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生姜入药 三个注意要知道

 li828456 2017-01-29
                             有个名方叫“五皮饮”,治疗的是各种水肿,包括肾炎水肿、妊娠水肿和经期水肿甚至腹水,其中用到了陈皮9克、茯苓皮24克、生姜皮6克、桑白皮9克、大腹皮9克,通过健脾利水来消肿。

生姜是餐桌上不可或缺的养生食材,除了能调味、温中,还有着极好的杀菌、消炎效果,但是当生姜充当“入药”的角色时,什么时候用,怎么用,都很有讲究。本期,生活周刊为你整理三个生姜入药的注意事项,快来了解一下吧。

治感冒:嗓子疼时别乱用姜

人们最熟悉的,就是生姜能治感冒,从过去的“红糖姜水”到现在的“可乐姜汤”,不管哪种,都必须有一个前提,就是这次感冒,没有嗓子疼,更不能有扁桃体的红肿,如果在后两种情况时喝了姜汤,嗓子疼会加重,甚至掀起一场燎原之火。

因为姜是温性的,而且比较燥,带有嗓子疼的感冒至少是寒热夹杂,甚至就是风热导致的,在这种情况下,即便是有发烧的问题,解表药也不能选择温燥的,不独生姜,荆芥、杏仁之类的也不适合,所以,由后者组成的“感冒清热颗粒”,也是嗓子疼时治疗感冒的大忌。如果想用食疗解决,最多用到葱,葱也是可以解表发汗的,但它温的同时,性质是润的,这也是为什么吃姜多了会上火,但是吃大葱很少上火。

治水肿:生姜一定带皮吃

日常人们做菜时用生姜,一般都会刮皮,事实上,讲究的厨师多要求带皮。在中医里,入药治疗水肿的时候,生姜也一定要带皮,甚至就用生姜皮。

有个名方叫“五皮饮”,治疗的是各种水肿,包括肾炎水肿、妊娠水肿和经期水肿甚至腹水,其中用到了陈皮9克、茯苓皮24克、生姜皮6克、桑白皮9克、大腹皮9克,通过健脾利水来消肿。

中医认为,这五种皮,可以解决皮毛、体表的问题,除了浮肿,还有长在皮肤上的荨麻疹,很多名医也以此方为基础。因此,如果想通过生姜解表发汗,特别是治疗刚刚得的感冒,包括解决体表病患,生姜一定要带着皮。

治身疼:生姜一定要用足量

有专家指出,补气养血的药物必须由生姜来推动至表,如果生姜的用量不够,养血的药物不能抵达病所,疼痛自然难消。所以,生姜一定要用足量。

此外,生姜适用于浑身疼,如果因为感冒而浑身疼痛,但本身体质很壮实,这个时候最好用老姜,就是所谓的“姜母”,“姜母”生长时间长,发散之力比生姜强,这与增加生姜的用量是一个原理。

如果体质本身偏弱,“姜母”就不适合,因为他们承受不住过度的发散。需要注意的是,生姜治病最好还是在中医的指导下合理入药,以免用得不当反给身体健康带来麻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