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就是合法的兴奋剂!”这是 Costas Karageorghis 博士在研究音乐与运动20 多年之后的结论,在他的新书《Inside Sports Psychology》中,提到音乐可以有效提升一个人的运动表现 10%-15%。 10%听起来不是很多,但大家不妨做个简单的计算,假设今天我的全马成绩是4小时,运动表现提升10% 表示成绩可以进步到3小时36分!稍微有在训练的人都知道,这可不是跑快一点,是快很多呢! Costas Karageorghis 博士是何方神圣? Costas Karageorghis 博士是伦敦布鲁内尔大学的教授,任教于生命科学院,主要研究内容是运动心理学与运动神经心理学,在音乐与运动表现关联的研究上,研究超过 20 年,产出上百篇论文,堪称是这个领域最知名的学者。 音乐与运动之间的关系,一直是运动心理学的热门研究主题,特别是近 20 年来,随着 iPod 的流行,让每个人在运动时都有选择音乐的自由,于是大大地激发了科学家的好奇心:到底什么样的音乐能有最好的激励效果?音乐能产生激励的原因?以及用音乐来激励运动表现是否适合每个人?都是一再被探讨的主题。 跑步不是只有步频 用音乐来训练步频已经是众所皆知的技巧,在“想变快脚?别急,先听首歌吧!”一文中也介绍了选择音乐的工具。但是步频不是跑步唯一的“频率”,跑步是一种非常注重节奏的运动,其中3个主要的节奏是:步频、心跳与呼吸。不能协调好这 3 种节奏,肯定不能发挥自己最好的实力。 在训练步频时,音乐只是单纯地当脚的节拍器用。那如果不是为了训练步频,又该如何选择搭配的音乐呢?运动心理学家发现,以 120 BPM 到 140 BPM 的音乐有最好的效果。前面的暖身期可以选择 120-130 BPM 的歌,后面的坚持期则以 130-140 BPM 的歌为佳,超过 140 BPM 反而效果稍微差一些。如果以心率来看的话,选择比心率快 5% 的音乐,会有最好的效果。 旋律和歌词一样能激励你 但是音乐不只是从节奏来影响一个人,歌词与旋律对于心理的影响更大。同样一首歌对于不同人都会有不同的效果,有的人可能无动于衷,有的人可能泪流满面。 科学家观察到,当音乐从听觉和心理来影响一个人时,大脑会遮断来自运动中肌肉所发出的疲劳、酸痛的讯号,所以音乐有类似吗啡的效果,能略为降低你的运动自觉强度(RPE),让你能跑得更久、更轻松。 Come Some Music!跟着音乐跑起来! 所以在选歌时,不只是看节拍,更要选择听了有感觉的歌,熟悉的旋律、随着旋律而来的画面和场景,以及歌词的内容,都是选歌的依据。 这也是为什么几乎所有网上的运动歌单,都会有《洛奇》和《烈火战车》这两部电影的主题曲,不管是哪个世代的人,听到这两首歌,应该脑袋中立刻迸出一群壮汉在奔跑的画面吧?如果终点前听到这两首歌,一定会激励你已经抽筋的大腿,再次飞奔起来。 洛奇电影主题曲,最受欢迎的跑步音乐 电影烈火战车(Chariots of Fire)让人难忘的奔跑场面 音乐非万灵丹 不过音乐可不是对每个人有效!研究发现,对顶尖的职业选手,音乐反而是一个阻碍的因素。职业选手进行训练时,其实不需要音乐来激励他,他需要的是认真倾听身体的心跳声、呼吸声、脚步声和每一段肌肉所发出的无言讯息,所以音乐在训练时反而是一种阻碍! 不过凡事总有例外,还是有些精英选手,例如 Kara Goucher 与 Meb Keflezighi,都会在训练时借助音乐提升效果。 选歌简单 3 原则 选歌时,有几个简单的原则,节奏单一(特别是那种动次动次,重拍在一三拍的歌)、听起来饱满、旋律重复性高的歌对于运动效果更好,再来就是考虑到你对这首歌的熟悉度与画面。 那中年大叔如我的跑步歌单长什么样呢?先来两首80年代的经典,从120 BPM开始热身,接下来就是大叔最爱的 AKB 48 最新单曲,逐渐拉快节奏,在第5首时到达140 BPM,下半场是一连串的经典摇滚与重金属曲目,在忘我的电吉他独奏中维持强度,最后以Judas Priest 的〈Turbo Lover〉直接拉到 150 BPM 作最后1公里冲刺。
------近期热门阅读------ 1.突破人类极限!2小时完成马拉松和7.5小时完成大铁哪个更难? *轻戳标题即可查看哦* 打铁从关注我们的公众号开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