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终于找到青海人爱吃面的原因了,就是因为这个世界第一!

 胖子y4ae3p4e1u 2017-01-29

老板,干拉一个,加肉加蛋!

“老板,大碗抓面,切给点头皮,醋包放”

“大碗拉面,面下成韭叶”

青海的大街小巷,面食馆总是人头攒动,生意火爆,各式各样的面食吸引着食客前来就餐,为什么青海人这么爱吃面呢?


为什么青海人这么爱吃面?

小编爱吃面,小编的同事也爱吃面!

小编经过探索寻找,终于找到原因……就是因为这个世界第一

面条,起源于2000年前还是3000年前?面条,发明在什么地方?一直是争议的话题。中国、意大利及阿拉伯国家都主张过面条的发明权。2002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在主持发掘我国著名的青海省喇家新石器遗址时,在齐家文化的文化层中发现了一只倒置的陶土碗;一碗淡黄色的面条竟然在青海大地上安睡了4000年;这一发现震惊了世界考古界,这碗非同寻常的面条成为世界上第一碗面条。


noodles

世界上最早的面条实物证据


沉睡了4000年的面条在青海露出“芳容”


2002年11月在遗址的20号房间,发现了这只倒扣的碗,小心翼翼地将碗拿起来,展现在眼前的是细细的淡黄的根系状物质;当时还不能确定这是一碗面条。


2002年喇家遗址考古现场  

  青海省喇家遗址, 是由灾难性地震和洪水泥石流摧毁的属于齐家文化的聚落遗址, 考古发掘出大量灾难环境下被埋藏的人体骨骼、陶器、玉石和动物骨骼等。灾害性事件造成的泥沙快速堆积、掩埋、密封, 得以保存了喇家遗址中一个盛有面条的陶碗。


  在所有国家有关面条的文献记录中, 中国的文献记录最早, 可以追溯到距今约2000年前后的东汉时期。但在没有文献记录的史前时期, 古代人类是什么时间开始制作面条的, 是用什么材料和方法制作的?一直是个谜。 这主要是由于面条极难长期保存, 缺少可考证的材料。这碗长约50 厘米,直径约0.3 厘米,粗细均匀的面条,我省提供了我国先民在4000年前已经制作面条的最直接的证据。


世界第一碗面条是小米做的


2002年喇家遗址:陶碗内食物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从1999年就开始在喇家遗址进行科学考察了。喇家遗址4000年前在一次地震中被掩埋,致使当时的文物、生活场景及人们被埋掉。4000年后科学家开始发掘遗址,2002年考古发掘出土的这个陶碗中的面条, 不仅提供了世界上最早的面条实物证据, 也为利用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植硅体分析、淀粉粒分析、分子标志物分析等方法,研究古代面条成分,以及利用传统方法重现古代面条的制做工艺等,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考古学家从2004年冬季开始搜集资料进行观察研究。他对这些出土的面条的形状、成分、工艺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他采集了很多大麦、小麦和谷物的样本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令他十分惊奇,因为面条并不是由麦子做成,而是由小米合成的。“小米是没什么黏性的,怎么可能做成面条呢?”这是考古学家一直以来的一个疑惑,什么样的工艺能做出如此细长的面条,目前我们尚不明白,还需要进一步考究。


4000年前用什么方法制作面条

  4000年前的人们吃什么?这是许多当代人总想知道的一件事。而今,考古专家在遗址里发现的这种小米面条,保存完好。考古专家告诉我们,在不久的将来,他们可以通过模拟复制这种面条,让当代人体验一下古人的饭食。


  由于面条极难保存,长期以来缺乏早期面条的直接证据,古人何时何地发明了面条,是用什么方法制作的?一直悬而未决。然而,小米面团粗糙易碎,拉伸性差,无法用制作拉面的方法做成面条。有鉴于此,研究者经过多次模拟实验,在吸取民间锤砸、烫面增加黏性的知识基础上,利用传统饸饹面制作工具,借鉴挤压糊化凝胶成型方法,在没有添加任何增黏剂的情况下,成功模拟制作出长度达1米长以上的小米面条,从而证明小米是可以制作面条的。小米面条是中华饮食文化的创新成果,为世界饮食文化做出了独特的贡献。


