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太原在五代时期竟然有如此重要的战略地位

 好了明理 2017-01-26

我国五代时期,中原王朝兴替相继,这种局而的形成原因是多方而的,但直接原因多与太原特殊的战略地位影响有关。李存勖、石敬塘、刘知远都是从太原起兵南下而取帝位的。及至五代末期,占据太原的刘崇又成为中原王朝最主要的敌人之一。研究太原在五代时期的战略地位,有助于我们对五代时期政治军事的了解。

太原在五代时期竟然有如此重要的战略地位

太原

五代时期,中原王朝兴替相继,战争频仍,但总而观之,往往与太原相关甚密,即太原在当时的战略地位对五代各朝的兴亡安危及当时的一些战事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

李存勖从太原“兼山东,取河南”

朱温于公元907年灭唐建梁,史称后梁,从此中国历史进入了五代十国时期。朱温建梁的第二年,其主要对手,坐镇太原(时也称晋阳)的李克用死,其子李存勖继位,继续与朱温为敌,此前朱温强盛,对李克用的争斗处于攻势,此后,李存勖对朱温主动进攻,同时又革新政治,精练士卒,转而对朱温形成攻势,并终于取代朱梁,在这一过程中,太原显示了重要的战略地位。

太原在五代时期竟然有如此重要的战略地位

李存勖对朱温转守为攻是从潞州战役开始的,其经过是这样的:李克用生前,朱温军进围李克用所辖的潞州(今山西长治市),久攻不下。李存勖继位后,从太原发兵南下,大败朱温军解潞州之围,这是李存勖对朱温的首次战役,也是一次关键战役,从此李存勖对朱温处于攻势。

潞州得胜后,李存勖回归太原,休兵行赏,积极整顿吏治,境内大治,又“以河东地狭兵少,乃训练士卒,令骑兵不见敌无得乘马,部分已定,无得相越,及留绝以辟险,分道并进,期会无得差暑刻,犯者必斩,故能兼山东,取河南,由士卒精整故也。”李存勖的这次整顿,加强了太原这个根据地的建设,使之成为一个巩固的军事基地。从此,这一基地在李存勖“兼山东(太行山以东,今河北地区),取河南(黄河以南)”的战争中一直起着重要的作用。

太原在五代时期竟然有如此重要的战略地位

再从太原的地理位置看,在当时的形势下也是非常重要的。李存勖的主要敌人是朱温,但占有镇州(今河北正定)的王榕,坐镇定州(今河北定县)的王处直,盘踞幽州(今北京市)的刘守光以及契丹,都是与李存勖相邻或相近的一些独立势力。其中王榕、王处直势力较弱,不可能对李存勖构成威胁,但对李存勖也存在一个向背问题。从当时实际情况看,他们对李存勖一直保持着友好的关系,这其中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军事形势方面的原因应是主要的。因为王榕和王处直所在的镇、定,就地理位置而言,直接处于李存勖的攻击之下,即如从太原发兵,东出太行山,随时都可向他们发起进攻。反之,要从镇、定发兵去攻打太原,首先要越过太行山,军事上,一开始就遇到了难克之关。再说镇、定势弱,又地处河北平原,无险可守,四面受敌,如去进攻太原,也无异于自取灭亡。总之,就战略地位和军事实力来看,坐镇太原的李存勖对镇、定有着绝对的优势。

太原在五代时期竟然有如此重要的战略地位

刘守光占据的幽州属四战之地,对其构成威胁的敌人主要有两个,用刘守光的话说是:“太原窥吾西,契丹伺吾北。”反之,刘守光对李存勖而言,也是一个重要的敌手。后梁乾化元年(911年),李存勖偕同王榕、王处直对朱温在军事上取得了节节的胜利。之后,李存勖将进攻的矛头转向刘守光,命大将周德威将兵三万,东出飞狐(在今河北蔚县、沫源县界,为华北平原通往晋北高原的交通道路。),与镇、定合兵击刘守光,经过二年的战斗,灭刘守光。

太原在五代时期竟然有如此重要的战略地位

刘守光灭后,李存勖与契丹的争斗突出,后梁贞明二年(916年),“契丹王阿保机帅诸部兵三十万,号百万,自麟、胜攻晋蔚州(今河北蔚县),陷之。”随即又“进攻云州(今山西大同市),当时李存勖正率军攻打后梁邢州(今河北邢台市),闻讯后即“还晋阳”,不久,李存勖“自将兵救云州’,,“行至代州(今山西代县),契丹闻之,引去”。李存勖也随即退军。这次,李存勖也是先退回太原,然后再由太原这个军事基地,北击契丹的。

