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你总因为自己的善良而受伤?

 josummer 2017-01-29

要分清自己和别人的东西很容易,但要分清自己和别人的界线,却是很多人面临的难题。


有一种人容易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在社交中表现得很强势,人越多的场合越兴奋,但不太给别人留出发表意见的空间。而有一种人,很容易被忽视,习惯于倾听,感觉自己在包容,很多时候自己都是默默奉献,却得不到应有的感谢。

 

似乎善良和宽容,反而让自己没有存在感,特别是和别人发生冲突时,想要保持自己的立场,最后却只能在心里生气。我们常常疑惑“为什么我心怀善意,却得不到应有的尊重?


但是正如爱默生所说:“你的善良,必须带点锋芒。”所以,我们该如何在生活中建立自己的边界呢?


这些都是和界线有关的问题,有一本经典书籍《过犹不及:如何建立你的心理界线》,详细阐述了在各种关系中的界线问题,我们在生活中如何建立自己的界限?

 

如果给界线一个最简单的定义,那就是知道我有什么,我的责任是什么。

 

我们是如何在放弃界线的呢?


《过犹不及》的作者提出,所谓界线并不是一堵墙,而是把对自己有所助益的东西留在界线内,把对自己有害的挡在界线外。


但许多人却把界线的功用用反了。把不好的东西牢牢禁锢在界线内,就好像总是对坏事说“好”,实际上让自己承受了无益的后果。

 

比如,小时候受到虐待的人,因为受到极大的伤害,把心深深封闭起来,痛苦都深埋在心中。习惯了封闭,伤害无法表达出来,也阻碍了自己获得新的体验,所以更容易发生被伤害的事情。

 

一些孩子因为年幼,心理上还无法承受分享,但被父母教育“你这样很自私”,甚至强行分享。为了不受到自私的道德谴责,他渐渐习惯去分享一些超出自己承受范围的东西,对自己和别人东西的归属非常模糊。

 

又例如,前几天一位大学生和我谈到的,为了和同学相处好,即使自己有安排他也会答应邀请,担心如果拒绝会遭到疏远。一个人长时间假装自己喜欢某件事,很难分清自己和环境的边界。

 

无法说不,无法拒绝,会屈服在别人的要求和需要中,把自己和别人的差异性降到最低,以免发生纷争。这么做的风险是,我们无法保护自己。

 


对坏事说好是界线问题,但是对好事说不,也是界线问题。


例如,对别人表达欣赏,是以自我贬低为基础的,觉得别人所言所行已经很好,自己似乎不能再做出更好的贡献。界线就像一面墙,把好的东西挡在外面,遇到不能向他人求助,不能确定自己的需要,不让别人进入自己的世界,认为自己的问题或者渴望,都是不好的,有破坏性的。

 

界线虽然是一个从童年建立起来的自我边界感,但几乎要等到我们成年后,才开始感觉到缺乏界线的问题。


例如,小时候对妈妈的要求无法拒绝,是感觉不到的,可是成年后,一旦拒绝妈妈的要求,就发现她非常受伤,整个人退缩到角落,好像自己会失去她。这实际上是碰到界线,产生的情感退缩,受伤而无法面对。

 

除此之外,我们在面对界线时,最常出现的反应还有,藐视界线,会不自觉把比自己弱势的人视为渺小;因为想保护别人,而过度的控制;或者缺乏界线,观念和行为都缺乏常性。

 

《过犹不及》中提到的“将好的东西留在界线内,把坏的东西挡在界线外”是一种动态的平衡,就好像一面有弹性的墙,或者一道可开可关的门,作为主人,有权利决定门的开关,而不是无助地任由他人来控制。

 

我做了那么多,为什么别人还是这样对我?


有一个困扰的问题是,自己真的已经在努力建立界线了,为什么还是经常感到痛苦?改变什么时候才会发生?

 

把注意力放回自己身上,建立界线需要给自己多一些耐性,有些表现能让我们确定自己正走在良性建设的路上。


首先是不满。


一个觉得自己开得起玩笑,别人说什么都不会生气的人,现在却在意起来,觉得不满、生气、委屈,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一笑了之。实际上情绪一直都在,它会用各种方式表现,而明确地让自己感受到,是一件好事,说明界线开始发挥作用了。


渐渐的,你会发现自己开始喜欢有界线的人。


这样的人容易让人觉得舒服,不会随意附和别人的看法,也不会在看法不一致时,表现得很有攻击性。说不和说好时,都带着尊重。身边有这样的人,你会获得很多支持,当他表达界线时,会觉得欣赏而不是生气。


不过,一开始建立界线,改变过去的习惯,我们一定是笨拙的。就像小孩式的说“不”,鼓起勇气说出来,甚至会愤怒到失去理智。这是一个必经的练习阶段,内心会冒出很多反对的念头,或许我就是做不到,我表现得太差劲了。

 

而一旦到达成年人式的说“不”,笨拙的感受就拨云见日了。在此之前我们已经付出了很多努力,去体验建立界线的艰难,也帮助自己更加成熟,那么,成年人式的说“不”既表达了自己的立场,又尊重对方,那些压抑的情绪得到纾解,表达自然也就没有伤害性了

 

最后,一开始的愧疚自责,会渐渐转变为愉快和满足。


建立起开放的界线意味着,知道自己有好的地方,也有不好的地方,有做得到的事情,也有做不到的。界线会被一次次的挑战,但自己不会混乱无序。

 

Tips:面对具体问题,如何建立界线?



01、知道自己的感受


别人的评价让我觉得很难受吗?那个人让你觉得不堪忍受吗?有这些感受是把自己和别人区分开的自然反应。


02、发现自己是怎么被侵犯界线的


想想自己的界线是如何被侵犯的,通常会有模式,比如某朋友借了钱总不还,在聚会时会经常评价你,或者无休止地找你帮忙。


03、确定自己建立界线的方式


设立界线的原则是,告诉对方不要继续这样对自己,比如,在还钱之前不会继续借钱给他,不要继续这样评价我。


04、稳住自己的情绪


表达界线之后,两个最常见的反应是,第一是对方反应强烈,第二是自己觉得愧疚。这些反应都很难去控制,最好的方式是稳住自己,知道自己的感受和反应都是有意义的。


05、不要对抗


面对对方强烈的反应,你可能更加想守卫自己的界线,但是争吵正说明我们对自己的反应不够自信。接受对方的反应,和别的朋友谈谈这件事,效果会更好。


06、确认自己好的感受


平复愧疚感最好的方式是和自己待一会儿,做点自己喜欢的事,你会确定,难受并不是因为建立界线,仅仅是当下的一种情绪反应。




我们的微博:@每日推荐好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