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海融易:打通“供应链”,撬动新金融

 乐纳己 2017-01-24

227万用户,200余亿元交易额,这是海尔金控旗下海融易平台在两年内交出的答卷。虽然年轻,却已成行业翘楚。这些数据,诠释出海融易的勃勃雄心——根植于海尔,破茧于上下游资金需求,踏中“供应链金融”,切中目前互联网金融痛点,打造出社会化的新金融平台。

2016年旺季来临之前,本应大批量购进海尔冰箱的山东临沂经销商魏女士碰到了难题——购货资金未到位让经销计划大受影响。幸运的是,她接触到海尔旗下的海融易平台,在申请贷款后的第三天,魏女士便拿到了大笔资金,解决了燃眉之急。和魏女士类似的经销商不在少数,在他们眼中,海融易就是“自家”钱袋,缺钱时可快速拿来用。

这是海融易最基础的业务之一。海融易诞生于海尔上下游供应商、用户等对资金的需求,在海尔产业链上的中、小企业,很难像大企业般轻易从银行获取资金支持。而与京东、苏宁等涉足互联网金融方式不同的是,海融易独辟蹊径,以目前金融市场比较流行的供应链金融为切入点,快速成长壮大。

目前,海融易主要有三个业务,一是依托海尔生态圈设计的供应链金融产品;二是多品类的消费金融产品;三是小微金融业态。上线短短两年,海融易达到了同类平台难以企及的高度,究其原因,则源于庞大的企业资源和人才资源。一方面,得益于海尔集团32年来产业链上积累了2亿用户、近4万家的上下游供应商经销商、以及类似日日顺物流等自有的生态体系。此外,在海尔深耕家电产业并转型互联网的32年中,全世界优质的资源在该平台上聚集并融合,虽无金融基因,但在“无边界”的模式探索下,海尔早已具备该行业最强大的人才库。

提及金融,总是离不开风控。风控模式是海融易跟行业其他公司重要差异点。首先,海尔大数据让海融易轻松实现了其他平台很难做到的“对融资企业了如指掌”;其次,海融易合作的第三方支付—快捷通,在支付时成为把控风险的第二道关卡;此外,海融易实现了将金融的传统风控、支付系统的大数据风控、产业风控这三个风控系统融合统一成一种海融易自有的风控模型。

依靠海尔集团的支持,海融易前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随着推广运营一步步深入,现在的用户量和业务量有三分之二来自海尔体系外。业内称,海融易供应链金融模式,走出了一条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新路,成为该领域名副其实的标杆企业,被视为中国传统企业转型升级的优秀范本。在良莠不齐、择路狂奔的互联网金融市场,海融易旨在做“真实产业诚信金融”,去塑造自身的竞争优势和壁垒,打造一家可持续的、社会化的金融生态圈。 “我们还很年轻,每一步都如履薄冰,”海融易CEO王伟说,海融易需要先做强,再做大。

(财编:黄潮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