不过就太原的战略地位而言,主要表现在对朱温的争斗上。朱温建后梁之初,不仅占有黄河以南大片土地,而且也占有黄河以北的很多地区,北边已接近太原,如太原被朱温攻占,对李存勖来说,后果不堪设想。但实际情况是李存勖以太原为基地向朱温发起了一次又一次的进击。如前述潞州之役,李存勖就是从太原起兵击败朱温的。之后,李存勖又不断派兵南下进攻晋州(今山西临汾市)等地,势力逐渐向南推进,对朱温构成严重的威胁,迫使朱温在洛阳以北的黄河一线,处于防守的境地。在这种情况下,朱温将其战略重点转向争夺今河北地区。

太原在五代时期竟然有如此重要的战略地位

后梁开平四年(910年),燕王刘守光发兵屯沫水,欲侵赵王榕所辖定州,朱温乘机移兵北进,声言恐燕兵南寇,助赵守御,又想以分兵就食为由,乘机夺取镇、定,于是赵王馆向晋求救。李存勖当即发兵,“遣周德威将之,出井隆(又名土门关。在今河北井隆县西北井隆山上。地当太行山区进入华北平原的要隘。),屯赵州(今河北赵县)”之后,又令李存畜守晋阳,“自将兵自赞皇东下”,“至赵州,与周德威合”,不久,大败梁兵,“河朔大震。从此,李存易多次从太原发兵进入今河北地区击后梁。太原成为李存易与后梁争夺今河北地区的战略基地。

李存勖以太原做为军事基地,经过十几年的征战,终于“兼山东,取河南”,统一了黄河流域。

太原在后唐末的战略地位

五代时期,契丹是中原王朝的大敌,其初主要活动于今东北西南部及内蒙东部地区。到后唐时,契丹势力逐渐向西迁徙,并不断寇掠今山西北部地区,这样,太原就成为抗御契丹的战略后方。

太原在五代时期竟然有如此重要的战略地位

在契丹不断寇掠今山西北部的情况下,后唐加强了太原的军事力量。如后唐长兴三年(932年),十月,“会契丹欲入寇,上(后唐明宗)命择帅臣镇河东(治太原)”,不久,后唐就“以石敬瑭为北京(即太原)留守、河东节度使,兼大同、振武、彰国、威塞等军蕃汉马步总管。”从此,太原即成为抗御契丹的军事基地。

由于后唐君臣对石敬塘的猜忌,石敬瑭还镇后,外示“赢瘩不堪为帅,冀朝廷不之忌。”背地里却积极刺探朝廷消息,同时,又“求益兵运粮,朝夕相继”。随着石敬瑭反朝廷活动的加强,朝廷对石敬瑭猜忌也日益加深,这样,更促使了石敬塘的背反活动,实际已经成为契丹与后唐之间的一个独立势力。又因为太原所辖土地有限,势力单薄,很难存在于两个强大势力之间,这样,“河东(即太原)若有异谋,必结契丹为援。”必已是形势发展的必然。

太原在五代时期竟然有如此重要的战略地位

面对太原的背叛,后唐朝廷派张敬达等率大军征讨太原,而“石敬瑭遣间使求救于契丹,令桑维翰草表称臣于契丹主,且请以父礼事之。约事捷之日,割卢龙一道,及雁门关以北诸州与之。这样,赢得了契丹的出兵。不久,以石敬瑭与契丹为一方,以后唐为一方,在太原展开了大会战,结果后唐大败。后唐的灭亡也成为定局。随即,石敬瑭乘战胜之势,率兵南下,很快攻陷后唐都城洛阳,后唐就灭亡了。

当时,太原的向背对后唐的存亡,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太原在后晋、后汉之际的战略地位

后晋高祖石敬瑭以契丹之力而得天下,并为此割燕云十六州予契丹,使后晋北边险要尽失,对契丹采取了屈辱求安的政策,与契丹没有冲突。这样,后晋在石敬瑭统治时期,也不重视太原这个北方重镇。但到后晋后期,太原的战略地位又显得非常重要起来。

太原在五代时期竟然有如此重要的战略地位

石敬塘对契丹的屈事政策是不得人心的,当时,“朝野咸以为耻”。石敬瑭死后,后晋与契丹关系恶化。刘知远知契丹终将入侵,于是在太原地区“益募兵,奏置光捷、武节等十余军以备契丹。”从而加强了太原的军事力量。尤其后晋失去北边险要,太原的战略地位就显得更加重要起来。

契丹在石敬塘死后不久即大举伐后晋,其进军路线是从今河北北部南下,同时分兵夺取太原。以太原方面的战事而言,契丹两次大规模进攻均遭到了失败。

太原在五代时期竟然有如此重要的战略地位

契丹由于进攻太原方面的失利,即加强了从河北平原南下的攻势,契丹主入开封后,想招降刘知远,但刘知远不置可否,实际并不从命,契丹主也无可奈何。随即刘知远据太原称帝,建汉,史称后汉。这时,中原已无能挡其锋者。不久,刘知远从太原起兵,下陕州、得上党、占擅州,契丹“气夺而心摇矣”。刘知远乘势进占开封。

太原在五代时期竟然有如此重要的战略地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