  这一研究结果证实了喇家面条是真实存在的罕见的古代食物遗存,为深入认识史前人类饮食文化特点,以及探索粟类淀粉面条制作工艺等提供了新证据和新视角。研究集成了考古发掘、考古材料分析、古文献调研、传统工艺调研以及实验室模拟制备等方面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支持。


   这项研究说明我国新石器时期的先民,在4000年前已经用小米做成了世界上最早的面条,与目前一般用小麦做面条的原料是不同的。


青海 · 面食




  有了这四千年前的这一碗面条,终于知道了青海人为什么这么爱吃面了。青海的面食名目繁多,种类多样,它们或因工序之不同而别名,或因面食参杂成分不一样而叫法各异,可见面食之丰富。接下来看看咱们青海各式各样的面食!


尕面片


这种面片不是用擀面杖擀出来的,而是用手揪出来的。尕面片,又叫面片子。将揉好的软面先切成粗条,叫“面基基”。然后用潮毛巾盖上片刻(此时称“回面”)。“回”好后,拿入手中,用手指捏扁、揪断,每个大约手指宽,投入沸水中,煮熟可食。由于面片小,故叫“尕面片”。按尕面片形状、配料和烹任方法不同,有做工细致纤小玲城的'指甲面片'、'雀儿舌头';有和蘑菇混煮的'蘑菇面片';有不带汤而用炸酱拌吃的'烩面片'。回族人民清真面食中还有和牛羊肉、粉丝、辣椒混炒的'炒面片'。农村里还有常吃的'菜瓜面片'等。


板凳腿


青海的板凳腿面不同于四川的板凳面,主要是杂面(青稞面)擀制而成,再接着就是切成手指长平常面条的宽,跟青海人做的连锅汤一样,用土豆、萝卜、小油菜切碎调好汤底然后直接加入切好的面条,这样一碗素素香香的板凳腿就好啦~当然别忘了加入韭辣哟~(韭辣我会在最下端介绍出制作秘方,记得只要是面食你要放点韭辣,那真的会挑战到你前所未有的面食感唷~)


秃秃麻食


 
“秃秃麻食”,简称麻食,意为手搓的面疙瘩,是古代突厥人的一种常见面食。先将面和好,反复揉匀后切成小方块,再用拇指搓碾成一小卷,形如耳朵,故俗称“猫耳朵”;最后将做好的麻食投入沸水中煮熟,捞出后加入各种作料,或煎炒或凉拌或焖煮,食用方法很多。一般是放羊肉、浇肉汤,下葱蒜末,香菜末调味食用。麻食的做法比面条费工,关键是和面、揉面、搓面,因吃法讲究,富于变化而成为撒拉族人敬客、迎宾、聚会等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道主食。


破布衫


青海风味面食之一,擀好面后,不用刀切,而直接用手揪成碎片下锅,配上土豆、萝卜、菠菜等各种蔬菜,煮熟即食。一般用青稞面等杂面制做。如果能配上当年揪好的野葱花用油炝好,浇在面上,此刻只有用完美来形容口感了。


旗花面


 旗花面又称奇花面,是青海人晚饭主要面食之一的一种汤面。这种面型有独特的形状似花非花。故曰“奇花面”;也有叫“七花面”的,如果追求最淳朴的吃法就要用当时的时令蔬菜,一般最地道的吃法就是萝卜、萝卜叶子、土豆等都切成小片,面型呢就是菱形像小旗子一样的平行四边行或三角形,故而得名“旗花面”。 人们概括到:“挑起如旗,放下是花”,旗花面也因此而得名


寸寸面

寸寸面是很长的一根擀面杖擀出来的!擀成大园片,然后切,最好切成一寸长的丝!跟其他汤面一样先要做好汤水,所谓的汤水就是要用肉丁、菜叶、萝卜小片等,等汤水沸腾时就要把切好的面放入汤水中煮沸时即可!一碗地道的青海晚饭做好啦~


搓鱼



搓鱼面,是青海特有的面食小吃品种,因其成品的形状中间粗、两头尖,酷似小鱼而得名。主要是杂面(青稞面)揉好然后揪出一小撮面疙瘩开始在砧板上搓出面型,然后下过煮熟,捞出;辅料是很有讲究的,要想味道好首先要调搭炝好的韭菜(青海人称之为:韭辣),此刻再有盘酸辣洋芋丝,那就是绝配啦~


