。

然而,它又总是或多或少地带有中国传统建筑的痕迹,又或多或少地带有外来的建筑影响。 它最能代表近代上海城市文化的特征,它也是近代上海历史的最直接产物。

上海·1940年代【Lester Hajenina】

上海·1940年代【Lester Hajenina】

上海这座城市就好像一个有生命的肌体。从高空俯看:纵横交织的道路犹如动脉,把城市分成若干个小区;每个小区之内,又有许多建筑与建筑之间形成的小通道,它密密麻麻布满全城,就像毛细血管那样细小却充满了生机。

对这些小通道,各时代、各地区、各民族都有不同的称呼,上海人则把它唤作“弄堂”。

上海·1940年代【Lester Hajenina】

上海·1940年代【Lester Hajenina】

上海·1940年代【Lester Hajenina】

上海·1940年代【Lester Hajenina】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