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象牙海岸”传记

 老刘tdrhg 2017-01-29

   作者:周定国

   位于西非几内亚湾沿岸的象牙海岸,其名称自1986年1月1日起改用官方的法文拼写的音译名称“科特迪瓦”。读者不禁要问,有何必要将意译的“象牙海岸”改为音译的“科特迪瓦”呢?

   提起象牙海岸的名称,人们很自然地想到西非殖民史。原来象牙海岸曾经盛产大象,在地理位置上这里靠近赤道,高温多雨,且又有大片茂密的原始森林,适合大象这类皮肤很厚的动物生殖繁衍。早在11世纪,这里的沿海地区就逐渐形成了象牙市场。欧洲殖民主义者人侵后,用廉价的枪支、弹药和酒精等工业品与土著人换取贵重的象牙,于是成群结队的大象便成了狩猎发财的对象,象牙买卖也日趋兴旺。1745年葡萄牙殖民者戈麦斯将此命名为“象牙海岸”。与黄金海岸、胡椒海岸、谷物海岸这些名称一样,这是西方学者最早使用的称呼西非沿岸地理区域的名称。在历史、地理学界,西方各国无一例外地采取意译。1960年象牙海岸取得了独立,并沿袭了这一名称,世界各国也都相应接受了意译的这一名称。

   然而作为专有名词的国家名称,由于世界各国普遍采用意译,给实际工作带来不便。如在联合国的文件中,排列国家顺序时一般根据各国国名的第一个字母在英文字母表中的顺序而排列的。象牙海岸在法语文件中以字母I打头,而在英语文件中以字母C打头。由于象牙海岸名称各国都采取意译,致使在不同语言排列表中其国名顺序变化不定。为消除这一混乱现象,1985年下半年象牙海岸常驻联合国代表向联合国秘书长提出要求,建议以该国官方拼写Cote d'Ivoire作为联合国文件的唯一罗马字母的拼写形式,并相应希望其他采用非罗马字母拼写的国家对该国国家名称也采取音译。显而易见,象牙海岸实际上是要求推行该国国名法——罗马化拼写。联合国秘书长接受了象牙海岸代表的要求。与之同时,我国政府也尊重象牙海岸代表的意见,从1986年元月起将其国名根据法语读音改译为科特迪瓦。

   到过科特迪瓦的人会惊奇地发现,“象牙海岸”这一名称确是名不虚传。该国国徽上镶嵌有大象;发行邮票上印有大象;商店招牌和广告上画有大象;电影院、电视台、报刊杂志有各种各样的大象标记;首都阿比让的乌弗埃一博瓦民体育场内有一头几米高的昂首翘鼻,威风凛凛的大象塑像;国家足球队又以“大象”命名;走进科特迪瓦朋友家的客厅,说不定在哪一个角落有头“大象”在看家。至于木刻和美术工艺品的大象在市场上更是不计其数。

   耐人寻味的是,天天见到这么多“大象”,然而除了在阿比让动物园,如今很难看到真正的大象。道理很简单,由于数百年的滥捕,当年成群结队,数以万计的大象,至80年代只剩约3001)头了。据科特迪瓦保护自然资源协会80年代中叶的预测,按目前大象的递减速度计算,不久大象在科特迪瓦行将灭迹,象牙海岸也许不会有象牙了。

 

“象牙海岸”传记
网上找的科特迪瓦地图

 

文章发表于《海洋世界》1998年第11期

PS:文章是在中国知网下载的,转换格式时出现小部分乱码,打印后对照进行了修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