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漫话“南斯拉夫”

 老刘tdrhg 2017-01-29

   作者:周定国

   2002年4月9日,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的两个成员塞尔维亚和黑山议会经过10多天的激烈论,最终以多数票分别通过一个决议。根据这个决议,“南斯拉夫” 这个巴尔干半岛的国家名称将消失,取而代之的则是“塞尔维亚和黑山” 。如果这一决议正式实施,就意味着自1929年以来开始的“南斯拉夫” 将在国际政治论坛中成为历史;意味着存在了73年之久的“南斯拉夫” 这一国名将在欧洲地图、世界政区地图上消失;意味着在今后出版的世界政治家年鉴、世界知识年鉴等权威性著作中再也找不到南斯拉夫这一国名栏目了。

   据史料记载,在今南斯拉夫境内的原居民是伊利里亚人、色雷斯人和凯尔特人。公元6世纪,斯拉夫人的一支突破拜占庭帝国的多瑙河防线,大规模入侵巴尔干半岛。7世纪,他们在巴尔干半岛定居下来,逐渐与当地土著居民伊利里亚人、色雷斯人和凯尔特人融合,并在语言上同化了土著居民,统称南部斯拉夫人。 

   南部斯拉夫人长期受异族统治,塞尔维亚10世纪即归顺拜占庭帝国,11世纪曾组成塞尔维亚王国,从14世纪开始,奥斯曼帝国在巴尔干半岛建立了长达5个多世纪的军事封建统治;而位于亚得里亚海东岸的克罗地亚和斯洛文尼亚先后受到阿瓦尔人、法兰克人、匈牙利人、威尼斯人等外族的入侵和统治,其中受哈布斯堡王朝和奥匈帝国统治时间最长。 

  不同异族的长期统治,给南部斯拉夫各民族各个方面的发展打下了深深的烙印。这种影响不仅涉及到宗教信仰、文化、艺术、建筑、经济、语言文字,而且涉及到人们的风俗习惯。70多年前,当塞尔维亚人、克罗地亚人和斯洛文尼亚人分别摆脱异族的统治,在当时欧洲民族主义浪潮的推动下,有着相似语言的南部斯拉夫人考虑起何不携手联合。一幅按斯特罗迈尔主教旨意所画的壁画,即描绘了由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保加利亚所代表的南方斯拉夫民族共同奉献贡品的情景在他们内心深处产生共鸣。 

   第一次世界世界大战后,巴尔干开始产生了将南部斯拉夫民族统一起来的愿望,尤其是已经获得独立的塞尔维亚更是把以自己为核心建立一个统一的南斯拉夫国家作为基本国策。这样,南部斯拉夫民族统一的梦想有了成真的可能。1917年,塞尔维亚政府和南斯拉夫委员会双方就南斯拉夫各族人民建立未来统一国家的共同原则发表《科孚宣言》。1918年12月1日,在贝尔格莱德正式宣布成立“塞尔维亚人、克罗地亚人和斯洛文尼亚人王国”,1919年的《凡尔赛和约》承认并确定丁该王国的主权和边界,为第一南斯拉夫。而1929年亚历山大亲王任国王后,正式将国名改为南斯拉夫王国,这才是斯拉夫民族自六世纪南迁巴尔干半岛以来,历史上首次以南斯拉夫作为国家名称而出现于世政区地图上。在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以铁托为首的南斯拉夫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赢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1945年11月19日宣布成立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是为第二南斯拉夫。

   1963年通过新宪法,扩大了各共和国和自治省的权限,并改国名为南斯拉夫联邦共和国。新南斯拉夫根据民族平等的原则,由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马其顿、黑山6个共和国以及属于塞尔维亚共和国的科索沃、伏伊伏丁那两个自治省组成。

   铁托领导下的南斯拉夫,以其对苏联强权的不屈服,对独立自主的坚持以及对不结盟运动的贡献,为所有的塞尔维亚人、克罗地亚人、黑山人、斯洛文尼亚人在世界政治舞台上赢得了前所未有的荣耀和尊重。然而,作为联邦制的各共和国由于政治背景、经济发展、宗教信仰、风俗习惯以及文化传统上的差异致使各成员国深层次矛盾仍很尖锐。对此,作为政治家的铁托总统在1978年会见中国代表团时针对当时南斯拉夫复杂国情作了一番意味深长的介绍。铁托总统直言南斯拉夫的国情十分复杂,它的特点是:一个国家,即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两种文字,由于历史原因,塞尔维亚、马其顿、黑山等共和国命名用基里尔字母,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等共和国使用拉丁字母;三种宗教,塞尔维亚、马其顿、黑山三个共和国的居民大多数信奉东正教,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两个共和国的居民主要信天主教,在波黑共和国和科索沃地区大部分人是伊斯兰教徒;四种官方语言,这就是塞尔维亚语、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语和马其顿语,塞语和克语其实同属一种语言,  差别不大,但他们坚持自己的语言是官方语言。五个主体民族,由塞尔维亚族、克罗地亚族、 斯洛文尼亚族、马其顿族和黑山族;六个共和国,有塞尔维亚共和国、克罗地亚共和国、斯洛文尼亚共和国、马其顿共和国、黑山共和国和波黑共和国;七个邻国,由西往东按顺时针是意大利、奥地利、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希腊和阿尔巴尼亚;八个联邦单位,除了6个共和国外,再加上阿尔巴尼亚人较多的科索沃自治省和匈牙利族人聚居的伏伊伏丁那自治省。铁托清醒地看到这个多民族国家存在的问题,也采取了很多措施来维系联邦国家的统一与团结。在他的晚年已预感到他身后南斯拉夫可能会分裂。在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国际大环境下,在西方大国出于本身利益的插手和干预下,它未能避免内战和分裂的厄运,从上世纪90年代初以来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马其顿和波黑各共和国相继宣布独立,存在了47年的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1992年宣告解体,与此同时,原南斯拉夫仅存的塞尔维亚和黑山两个共和国于1992年4月27日宣布成立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其面积和人口都只有原来的40%左右,被称为“小南斯拉夫” 或“第三南斯夫”。    

   如果南斯拉夫真的改名为“塞尔维亚和黑山”,曾经一统于南斯拉夫这个名号的各个民族就像长大成人的孩子,塞尔维亚人、克罗地亚人、黑山人、波黑人、马其顿人、斯洛文尼亚人——独立户。然而,回顾历史,他们长期在欧洲霍亨索伦、哈布斯堡、罗曼诺夫三大王朝与亚洲的奥斯曼帝国之间的夹缝中求生存;而审视现实,又在美国、北约和欧盟的强势下身不由己,也许他们会重新发现,其实只有那个如今被他们抛弃的南斯拉夫曾给过他们光荣与梦想。 

   南斯拉夫,塞尔维亚语拼写为Jugoslavia,英语习惯拼写为Yoguslavia。在上一世纪十年代曾

一度按英语读音音译为“巨哥斯拉夫”。建国以后,我们采用半意半音将其译为南斯拉夫。严格地说,这一译法省略了词尾一ia 。Jugoslavia在塞尔维亚语中意为“南部斯拉夫人的国家(地区)”。斯拉夫(Slav) 此词来源和最初的含义,尽管语言学界作了种种探索,仍然意见纷纭莫衷一是,目前流行说法是来自Slava,本义是“光荣的”。 

漫话“南斯拉夫”

漫话“南斯拉夫”

南斯拉夫简图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文章发表于《地理教学》2003年第1期

PS:文章是在维普资讯下载的,转换格式时出现乱码,打印后对照进行了修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