炮仗


炮仗面,形似炮仗(爆竹),面条劲道弹韧,辅菜香辣爽口,是西北穆斯林经典面食。特别在青海地区,深受各族人民喜欢。炮仗就是把面条揉的很硬很滑,比一般面条的面要多揉几道,揉 好面之后,醒上十多分种,然后把面条揉成直径0.3厘米那么圆,掐成25—3厘米那么长,个个如小炮仗一般。吃到嘴里有放炮仗的味道,吃着火辣辣的,越吃越想吃,令人胃口大开。有些巴音郭楞人伤风感冒是不吃药的,用此汤来发汗去病,往往喝上一碗回族的炮仗面就痊愈了,不少的人还称它为感冒汤呢!


干拌



干拌是一种先经水煮,而后加入丰富的佐料炒制而成的拉面,辣椒和醋可根据自己的饮食习惯添加,别送一碗牛肉清汤,味道独特、极为爽口。


搅团


青海特色饭食。将豆面或青稞面等杂面徐徐撒入沸水,并不断用擀杖搅动,文火焖烧约20分钟。吃时配油炝腌菜、辣子、醋、韭辣、炒菜等。酸辣为主。


炒面片


青海风味面食。在面片下锅的同时,用炒锅炒好肉丁或肉片及辣子、笋片、菜瓜等蔬菜或粉条,木耳、待面片开锅,即用漏勺捞起面片,放到炒好的菜中翻炒,略炒片刻,即可出锅食用。


凉面


青海夏季家常面食。将长面条煮熟拌以植物油,吃时调用盐、醋、油炝辣子、蒜泥、芥末等佐料,并凉拌有韭菜、黄瓜丝、青笋丝等。主要在气温较高的夏季吃。


哨子面


青海家常面食。将牛、羊、猪肉丁或肉末在锅中煸炒,加盐、味精、花椒粉等调料及白萝卜丁和水烧沸;再加进黄花、木耳,打上鸡蛋花,用水淀粉略加芡汁,即成为臊子。将手工擀的或机压的韭叶宽的长面条煮熟,捞在碗中,浇上臊子,再佐以醋、油炝辣子和凉拌的红萝卜丝、青笋丝、辣椒丝或酸菜等就饭。西宁习俗,招待客人,过生日,婴儿满月,过百日(本地称百岁)时要吃哨子面,取长福长寿、常来常往的意思。


拉条


传统地方风味食品。拉条和面片的制作方法大体相似。不过,拉条的面团要多揉,且稍软一些,待面醒后才能拉开。拉条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扁形的,又叫“兰叶”;一种是圆形的,又叫“鸡肠子”。


牛肉面


'一清、二白、三红、四绿'是青海牛肉拉面的特点。一清是汤要清;二白是面要要白筋,三是辣油红润;四绿是香菜、蒜苗鲜绿。品种共有:大宽、二宽、荞麦楞、二柱、韭叶、二细、毛细(又称一窝丝)等八种。'青海牛肉拉面'还有一个独特之处在于以青藏高原牦牛肉、牛油、牛骨熬汤,再配上三十多种天然佐料,食之味美可口,清而不腻。


羊肠面



羊肠面是青海省省会西宁地区常见的一种风味小吃。它以羊肠为主料, 并伴以热汤切面共食。羊肠分为肉肠和面肠之分,肉肠之中是羊的内脏等经过调味制作而成的。同时,有些地方还有用煎锅煎出来的大肚片,以及上好的羊腿肉,可谓是色香味美。食时,先喝一口热羊肠汤,而后切豆面肠为寸段一小碗, 再吃一碗梢子汤浇的面条。羊肠面汤色淡黄,肠段洁净,肥肠粉白,面条金黄葱末浮上,萝卜丁沉在碗中,肠段细脆馅软,面条悠长爽口,夏天吃凉 冬日可吃热,实属实惠之小吃。


干拉



干拉是青海人比较爱吃的一种面食,也有人称之为碗拌,一碗面上面放一些凉菜再来几片牛肉,浇上红红的辣子,味道棒极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